第431章 地主鄉紳
字數:5335 加入書籤
在樹蔭下休息了一個時辰,當午後的日光偏斜不再直射頭頂時,林恪示意舌頭和良再次啟程出發。
至於張梁,沒人比他更想快些趕路回家。
他出來已有日,家中隻剩婦孺,想到那兩個挖墳掘屍的直娘賊,再晚些回去就怕發生什麽變故。
同一樹蔭下,喝完草粥後躺地休息的一家逃荒的難民。
男人依舊骨瘦如柴,女人還是麵黃肌瘦,兩個孩子依偎在父母身邊睡得正香。
此時,他們聽到林恪一行人啟程的動靜,男人猶豫了一下,咬了咬牙從地上爬起來,收拾好全部家當背在身上,招呼家人跟上。
女人趕緊叫醒大孩,又把幼兒背在自己背上,兩大一小,跌跌撞撞地加入了隊伍。
就這樣,原本單薄的趕路隊伍,一下子擴充到了八人,在長長的黃土路上,緩緩向前挪動。
走了幾百米,林恪抬頭望著這個世界的太陽,心思一動,從背包取出金盞。
他抬手向上一拋。
並用念力將金盞掛在了兩百多米的空中,隨著隊伍的移動而跟著移動。
金盞麵日而動,來自修仙世界的‘高科技’讓方圓數裏的陽光都黯淡了幾分,繼而下方行人的體感溫度跟著下降了三四度。
風出現了,在氣溫差異導致氣壓變化的影響下,由冷向熱吹動,形成的氣流循環如一把無形的風扇,為一路上的行人帶來長時間的清涼。
“這風刮得真涼爽啊!老天爺可算開了回眼,沒太為難莊稼人。”
“莊稼人?大旱三年!再旱下去,我們連人都當不成嘍!”
……
傍晚時分。
步行了二十多裏路,眺望遠方的天際,已能看到城牆的一線黑影。
此時,林恪突然停下腳步,走在前方的三人並沒察覺繼續向前行走,接著就被腳前突然長出的石坎齊齊絆了一跤。
“哎喲!林爺,有事您吩咐一句就行。”
千萬不要再用這種神通手段來叫停我們了。
三人捂著腰腿往回走了十多步,躬身立在這位氣度不凡的‘神仙老爺’身前。
“這條路通哪裏?”
林恪指著左邊官道上出現一條岔路問道。
本地人的張梁望了一眼由青石板鋪設的長道回複道:
“回大人話,是甘泉高氏,這是高氏家族鋪設的石板路,通向的是高家所在的石門鎮。”
舌頭趕忙接話,忙不迭湊上前表現自己的作用。
“高家可甘泉縣最大的地主。
靠著勞山河這條洛河支流,他們家的地,能從石門鎮一路連到勞山鄉,民間都傳‘田連三川,歲征粟萬石’,想來是有萬畝的澆水田。”
“哦~大地主。”
林恪的目光跟隨石板路投向田野間的鎮子。
能把這路修的比官道還氣派,想來這高家家中必是存糧豐厚錢財充足。
“走,去石門鎮。”
一句話,隊伍當即從石灰三合土夯實的官道上,踏入齊整平坦的青石路。
走了不過百多米,前方的青石道上就立起一座石門。
是一座四柱三間的石牌樓,牌坊橫楣刻有【進士坊】三個大字。
牌坊,作為中華特色建築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封建禮教的產物,用以表彰功勳、科第、德政以及忠孝節義等品德和行為的建築物。
眾人從牌坊下的門洞中魚貫穿過,前行不過十多米,又一座規格相同的石牌樓映入眼簾。
【貞潔烈女】
放眼望去,一條石板道上,每隔幾十米便矗立著一座石牌樓,【修橋坊】【賑災坊】…… 一座座牌坊整齊排列,無聲中訴說著所屬家族的‘‘榮耀’。
果然啊,有官就有地,有地就有錢,有錢了就注重州縣間的名望。
古往今來皆是如此。
朝堂有人方能圈占膏腴之地,良田千頃便能富甲一方,那些汲汲營營的鄉紳地主,哪個家裏沒出過幾個當官的。
一連走過十多個牌坊,眾人這才進入石門鎮。
兩條寬一點的石板街道交錯,延伸十多條巷子,分布了200多棟各式建築物。
