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保定:書卷沉香裏的軍聲與家聲

字數:3908   加入書籤

A+A-


    我是吳阿蒙。
    離開石家莊,我搭上北去的動車,穿過冀中平原的冬日薄霧,來到這座曾在中國版圖上留下深刻印記的城市——保定。
    她是京畿之南、九州之要,曾為直隸總督府的駐地,一度領袖北地風骨;她也曾被稱為“北方小巴黎”,因其街道規劃整齊、學府林立、人文熏蒸。
    在過去百年波瀾壯闊的中國近代史上,保定既是軍事的腹心,也是教育的燈塔。她既培養出無數軍中悍將,也走出許多執教鞭者、守文道者。
    我翻開《地球交響曲》地圖,在“保國安民”四字的邊框中,鄭重寫下:“第241章,始於沉香書卷之間,終於廣場軍聲之後。”
    我來,是要尋找一座城市在曆史縫隙中沉澱的尊嚴。
    一、直隸總督署:權力之心的餘溫
    我先走入這座城市最沉著的一段記憶——直隸總督署。
    清灰色的磚牆,沉甸甸的大門,廊廡交錯,庭院深深。這裏曾是北方最顯赫的政務中樞,統轄如今整個河北、天津乃至山東部分地區。
    講解員是一位年輕女子,聲音不高卻字字鏗鏘:“這裏出過十七位總督,李鴻章、袁世凱、端方……每一位都在這裏留下過印記。”
    我站在中堂門外,看著那塊“勤政親民”匾額,忽然意識到,權力也曾試圖靠近民心。
    後花園裏殘雪未融,一棵古槐虯枝橫生。陽光照在樹幹上,我輕觸粗糙的年輪,一陣莫名的寒意湧上心頭。
    我寫下:
    “保定的骨,不用吼,
    她藏在一磚一瓦的規整中;
    她曾是帝國的耳目手足,
    如今是人民的文化中樞。”
    二、保定軍校舊址:鐵血尚武的印章
    接著我前往保定軍校舊址。
    這裏曾是中國近代軍事教育的巔峰之一,走出過兩千多名將官,是晚清到民國間中華軍人的精神搖籃。紀念館內,一幅幅黑白照片、一張張泛黃卷宗,猶如一部部戰爭與信仰的編年史。
    講解員說:“你知道嗎?‘保定係’曾控製過整個北洋政府,軍權命脈盡在掌中。”
    我看著那些年輕軍官的眼神,眼中或熱血、或迷茫、或剛毅,那不是為了殺戮而握槍,而是為了理想握命。
    館外操場已被改作展覽區,但仍保留一角土場。我站在那上麵,閉上眼,仿佛聽見千人正步齊踏,口號如雷。
    我寫下:
    “保定的聲,不是吆喝,
    是兵者背水一戰的誓言;
    她的槍,不是暴力的符號,
    是扞衛理想的意誌。”
    三、蓮池書院:湖光書聲間的傳世文氣
    倦意襲來,我走向蓮池湖邊,去探那一脈書香之源——蓮池書院。
    她曾是中國四大書院之一,湖心築堂,水中映墨。冬日的湖麵半結冰,蘆葦金黃,我繞過曲橋,步入講堂。一位中年書法教師正在講授《大學》,七八位學生安靜聆聽。
    書院的牆上刻著“正心誠意,格物致知”,我讀到這句時,仿佛心頭一震。原來真正的修身之地,並不在高塔中,而是在這淡泊之境。
    湖邊有隻老鶴獨立,我望著它,忽然覺得這不隻是個動物,它是書院的守夜者,是保定人的氣質化身。
    我寫下:
    “保定的氣,不浮華,
    她在一池碧水、一卷殘書中;
    她的文,不堆砌詞藻,
    是千年文化自省的光。”
    四、古城巷裏與清真美食:民間肌理的溫度
    我走進保定老城的街巷,在城南一帶徘徊。
    這裏有許多清真老館子,香氣四溢,清湯羊肉、炸灌腸、驢火香味纏繞。午後陽光落在青磚灰牆上,老人靠牆曬太陽,孩子推著陀螺,叫賣聲像鳥鳴般穿過街口。
    一家老字號的掌櫃看我拍照,笑著說:“遊客不多啊,咱這兒靠的不是吆喝,是回頭。”
    我嚐了那碗羊湯,鮮香不腥,一口下去渾身暖透。他又遞來一塊炸糕,說:“這叫‘舍得給料’,吃得舒坦,走得安心。”
    我寫下:
    “保定的味,不在調料裏,
    而在匠人手心;
    她的市井,不講熱鬧,
    卻有一種慢慢靠近的溫。”
    五、軍工小城與未來之路:靜水深流的現代曲
    最後一日,我來到保定新區。高樓林立,機器人園區、智能製造展廳一應俱全。年輕人西裝革履進出辦公樓,與城南老街如兩座世界。
    一位剛從北上廣返鄉的青年工程師接受采訪時說:“別人看不見我們,但我們一直在做未來。”
    他說他們做的是軌道交通的零部件供應,“高鐵過你門口,是我們車間裏出來的東西。”
    我忽然明白,保定的“現代”不是張揚的科技炫技,而是埋頭做事、做得久、做得準。
    我寫下:
    “保定的遠,不靠呐喊,
    是低頭種樹、幾年之後給你陰涼;
    她不爭做光環,
    卻在悄悄供給一座國家的速度。”
    書卷合攏·地圖落筆·啟程滄州
    五天保定,我從湖光書香走入鐵血記憶,從炸灌腸的熱油鍋走進高鐵製造車間。這是一座不依靠“標簽”出圈的城市,但她自有氣場,一如她的曆史之深、現實之穩、未來之靜。
    我翻開《地球交響曲》的地圖,在冀中平原北側、蓮池湖畔、老街深巷處,鄭重寫下:
    “第241章,保定已成。她是舊製之魂,是新局之骨。”
    下一站,是滄州。
    那是河流的城市,武術之鄉,九河下梢的地理之魂。我將繼續前行,在河網之上、鹽道之下,聽聽那一座城市在灘塗與拳風中講述自己的本事。
    我擰緊水壺,戴上帽子,輕聲說:
    “文已深,拳將至——滄州,我來了。”
    喜歡地球交響曲請大家收藏:()地球交響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