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門隻為有準備的人打開

字數:5616   加入書籤

A+A-


    鄭儀和張海峰回到座位,會場的氣氛已經截然不同。
    剛才還略帶尷尬的沉默,此刻變成了低聲的議論。
    不少人回頭打量鄭儀,這個年輕人不僅敢於帶工人上台講真話,還能把尖銳的問題包裝成政策優化的契機。
    既展示了膽識,又不失政治智慧。
    張海峰長舒一口氣:
    “我剛才是不是說得太直白了?”
    鄭儀搖頭:
    “你說的是真話,我說的是方法,缺一不可。”
    論壇繼續,但後麵的發言顯得乏味起來。
    學者們的數據模型、理論框架在鮮活的一線案例麵前,終究顯得蒼白。
    直至進入尾聲,
    會場燈光重新亮起,來賓們紛紛起身,三三兩兩聚在一起低聲交談。
    許多人有意無意地看向鄭儀這邊,但沒有人貿然上前大家都在觀望,等著某個信號。
    王振國整理了一下麵前的文件,起身離席。經過鄭儀身旁時,他腳步微微一頓,眼神掃了過來,卻什麽都沒說,隻是微不可察地點了點頭,隨即大步離開。
    沒有評價。
    沒有表態。
    但這反而比任何公開讚許都更有分量,在官場上,真正的重視往往始於靜默的關注。
    “就這樣?”
    張海峰小聲問,語氣有些失落。
    “我還以為至少會有人來問問法律援助的具體方案……”
    鄭儀搖搖頭,嘴角勾起一絲笑意:
    “急什麽?種子剛種下,得等它發芽。”
    正說著,徐永康教授走了過來,拍了拍兩人的肩膀:
    “表現得不錯。”
    老教授的視線在鄭儀臉上停留了片刻,意味深長地補充道:
    “尤其是你,收放自如。”
    鄭儀聽出了弦外之音。
    徐永康是在肯定他的政治智慧,既讓張海峰發出了真實的聲音,又沒讓場麵失控。
    就在這時,王部長的秘書徑直走到鄭儀麵前,聲音壓得很低:
    “鄭同學,部長想和您單獨談談。”
    鄭儀心頭微動,但麵色如常:
    “好的。”
    他轉頭看了眼張海峰,對方正被徐永康教授攬著肩膀往會場外走。
    張海峰回頭衝他眨了眨眼,做了個“我懂”的手勢,他比誰都清楚,接下來的政治交手不是自己能參與的。
    秘書帶著鄭儀穿過側門,沿著幽靜的走廊一路向前。皮鞋踩在地毯上,沒有發出半點聲響。盡頭是一間小會議室,秘書輕輕叩門,裏麵傳來王振國沉穩的聲音:
    “進。”
    門開了。
    會議室不大,卻極為肅穆。深紅色的窗簾半拉著,陽光被過濾成暗色調,落在實木會議桌上。王振國坐在主位,麵前攤開著一份文件,正是鄭儀和張海峰的發言稿複印件,上麵密密麻麻寫滿了批注。
    “坐。”
    王振國指了指對麵的椅子。
    鄭儀端正入座,背脊挺直卻不顯僵硬。他知道,這不是領導對下屬的接見,而是一次關乎未來道路的對話。
    王振國摘下眼鏡,揉了揉鼻梁,突然問了句看似不相幹的話:
    “徐永康今年多大年紀了?”
    “六十八。”
    鄭儀不假思索。
    “跟我同期進的省委黨校。”
    王振國目光深遠,仿佛在回憶什麽。
    “那時候他總說一句話,‘法治的根基在人心’。”
    鄭儀安靜地聽著,沒有插話。
    王振國的手指輕輕點在那份發言稿上:
    “你今天做得很好,既保住了知識分子的良知,又沒忘政治規矩。”
    “謝謝部長。”
    “不用謝我。”
    王振國直視鄭儀的眼睛,語氣陡然銳利。
    “我隻問你一個問題,如果將來有一天,你的原則和組織的決定發生衝突,你選哪邊?”
