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破局永昌廿三

字數:2886   加入書籤

A+A-


    京城的旨意一經發出,如驚雷一般滾過西南西北,西南山區歸降的流民們正被圈在臨時營地裏,惶惶不可終日,以為遲早會被官府清算。
    然當朝廷的欽差帶著農具和糧種趕到,並宣讀免三年稅、開荒土地歸己的旨意後,營地裏先是陷入死一般的寂靜,隨即便爆發出震天的哭喊。
    一個曾跟著黑雲軍燒殺搶掠的漢子,捧著朝廷派發的糧種,忽然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朝著京城方向狠狠磕了三個響頭,額頭都磕出了血來:“俺爹娘就是因為沒地種才餓死的,陛下,陛下給俺地,俺這輩子都不會再拿起刀了!”
    西北同樣如此,因地製宜,這裏欽差不僅給他們帶來了適種的糧種,還帶來了工部新製的農犁,流民門摸著新犁,顫聲說道:“官府以前隻知道催稅,哪管我們這些人的死活?如今陛下給我們犁還給我們糧種,這地,俺們就算拚了命,也得種出糧食來!”
    消息傳回京城時,儀王正在驛館裏養病,當他聽聞西南西北兩地流民們爭相墾荒,連自己暗中聯絡的幾個預備役都跑去領了農具後,臉色頓時陰沉了下去。
    他的幕僚急道:“王爺,百姓安了心,誰還會跟著咱們反?陛下這一招是釜底抽薪啊!”
    儀王狠狠拍了下桌子:“他這步棋,比查各地藩王的稅收還要狠!”他原以為徐景行年紀輕輕隻會用強硬手段削藩,卻沒料到對方竟能如此精準地掐住流寇滋生的根源,百姓向來求的,都是自己手中的那一畝三分地,流民們一旦有了地,誰還願意跟著藩王冒險,去做那可能要命的買賣?
    而遠在湖廣的瑞王、江南冬道的晉王,也收到了消息,瑞王看著密探傳回的流民爭相墾荒,無人響應起事的報告,狠狠摔碎了手裏的玉杯,他原本還想著,若是京中的小皇帝逼他逼得過緊,他就煽動流民鬧事,如今這算盤算是徹底落了空。
    晉王雖自大,卻是最先看清楚事實的人,他直接命人將自己封地邊界的弩機撤了大半,畢竟連流民都安了心,他這點藩王私兵,就算起事也掀不起大的風浪,不過白給皇帝送人頭罷了,
    各地奏報相繼傳回京城後,徐景行召六部尚書於紫宸殿議事。
    阮知節見他心情不錯,小聲道:“陛下此舉,不僅是斷了流寇兵源,更是直接斷了藩王們的後路。”
    “不止。”徐景行抬眼看了一眼殿外,開口道:“這數萬流民們有了地就有活下去的希望,他們便會打心底念著朝廷的好,這天下的民心,從來都是係在田埂上,等西南西北兩處的荒地重新長出糧食,便是藩王們徹底認命的時候。”
    寒風掠過紫宸殿,吹起徐景行的袍角,但他並不覺得寒涼,反而心頭一陣火熱,因為他知道,削藩之路很長且十分不易,但讓百姓安於生計,沒了動蕩的土壤,藩王中再桀驁不馴的勢力也終將在安穩的天下裏,慢慢消磨掉獠牙。
    ………………
    許是徐景行頂替原主後做的一樁樁一件件都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且被天下百姓看在了眼裏,好消息是一出接著一出被送往京城。
    就比如鎮北關加急送來的捷報,說那黑雲軍的宋麻子帶領三萬軍將奔赴鎮北關後,手持徐景行特意批給他的五百火器,直收蠻金將領人頭,將他們打得直接退回了王庭。
    這也就罷了,北狄部也趁火打擊,直接襲擾蠻金王庭,掠走牛羊萬頭,而最讓徐景行感到意外的還是奏報上所說,蠻金的使者此刻正跪在鎮北關外,捧著他們可汗所寫的求和表候旨。
    “蠻金這是內訌了?不然怎會遞上降書?”徐景行指尖敲著捷報上宋麻子手持利器連殺斬蠻金親王三人的字樣,眼中閃過一絲玩味,還記得幾個月前,不管是蠻金還是那宋麻子,可都是他的心頭重患呢!
    “陛下,據探子回報,說主戰的舊可汗已遭刺殺身死,新上台的是主和派首領也是前可汗之弟。”
    駱養性更是適時遞上自己手中的密報:“陛下,蠻金王庭如今已亂成一鍋粥,主戰派殘部占著東北方向的金礦,拒不向王庭納貢,北狄人又襲擾不斷,他們去歲連過冬的糧草都沒湊齊,據鎮撫司在漠北的眼線報,蠻金各部落已經開始互搶牲畜,再打下去,不等我軍北伐,他們自己就要散了。”
    “原來如此。”徐景行聞言冷笑出聲:“原來不是真心求和,而是已經走投無路了。”
    說著,他翻開求和表,從頭到尾仔細掃了一遍,見蠻金新任可汗許了大靖兩項條件,第一,願退出雲、定、望三城以北的所有據點,第二,每年向大靖納貢黃金五千兩、戰馬千匹並開放邊境互市,條件看似優厚,卻絕口不提當初掠走的大靖百姓和財物。
    “傳旨給鎮北關守將韓賀,”徐景行沉吟片刻後開口道:“讓他先將那金使晾上幾日,讓那金使好好看看三城關牆上的神威炮,而後再讓他帶金使去看看我大靖先前繳獲的蠻金北狄的王旗。”
    三日後,金使被帶入鎮北關時,臉色已凍得青紫,他望著城牆上新多出來的黑洞洞的炮口,又瞥見韓賀故意插在關樓頂端飄揚的旗幟,腳下突然踉蹌了一下。
    韓賀也是個狹促的,直接將人帶去了俘虜營。隻見從前的蠻金北狄將士,如今穿著大靖的軍服在營地內搬運糧草,哪怕見了金使,他們眼底也滿是麻木,所見所聞,一點點磨滅了金使往日的傲氣,他現在就希望自己能安然入京,成功見到大靖那位疑是有天運在身的皇帝。
    見火候差不多了,韓賀才開始派人,將蠻金派來求和的這位金使押送至京城,隨行一幹人等,都是他的親兵,防止各地藩王趁機勾結外族,置國家利益不顧,禍害大靖百姓。
    畢竟韓賀他雖一直鎮守在鎮北關這等邊陲偏遠之地,平日裏也沒少聽聞京城裏發生的大事,察覺陛下有意削藩的意圖後,金使進京一事,他不敢有絲毫大意,再妥善安排,他都不覺得過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