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紅塵劫渡廿五
字數:2884 加入書籤
時間稍縱即逝,眨眼間,徐景行已隨師父慧圓禪師遊曆數載,他的心境,也在遊曆途中變得如深潭映月般波瀾不驚,卻能洞見分明。
這日,他與師父慧圓禪師返回途中,路過一處雲霧繚繞且人跡罕至的深山,聽附近人說此地有一處古洞,曾有隱士在內修行,便打算前往一探究竟,若真有高人隱居,剛好可以與其品茶論道一番。
然而,待徐景行隨師父慧圓禪師一路披荊斬棘接近據說有高人隱居的山洞時,卻感受到了一股異常紊亂且令人焦躁不安的氣息,與山林的清幽寧靜,格格不入,更不要說這處洞府周圍,還草木凋零,盡顯頹敗之相。
師徒二人對視一眼後,便悄然入洞,然而他們剛一入內,就見洞中有一麵容扭曲眼神狂亂的白發老者,正對著一麵石壁瘋狂的揮掌擊打,口中更是念念有詞卻含糊不清,周身氣息更是澎湃到混亂不堪,顯然已是走火入魔。
以徐景行如今的修行,不過是看了對方兩眼,就知道眼前這老者體內真氣四處衝撞,生命力更是以一種極致的消耗速度在飛速流逝。
“長生!為何不得長生?!吾已辟穀百年,煉氣化神,為何天門不開?為何壽元仍在流逝?!”
定耳聽了片刻,徐景行才聽清眼前老者充滿不甘與恐懼的嘶吼,慧圓禪師聞言低歎了一聲:“真是癡兒,竟執迷至此!”他並未立刻出手強行替人壓製當前走火入魔的狀態,而是對著徐景行說道:“明安,如今你修為已顯,便由你去與他分說分說。”
徐景行知道,這是師父慧圓禪師對他的考驗,亦是讓他實踐遊曆所悟所學的一切,因而他緩步上前,聲音清朗平和,卻帶著一股安定人心的力量:“前輩,如此強求,可得長生否?”
已漸狂亂的老者聞言,猛地回頭,赤紅的雙眼死死盯著闖入洞穴的徐景行,怒喝道:“汝乃何人?也配論長生大道?滾開!”
說罷,一股混亂的掌風便掃了過來,徐景行不閃不避,周身自然流轉起一股圓融柔和的佛法氣息,將那暴戾的掌風悄然化去,而後不急不緩的平靜道:“晚輩不敢論道,隻是見前輩如此痛苦,便心有疑惑,長生若為苦役,得之又有何益?”
老者聽聞此言,略有些怔愣,似是從未想過這個問題一般,而後嘶聲吼道:“長生便是超脫!便是極樂!如何會成苦役?!”
徐景行直視他那雙已被瘋魔覆避的眼睛,一字一句的開口答道:“迷之則輪回苦,前輩如此執著於長生,恐懼於死亡,日夜不息,強煉精氣,心神耗盡,喜怒皆係於壽命長短一絲一毫之間的變化,生恐行差踏錯,死懼功虧一簣,此心終日如在油鍋裏煎熬,不得片刻安寧,縱使得了長生,亦是永駐於此無邊恐懼與焦慮之中,這如何不是苦役?”
“前輩,您已被您所追求的長生二字牢牢困鎖,不得自在。”
老者聞言,身形劇震,揮掌的動作也不由得停下,他那赤紅的眼中,閃過一絲迷茫與掙紮,因為徐景行的話語,如同利劍一般直接刺入了他瘋狂執念的核心處。
徐景行見狀,語氣瞬間轉為悲憫,繼續開口道:“前輩,需知悟之則天地寬,若您能放下對長生二字的執著,接納生命本有的成住壞空、生老病死之無常,而後觀天地運轉,四季輪回,草木榮枯,便會發現這些皆是自然天理,便不會再抗拒再恐懼,而是順應它,欣賞它,於每一刻當下都能活得清明。”
“如此,便能心無掛礙,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縱然肉身仍有壽限,然心已得大自在,此心之逍遙,豈不勝過那擔驚受怕且永無寧日的長生?真正的超脫,在於心之無礙,而非形之永固。”
徐景行這番話,讓老者周身混亂暴戾的氣息開始劇烈波動起來,他臉上的瘋狂也逐漸褪去,露出底下深深的疲憊跟恐懼,以及一絲處於清醒邊緣的迷茫。
“放下執著?接納無常?”老者喃喃自語道,仿佛是第一次聽到這些詞語一般。
“正是,”徐景行雙手合十道:“萬法因緣生,萬法因緣滅,生命亦是因緣和合之產物,有起便有滅,唯有看破這緣起性空的本質,隨緣任運,方能得真解脫。”
“隨緣任運……逆緣而行……隨隨緣任運……”老者口中無意識的重複著這兩個詞,兩行濁淚滑過他布滿皺紋的臉頰,他周身那混亂狂暴的氣息,也如同潮水般慢慢退去,整個人如同被抽掉了脊骨一般,軟軟癱坐在地,但眼中卻恢複了幾許清明,雖然裏麵仍然充滿無盡的疲憊與滄桑。
“錯了……錯了……”沉默良久,老者喃喃開口道:“求長生而畏死,反被生死所困……不得自在……不得真自在啊……”
說著,他猛的抬起頭,看向徐景行和慧圓禪師,掙紮著想要行禮:“多謝大師點化,救拔癡愚……”
慧圓禪師見狀,上前一步托住他,溫言開口道:“你既已醒悟,便該調息靜養,重塑心基,往日之非,已如昨日死,今後之是,又如今日生。”
徐景行看著已得明悟的老者重新進入入定調息的狀態,心中的感悟亦是如泉湧一般繁多,隻因開口點化眼前這位修行者,讓他對自己所理解的因緣法理有了更深刻的印證。
他開始明了,執念即是纏縛,無論執著於什麽,隻要心生了執著,便是自我設限,便是纏縛的開始,離自在解脫愈行愈遠,接納便是解脫,順應因緣的流轉,心才能如虛空般廣大無礙。
當然,徐景行更是知曉點化需應契機,點撥眾生,需先以智慧觀機,而後對症下藥,並非固守一套說辭,他對緣起性空的理解,也不再僅僅是理論上的認知,而是有了實踐上的印證和體悟,更是知曉了萬法同源的道理。
可以說徐景行此行已得到圓滿,就算脫離這方天地重歸主神空間,再度開啟諸天萬界的旅程,他也毫無畏懼,因為前方,已成了他證道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