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紅塵劫渡廿三
字數:3153 加入書籤
徐景行不是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如此清晰的直麵生命的消亡,甚至他從前沒少親自動手,送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走向寂滅,但他這次是在感悟是在修行。
因此,在目睹了周生在極短的時間內走向徹底寂滅之時眼中蘊含的極其強烈而複雜的情感掙紮後,他心中的體悟與之前的生、老、病三苦完全不同。
生是一切苦的開始,老是緩慢的凋零,病是持續的折磨,而死,是戛然而止的終結,是所有可能性徹底歸零的時刻,它會給人們帶來暴烈的衝擊。
就算是徐景行,曆經了無數生死,目睹了周生身死的前後,他仍是看到了生命在最後時刻爆發出的對生的極致渴望,也看到了在絕對死亡麵前眾生堪稱平等的極致無奈。
他看到的,不再僅僅隻是冰冷的屍體,而是一個在善惡因果中掙紮最終倒下的複雜靈魂,這一定程度上升華了他的慈悲心,也讓他開始畏懼因果,開始謹慎對待自己起的每一個心念。
然而暫時還不是他感悟修行的時候,徐景行將心中種種思緒暫時按下,隨師父慧圓禪師一起小心的收斂了暴斃而死的周生。
待一起都處理妥當後,太陽已經下山,而當前的荒郊野嶺,不適宜人暫留,於是,趁著最後的一點天光,師徒二人加快腳步,以求能在夜幕徹底降臨之前,能抵達出現人煙的村鎮附近。
行走途中,徐景行腦海中一直浮現自己最近這段時間的種種經曆曆,有小河屯村見證生的艱難與希望,有安業縣城看到老的無奈,有救治村民與俠客周生所見的病之痛苦與因果,直至最終直麵了周生身死的驟然與遺憾。
他隨著慧圓禪師,幾乎一步步走完了這紅塵中最沉重也是最核心的人生四大苦的修行功課,這每一課,他都沒有冷眼旁觀,而是全身心的投入進去,去感受所見患苦眾生的無奈與遺憾。
這一路風塵仆仆,就連他所穿的居士袍都已染塵霜,然而他眉宇間,卻愈發清澈明朗,昔日侯府公子哥的痕跡已蕩然無存,遊曆任務世界所沾染的風霜也已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則是一種沉靜如深潭、通透如琉璃的出塵氣質。
他的眼神,如今已能容納悲歡,已能照見虛實,更是超出了他當前世俗年齡應有的深邃。
這一日,師徒二人機緣巧合,行至一處略顯僻靜的山巔,雲海在他們腳下翻騰,遠山如黛,天地遼闊,徐景行靜立良久,回顧這大半年所經的種種曆程,忽然心有所感,轉身對著慧圓禪師深深一拜,道:“師父,弟子愚鈍,蒙師父引領,曆經紅塵,體悟四苦,如今,弟子已於生老病死之四常大苦間,略有所得。”
慧圓禪師聞言目光溫和,頷首對他輕聲道:“此乃大善,你且將所得細細述來。”
徐景行沉吟片刻後,字句清晰,每一句裏,都蘊含著他這段時間的真切體悟:“師父,弟子發現生之苦,在於其脆弱艱難,倚眾緣和合不說,亦帶來無窮的責任與掛礙,老之苦,則在於其不可逆的衰敗,在於不斷失去帶來的無力與遺憾,病之苦,在於身心皆受困,更在於無知與執著時常加重病害,死之苦,則在於其是絕對的終結,可以中斷所有一切的可能,暴露所有未竟之業與人心最深的執念。”
“四苦相繼,構成眾生輪回之常態,執著於避苦趨樂,反而深陷苦海,唯有直麵它,洞察它,明了其虛幻無常之本質,方能真正發起出離之心,尋求解脫之法。”
慧圓禪師聞言,眼中露出濃濃的讚許之色:“大善,眾生唯有見苦、知苦,方能慕滅修道,你如今,已初窺門徑,然,四苦之根,又在何處,你可知曉?”
徐景行聽慧圓禪師這一問,毫不猶豫的回答道:“師父,弟子認為四苦之根,在於因緣聚合,在於無明執著,萬法因緣生,萬法因緣滅,生老病死,亦是如是,眾生因無明,執著於我及我所,故於緣起法中,妄生苦樂感受,因而輪回不息。”
“哦?”慧圓禪師聽聞他這一回答,微微挑眉,問道:“你既言因緣聚合,那你自身那一段男二命格之緣,如今看來,又當如何?”
若是從前,徐景行還真不知該如何回答,如今,隻微微一笑,他眼底,再無往日的困擾與陰霾,隻有一片朗然開闊,“回師父,弟子此刻已明了,那所謂的男二命格,不過是一段指向明確的業力牽引罷了,因其與世間情愛、權勢糾纏甚深,故而顯得強烈,但追究其根本,仍是因緣假合的產物,並非牢不可破的天命。”
“昔日弟子身陷其中,隻因實力不濟、見識短淺,無法心隨境轉,隻能見此緣法不見其他萬緣,如今,隨師父行走紅塵,見識了眾生百態,萬千因果,方知世間緣法,浩如煙海,錯綜複雜。”
說著,徐景行將目光投向腳下浩瀚雲海,仿佛看到了劇情因果線,“那蘇婉秋是眾生之一,我亦是眾生之一,我與她之間的緣分,隻是無量緣法中的一支細流而已,或許曾因前世宿業而波瀾湧動,但絕非我生命之全部,跳出那細流的桎梏,方見三千大千世界,因果脈絡如恒河沙數,弟子從前會執著於掙脫那所謂的男二命格,如今卻是不會了。”
“弟子隻需清明本心,如如不動,於一切境緣中不起妄執,自然能超越其牽引,過去的業力種子或許還會顯現,但已無法主宰我的心行方向。”
徐景行此刻非常滿意自己重回這方天地的舉動,因為他在這裏,得了大機緣,明確看到了一個廣闊且深邃的因果宇宙,更是看出其中無數個體命運,如同浪花一般在大海中起伏,既受大海整體影響,卻又擁有自身的能動性。
如此種種,讓他明白,他所要做的不是去斬斷某一段特定的緣分,因為那是幾乎不可能做到的,他要做的,僅僅隻是培養自己的智慧與定力,讓自己能在所有緣起法中,保持自在與清明。
慧圓禪師聞言,露出了極其欣慰的笑容來,而後緩聲開口道:“善哉善哉!一切皆如你所言,緣起性空,不著二邊,於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見性成佛道,你如今已跳脫窠臼,得見更大法界因緣,此乃真正解脫之始也。”
至此,徐景行徹底斬斷心中對自身男二命格的最後一絲掛礙與恐懼,他不再是之前那個還會被特定劇情線所束縛的任務者,而是一個開始真正洞察因果,自主把握心行的修行人。
雖然他還未完全證悟緣起性空的真理,仍需在世事上進行相關磨練,但他已經找到了正確的方向,也看到了自身未來那無比廣闊的圖景,他的目光,也不再局限於一人一界,一情一劫,而是投向了那貫穿諸天萬界無量眾生的根本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