沿著青石路繼續向裏,林恪饒有興趣的打量沿街的建築。
夯土牆的是民戶,石砌木牆的建築多為商鋪,因為鎮子處於河穀中心地帶的緣故,附近地形較為平坦,看不到那種靠崖式的窯洞。
他放開感知,便能將整個小鎮的全貌映入腦海。
石門鎮地處洛河河穀地帶,鎮中登記有戶173戶,總人口1142人。
人口匯聚資源集中,各種以盈利為目的的功能性建築拔地而起,醫館藥鋪,客棧米店,已能吸引周邊村子的居民前來交易農產品和手工業品……
如此就形成了一定規模的集市貿易。
若是買米的話,鎮中也有高家開設的米鋪。
“麥麩一鬥70文,糜子一鬥200文……”
張梁嘴裏嘀咕著在延安城中米鋪記下的糧食價格,如果石門鎮的米價相差不多,他便直接在這裏買好糧食帶回家。
北方三年旱災,糧食價格已經翻了三倍有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明年田裏要是再種不出麥子,就隻能如後麵那一家四口,舉家逃荒,去求那一線生機。
【明朝一鬥為10升,合約12.5斤,一石為10鬥,就是120斤左右的糧食】
……
“奇怪~這天還沒黑,街上怎麽看不到人啊,連客棧都關門了。”
舌頭環顧有些安靜的鎮子,不由得放慢腳步,悄悄往良身邊挨近了些。
而林恪早就發現石門鎮的不對勁,那些關門閉戶的民居中,隻有老弱婦孺,青壯的男人都不在鎮中。
於是他便詢問起甘泉縣的土著。
“那個高家在哪?我看鎮中所有建築物,沒有一家符合大地主的居所。”
最富的一家,也有地窖裏存放的十多石雜糧穀物,以及櫃中暗箱,牆磚地板下藏匿的幾十兩白銀,加兩箱子銅錢。
張梁略作思索,迅速答道:
“高家大宅建在鎮子西北麵,二裏地左右外,是座外築高牆內設庭院房屋的大院子。
獨門獨戶,郊外別墅。
有錢人的喜好作風幾百年不變啊。
“那走,我們去那瞧瞧,看看地主家的糧食富不富裕。”
石門鎮北邊平坦土地是成片開墾的田地,而其中一大半,如今已變成甘泉高家的田地。
三年旱災。
官府催征的賦稅分文未減,又因遼東戰事吃緊,朝廷又在正賦之外加征餉銀。
百姓們走投無路,隻得借來驢打滾的印子錢來繳納稅銀買糧活命。
可這赤地千裏的年景,田裏連年顆粒無收,借債的農戶哪還得起利錢?
隻能眼睜睜看著抵押的田契落入高家之手。
如今這些田地,又被高家租給這些農戶耕種,種的都是粟米這等耐旱的莊稼。
不過,再耐旱的作物,也要澆水才能結穗灌漿。
看田地裏幹裂的道道口子和田間幹枯的灌溉水渠,若是天上再不下雨,或是想辦法找水澆田,這片田地上種植的穀物怕是要顆粒無收了。
到今年旱災結束,恐怕整個石門鎮的田畝地契,都要改姓高了。
出了石門鎮,腳下還是工整的石阪路,走了一裏多地,遠遠就能看到一座院牆巍峨的四合院前,圍攏了兩百多號手持木耙草叉等農具的青壯漢子。
微風中,隱隱傳來‘放水潤田’,‘救粟活命’之類的呼喊聲。
“這是在爭水!”
“原來人都拱到這兒來了,乖乖!這麽多泥腿子圍堵大戶宅院,不見血是收不了場嘍!”
舌頭咂巴下嘴巴,不由放緩腳步。
鄉民爭水是會死人的!
此時的太陽已完全沉入地麵,半邊晚霞映照起暗淡的天光。
自高家大院的燈火中走出來的管家,向扒在外院牆頭和搶水佃戶對峙的家丁,傳達家主的意思。
殺一儆百!
喜歡賽博朋克:夜之城的怪物獵人請大家收藏:()賽博朋克:夜之城的怪物獵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