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成本低60%?別了,柴油機!

字數:4858   加入書籤

A+A-


    “請問,這次首航,貴方在成本上,到底虧了多少錢?”
    一句話,誅心!
    現場的空氣瞬間凝固。
    所有人都知道,新能源項目初期,靠補貼硬撐是常態。
    湯普森這個問題,等於直接撕下了那層名為“環保”的遮羞布,把不得不麵對的商業現實擺上了台麵。
    李振國張了張嘴,準備好的說辭被堵在了喉嚨裏。
    他想說技術初期投入高是正常的,想說長期來看是有益的……但這些話在湯普森的逼問下,顯得有些蒼白無力。
    看著李振國陷入窘境,湯普森嘴角的笑意更濃了。
    就在這時,一個平靜的聲音從主席台的角落裏響了起來。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吧。”
    眾人循聲望去,隻見一個年輕人站了起來。
    太年輕了。
    看起來不過二十出頭,穿著簡單的白襯衫,坐在李振國身旁,剛剛一直像個助理,沒人注意到他。
    孟遠。
    他拿起話筒,對台下的湯普森微微點頭。
    “湯普森先生,問到了點子上。”
    這老小子夠狠,一上來就想讓我們當眾出醜。可惜啊,你以為這是普通的發布會,其實這是你們舊時代的葬禮。
    孟遠不理會眾人驚疑的目光,繼續說道:
    “沒錯,環保、理想、星辰大海,這些都很動聽,但歸根結底,我們是商人,就不得不談利潤。”
    “一門生意,如果不賺錢,那它就是一堆垃圾。”
    粗俗,但直白。
    台下那些船東巨頭們,眼神瞬間變了,身體不自覺地前傾。
    “這個年輕人,懂行。”
    湯普森眯起了眼睛,感覺事情似乎脫離了他的掌控。
    孟遠環視全場,提高嗓門,清晰地傳到每個人耳朵裏。
    “所以,我們不談虛的,就談錢。”
    他拿起遙控器,輕輕按了一下。
    背後的大屏幕上,之前所有“完美”的數據全部消失,隻剩下一片空白。
    湯普森冷笑一聲,準備看他怎麽往下編。
    孟遠沒有看他,而是看著台下所有人,緩緩說道:
    “‘遠洋追夢者’號,本次跨太平洋往返,綜合運營成本,與同級別的傳統燃油動力集裝箱船相比……”
    他停頓了一下,整個會場落針可聞。
    所有人的心髒都提到了嗓子眼。
    孟遠看著大屏幕,按下了第二個按鈕。
    一個巨大鮮紅的數字,映在了所有人的瞳孔裏!
    60!
    綜合運營成本,比傳統燃油船,低了整整百分之六十!
    這個數字,讓現場陷入了長達三秒鍾、令人窒息的死寂。
    湯普森臉上那職業化的譏笑,瞬間凝固,像是被人迎麵打了一記重拳,眼裏隻剩下難以置信的驚駭。
    “不……不可能!”他下意識地失聲喊道。
    但這聲微弱的抗議,瞬間就被山呼海嘯般的巨浪淹沒!
    “我的上帝!降低了百分之六十?”
    “算上電池租賃成本了嗎?算上了!天哪!”
    “這不是顛覆!這是碾壓!這是對傳統航運業的降維打擊!”
    前排一位來自希臘的老船王,猛地抓起身旁助理的胳膊,聲音都在顫抖:
    “打電話!現在、立刻!給馬賽基的那個老家夥打電話!告訴他,他訂的那三十艘船,我們全要了!價格隨便他們開!隻要電動的!”
    整個世界,瘋了。
    孟遠平靜地看著台下這一切。
    他知道,從這一秒開始,那個屬於滾滾黑煙和柴油轟鳴的舊時代,徹底結束了。
    屠刀已經落下。
    而這場由他親手發起的全球航運業大清洗,才剛剛奏響序曲。
    發布會結束後的一個小時,十州遠洋的股價直線漲停,而全球幾大船用發動機製造商和航運巨頭的股價,則應聲斷崖式暴跌。
    互聯網上,標題一個比一個驚悚:
    《成本60!東方巨龍扼住了全球航運的咽喉!》
    《柴油已死!一個屬於電力的航海大時代來臨!》
    《湯普森職業生涯最大滑鐵盧:我見證了曆史,也成了曆史的笑話。》
    外灘邊的酒店頂層套房內,李振國還在亢奮中來回踱步,
    他拿著手機,臉上紅光滿麵,電話一個接一個,全是過去需要仰望的國際巨頭打來的求購電話。
    “小孟,你看到了嗎?瘋了,全都瘋了!”李振國放下電話,激動地對沙發上的人說。
    孟遠正平靜地看著窗外的黃浦江夜景,聞言隻是笑了笑。
    “李董,這隻是第一刀。”
    他轉過身,指尖在平板電腦上輕輕滑動,屏幕上顯示著一家公司的資料——德國漢堡動力集團。
    “發布會,隻是告訴他們‘天要變了’。但要讓他們徹底臣服,光有船還不夠。”
    “我們的電池技術獨步全球,船體製造國內有絕對優勢。但真正的核心,驅動巨輪的超級電機和能源管理係統,我們的產能和工藝積累還不夠。”
    “你是說……?”李振國湊了過來。
    “漢堡動力,全球最好的船用柴油機製造商,真正的百年德意誌工業結晶。他們能造出這個星球上最精密、最強大的鋼鐵心髒。”
    說著說著,孟遠的聲音漸漸帶著一絲冷意:
    “而現在,他們的訂單一夜歸零,這座偉大的工廠,正在變成一座工業廢墟。他們的工程師,那些全世界最頂級的機械工匠,即將失業。”
    李振國倒吸一口涼氣,瞬間明白了孟遠的意圖。
    釜底抽薪!
    在敵人最虛弱的時候,奪走他們最寶貴的人才和技術積累!
    “我明天就去德國。”孟遠關掉平板,站起身。
    “李董,國內的訂單您來處理。至於國外的……我要用他們最驕傲的工匠,為我們打造征服下一個時代的矛與盾。”
    “這場大清洗,現在才算真正開始。”
    三天後。
    德國,奧格斯堡。
    漢堡動力集團總部,三樓會議室。
    長條桌的一側,是幾個麵色凝重的德國人。
    為首的老者,漢斯·施密特,德國金屬工業工會領導,花白的頭發梳得一絲不苟,眼神就像剛剛淬過火的鋼,冰冷且堅硬。
    桌子的另一側,隻坐著一個年輕人。
    孟遠。
    那個憑一己之力,讓全球船用柴油機訂單在一夜之間歸零的東方男人。
    “孟先生。”
    施密特率先開口,德語發音不帶一絲溫度。
    “我就不浪費大家時間了。你是來欣賞我們這座百年工廠的葬禮,還是想以食腐者的姿態,來啃食我們最後的骨頭?”
    這話很無禮,甚至可以說是羞辱。
    陪同的德國經濟部官員臉色微變,想開口打個圓場。
    孟遠卻隻是輕輕抬了抬手,示意他不必。
    他臉上掛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內心卻在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