    會議室瞬間安靜到能聽見空調的嗡鳴。
    鄭儀沒有立刻回答。
    他知道,這個問題答對了,可能就是一條通天大道;答錯了,之前所有的努力都會付諸東流。
    三秒後,他緩緩開口:
    “我會想辦法讓它們不衝突。”
    “哦?”
    王振國挑眉。
    “怎麽說?”
    “真正的原則,不會違背組織的初心;而真正的組織決定,也必然經得起原則的檢驗。”
    鄭儀聲音平穩。
    “如果有衝突,隻能說明我對原則的理解不夠深,或者對組織意圖的領會還不夠透。”
    王振國沉默了片刻,突然輕笑一聲:
    “滑頭。”
    但鄭儀知道,自己過關了。
    因為部長已經合上了那份文件,從抽屜裏取出一張燙金邀請函,推了過來。
    “青年幹部特訓營”
    主辦:省委組織部
    特邀學員:鄭儀
    “筆試成績快要公布了。”
    王振國起身,語氣恢複了公事公辦的平淡。
    “做好準備。”
    短短十分鍾的談話,就此結束。
    鄭儀走出會議室,輕輕帶上門。
    他緩緩呼出一口氣,像是將胸腔裏積壓的緊張盡數排出。
    握緊手中的燙金邀請函,紙張的觸感真實而微涼。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青年幹部特訓營,省委組織部主辦。
    這幾個字的分量,重若千鈞。
    這是一張通往江東省政治核心圈層的入場券,更是王振國對他能力和政治覺悟的認可。前世的鄭儀耗盡十年光陰都未能觸及的門檻,如今就這樣被他握在手中。
    但他並沒有狂喜,反而生出一種前所未有的清醒。
    這隻是開始。
    走廊另一頭,秘書正在電梯前等候。
    見鄭儀走來,禮貌性地點頭致意,卻沒有多說什麽。官場上的人,最懂得何時該熱情,何時該保持距離。
    手機屏幕亮起,數條未讀消息接連彈出。
    最上方是程悅半小時前發來的:
    “晚上有空嗎?我爸說想請你來家裏吃頓便飯。”
    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卻讓鄭儀的手指懸在屏幕上方,遲遲沒有落下回複。
    程家。
    省委秘書長的私人宴請,絕不會隻是一頓“便飯”那麽簡單。
    鄭儀站在電梯裏,盯著那條消息,眼神漸漸深邃。
    在這個節骨眼上?
    論壇剛剛結束,王振國的特訓營邀請函還攥在手裏,程安書就要見麵。
    他們父女究竟想試探什麽?
    指尖在屏幕上輕敲,鄭儀斟酌著回複的措辭。
    答應得太快,顯得急切;推脫回避,又可能錯失良機。最終,他打了個穩妥的回複:
    “感謝程秘書長和您的邀請,我一定準時到。不過今天論壇上有些資料需要整理,可能要稍微晚些,您看是否方便?”
    消息發出去後,電梯也到了一樓。
    鄭儀走出大樓,春末的陽光灑在臉上,但他的思緒卻沉浸在更深層的算計中。
    前世,他為了攀附林家,結果淪為林誌遠手中的棋子;如今,程家主動拋來橄欖枝,他又該如何自處?
    程悅與林沐晴不同。
    那個在摩天輪上問他“為什麽繃得這麽緊”的女孩,至少現在看起來真誠坦蕩。
    但她的父親程安書,堂堂省委秘書長,絕不可能僅僅因為女兒的關係,就對一個剛嶄露頭角的年輕人另眼相看。
    這場家宴,要麽是招攬,要麽是考察。
    喜歡權勢巔峰:分手後,我青雲直上請大家收藏:()權勢巔峰:分手後,我青雲直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