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慶功宴,不速之客
字數:4989 加入書籤
他語氣和藹,但沒有一個人敢真的坐下。
陳岩的目光掃過全場,最後,落在了孟遠的背影上。
“小孟,恭喜啊。你們的藍色疆域計劃,幹得非常漂亮,為國家,也為我們這個民族,爭了一口大氣!”
他一上來,就給這件事定了性——你是為國爭光。
孟遠終於緩緩轉過身,站了起來,臉上依舊是那副平靜的笑容。
“陳老,您言重了。我們隻是做了一點微小的工作,不敢當。”
他親自拉開身邊的椅子:“您坐。”
陳岩滿意地坐下,渾濁的眼睛裏閃著精光,他輕輕敲了敲桌子。
“技術是好技術,標準是好標準。但是啊,小孟,這麽重要的全球航運命脈,完全掌握在一家民營企業手裏……”
他頓了頓,話鋒一轉。
“外麵風言風語很多,上麵也有一些不同的聲音。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會議室的溫度,仿佛瞬間降到了冰點。
圖窮匕見。
所有遠新高管的心都沉了下去。
這是要把整個遠新航運,連鍋端走啊!
林浩宇的拳頭瞬間攥緊,臉色漲得通紅,剛想開口,卻被孟遠一個眼神製止了。
孟遠給陳老的茶杯續上水,動作不疾不徐。
“陳老,我明白。”
他抬起頭,目光清澈,語氣誠懇得像個犯了錯的小學生。
“您說得對。遠新,畢竟隻是一家企業,承載不了這麽沉重的國家使命。”
什麽?
林浩宇和一眾高管,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
老板這是……認慫了?
就這麽把耗費了數十年心血的江山,拱手讓人?
陳岩顯然也沒料到孟遠會這麽“上道”,微微一愣,隨即露出讚許的笑容。
“你能這麽想,覺悟很高嘛。那後續的技術交接……”
“沒有後續了。”
孟遠打斷了他。
陳岩的笑容僵在臉上。
孟遠沒有理會他,而是緩緩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著腳下這座由他親手締造的科技之城。
“因為對遠新集團來說,海洋的時代……”
他停頓了一下,回過頭,平靜地看著所有人。
“已經過去了。”
他指了指天花板,不,是透過天花板,指向了那片更深的黑暗。
“我承認,我們用‘電箱’統一了內河,用‘追夢者’改變了遠洋。但那又如何?我們隻是解決了地球這個‘新手村’的交通問題而已。”
“陳老,您想過沒有?當陸地和海洋的能源問題都不再是桎梏,我們人類的腳步,下一步該邁向哪裏?”
他沒再看陳岩,而是對著自己那群已經陷入震驚和迷茫的團隊,一字一句地說道:
“地球的盤子,太小了。”
“遠新的下一個戰場,在那裏。”
他指向天空。
“我們將用未來十年,去打造真正的宇宙級能源網絡。我們將為人類文明的第一次星際遷躍,提供最核心的推動力。”
“所以,”孟遠轉回頭,重新看向已經呆住的陳岩,攤了攤手,
“海洋航運這塊薄產,我正準備打包,作為技術儲備,無償獻給國家。也隻有國家,才有精力去運營好這片昨日的輝煌。”
“我們……要為更偉大的事業,騰出所有的資源和精力。”
一瞬間。
整個會議室,鴉雀無聲。
林浩宇和所有高管,都愣愣的出神。他們看著孟遠的眼神,從剛才的絕望和不解,瞬間變成了狂熱的崇拜。
原來……我們以為的巔峰,隻是老板的起點。
原來……我們引以為傲的帝國,隻是老板隨手可以丟掉的“薄產”。
而陳岩,這位來摘桃子的老人,端著那杯孟遠親手倒的茶,手,竟有些微微發抖。
他看著眼前這個年輕人。
本以為是來拔刀分肉,卻發現人家早已準備好了盛宴。
他想摘的,是樹上最大最紅的那個桃子。
可人家,指著整個果園對他說:
“這片桃林,我不要了。我的目標,是天上的月亮。”
一周後。
魔都,國際會議中心,新聞發布會後台休息室。
李振國緊張地整理著自己的領帶,手心全是汗。
作為新組建的控股企業“十州遠洋”的董事長,他即將從孟遠手中,接管一個足以改變世界格局的龐大帝國。
這種感覺,如夢似幻,又壓力如山。
“孟總,”他看向沙發上氣定神閑的孟遠,聲音有些幹澀,
“真的……有必要搞這麽大陣仗嗎?我們低調的完成技術交接,然後慢慢發展豈不是……”
孟遠笑了笑,從沙發上站起身,走到他身邊,幫他扶正了有些歪的領帶。
“老李,我送你一份禮物,總得用一個配得上它的禮盒來包裝吧?”
他拍了拍李振國的肩膀,目光深邃。
“我們不僅要交接技術,更要在這場發布會上,當著全世界的麵,親手為舊時代釘上最後一顆棺材釘。”
“我要讓所有人都清楚,他們將要麵對的,是一個怎樣的龐然大物。我要讓那些曾經的巨頭,連一絲一毫反抗的念頭都生不出來。”
孟遠走到窗邊,看著外麵已經座無虛席的會場。
“我把一柄削鐵如泥的屠龍刀交給你,在上台之前,總得讓世人見一見它的鋒芒。”
“今天之後,海洋屬於你們,星辰大海屬於我們。這是遠新在海洋時代的最後一場謝幕演出,也是你們十州遠洋的開業大典。”
李振國深吸一口氣,心中的忐忑與不安,瞬間被一股豪邁與激動所取代。
他重重地點了點頭。
“我明白了,孟總!保證完成任務!”
魔都,新聞發布會現場。
閃光燈“哢嚓、哢嚓”瘋狂閃爍不停,空氣裏混雜著各種語言的低語,悶熱得讓人心煩。
十州遠洋的董事長李振國,正站在台上,額頭已經滲出了細密的汗珠。
他剛剛才用激昂的語調,公布了“遠洋追夢者”號堪稱完美的首航數據——零排放、高航速、兩次補給……每一項都無可挑剔。
台下的記者們竊竊私語,但那些來自全球的航運巨頭們,臉上卻沒什麽表情。
都是老江湖了,誰都明白,前麵這些漂亮的參數,不過是開胃菜。
真正的硬菜,是成本。
就在這時,第一排一個金發碧眼的男人舉起了手,不等李振國點名,就直接用一口流利的中文站了起來。
“李董事長,我是《華爾街日報》的湯普森。”
他的聲音不大,卻瞬間讓全場安靜了下來。
湯普森,航運領域出了名的老炮,筆杆子比刀子還利,不知道多少公司在他筆下股價跳水。
李振國顯然也認識他,臉上擠出一絲笑容:“湯普森先生,請問。”
湯普森推了推金絲眼鏡,嘴角掛著一絲職業化的譏誚。
“首先恭喜貴方完成了一次偉大的航行。ppt做得很漂亮,數據也……很完美。”
他故意在“完美”這個詞上加了重音,嘲諷的意味不加掩飾。
“但我們都知道,環保不能當飯吃。我想替所有真正關心這門生意的人問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