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81章 黑馬

字數:4504   加入書籤

A+A-


    鄭儀靠在寬大的皮質辦公椅上,手中拿著王秘書長剛剛呈送過來的那份薄薄的名單。
    A4打印紙上,整齊地排列著五個名字,每個名字後麵附有簡短的履曆和現任職務。
    鄭儀的目光緩緩掃過紙麵上的每一個字。
    第一個,李哲,市委政研室副主任。
    三十五歲,京城大學碩士,理論功底紮實,文字能力突出,參與過多項重大課題研究。
    性格沉穩,但略顯內向,缺乏基層曆練。
    政研室出來的人,視野和理論深度是優勢,但會不會過於“務虛”?
    擔任秘書,需要處理大量具體而微的事務,需要極強的協調和應變能力。
    李哲,或許是個好的“筆杆子”,但未必是個好的“大管家”。
    他的目光下移。
    第二個,王俊,市政府辦公廳綜合三科科長。
    三十八歲,本省重點大學本科,長期在政府辦公廳工作,熟悉政府運行規則,協調能力強,人脈廣泛。為人活絡,處事圓融。
    鄭儀的眉頭蹙了一下。
    辦公廳的幹部,規矩是懂的,人也機靈。
    但有時候,太“活絡”未必是好事。
    秘書崗位,最重要的是忠誠和可靠,需要的是守口如瓶、執行堅決,而不是長袖善舞、四處逢迎。
    王俊的履曆看起來光鮮,但總覺得少了點……定力。
    第三個,孫正,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
    四十二歲,工科背景,有多年開發區工作經驗,熟悉經濟工作和項目管理。
    作風務實,敢於擔當。缺點是年齡偏大,學曆隻是普通本科。
    年齡確實是個問題。秘書崗位需要充沛的精力,四十出頭,在區縣算是年富力強,但在領導身邊做這種高強度、高要求的服務工作,可能稍顯吃力。
    鄭儀微微搖了搖頭,目光繼續下移。
    第四個,周敏,團市委副書記。
    三十三歲,女性,年輕有活力,組織協調和活動策劃能力突出,善於溝通。
    但經驗主要集中在群團工作領域,對政府經濟工作涉獵不深。
    女性幹部心思細膩,有其優勢。
    但市委書記的秘書,需要接觸和處理的事務極其繁雜,很多時候需要代表領導與各部門、各區縣打交道,甚至處理一些急難險重的突發事件。
    從團市委直接過來,跨度太大,恐難勝任。
    而且,鄭儀內心深處,或許更傾向於選擇一位男性秘書,處理起某些事務來更為方便。
    他的目光,最終落在了最後一個名字上。
    趙希言。
    明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辦公室主任。
    三十一歲。
    看到這個年齡,鄭儀微微頷首。
    這正是幹事業的黃金年齡,既有一定的經驗積累,又保有充足的幹勁和可塑性。
    再看學曆——京城大學。
    京城大學的高材生,選擇回到江東,回到明州開發區工作?
    這個選擇本身,就透著一股不尋常。
    他仔細閱讀著趙希言的履曆。
    “幼年家貧,由參加過解放戰爭的外祖父撫養長大……早年曾用名趙寸光……複讀兩年後考入京城大學……畢業後放棄留京及南方高薪機會,主動選擇回江東工作……”
    這份履曆,與前麵幾位相比,顯得格外……“坎坷”和“獨特”。
    沒有顯赫的背景,沒有順暢的仕途起步,甚至有一段頗為掙紮的青少年時期。
    但正是這種“坎坷”,讓鄭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一個經曆過生活重壓、依靠自身努力掙紮出來的寒門學子,往往比那些一帆風順的人,更有韌性,更懂得珍惜,也更清楚自己想要什麽。
    複讀兩年,考入京城大學,這需要何等的毅力和心誌?
    放棄優厚待遇,選擇回到相對落後的家鄉,這又需要怎樣的情懷和擔當?
    鄭儀的目光又落在“開發區管委會辦公室主任”這個職務上。
    辦公室主任,這個崗位看似尋常,實則極其鍛煉人。
    它要求從業者必須具備極強的綜合協調能力、文字處理能力、細節把控能力和抗壓能力。
    要能上傳下達,要能協調內外,要能處理各種突發事件,是單位的“大管家”和“樞紐”。
    能在三十一歲的年紀,在開發區這樣的經濟一線部門擔任辦公室主任,說明這個趙希言的能力,是經過了實踐檢驗的。
    而且,開發區的工作經曆,也正好符合他“對經濟工作有了解”的要求。
    鄭儀身體微微前傾,按下了桌上的通話器。
    “秘書長,你來一下。”
    片刻後,王秘書長快步走了進來。
    “鄭書記。”
    “這個趙希言,你了解多少?”
    王秘書長心中一凜,知道書記這是對這個人選產生了興趣。
    他連忙將自己了解到的情況,更加詳細地匯報了一遍,重點強調了趙希言坎坷的成長經曆、頑強的拚搏精神以及在開發區踏實肯幹、能力突出的表現。
    “據開發區黨工委反映,趙希言同誌政治覺悟高,原則性強,做事極其認真,甚至有些……過於較真。文字功底很好,開發區很多重要的報告、方案都出自他手。協調能力也不錯,就是性格可能稍微內向了一點,不太善於交際。”
    “不太善於交際……”
    鄭儀重複了一下這句話,臉上卻並未露出不滿,反而若有所思。
    一個經曆過那般磨難,靠著自己硬生生闖出一條路的人,性格內向、不喜交際,或許並非缺點,而是一種自我保護,或者是一種對無效社交的摒棄。
    他需要的是一個能沉下心來做事、能守住底線、能值得信任的助手,而不是一個交際花。
    “他家裏現在情況怎麽樣?”
    鄭儀看似隨意地問道。
    “回鄭書記,他母親還在老家,身體不太好。弟弟妹妹好像都還在上學,家庭負擔不輕。但他個人非常清廉自律,從未聽說有任何這方麵的問題。”
    家庭負擔重,卻能堅守原則……
    鄭儀點了點頭。
    這更能說明一個人的品性。
    “這樣吧。”
    鄭儀放下名單,做出了決定。
    “你安排一下,明天上午,我見見他。”
    他沒有說“麵試”,而是用了“見見”這個詞。
    但王秘書長立刻明白了。
    “是,鄭書記!我馬上安排!”
    王秘書長強壓著心中的激動,退出了辦公室。
    他知道,如果不出意外,鄭書記的新任秘書,很可能就是這位名不見經傳的趙希言了!
    這真是一匹出人意料的黑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