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遼東軍發生兵變,局勢十萬火急。

字數:7657   加入書籤

A+A-


    林丹汗說完這句話,臉上露出忌憚的神色。
    短短一天的時間,他統領的察哈爾部,戰死超過一萬兩千人。
    這些戰死的兒郎,都是蒙古部落的戰士,騎術高超.擅長騎射。
    一般來說,察哈爾部隻有男性40萬人,女性70萬人。
    林丹汗喉結上下蠕動,表情陰沉如水:“我們...我們不能在攻打下去,必須撤回去。”
    “明軍的火器,肯定是改良過的。射程...比起十年前要遠。”林丹汗強行恢複了理智,沉聲分析。
    鄂布伊台吉認真的想了想,單膝跪地,右手握拳放在左胸口:“大汗。我們死了這麽多人,這麽多蒙古好兒郎,就這麽白白犧牲?”
    “我...不甘心。”鄂布伊台吉,咬了咬牙。滿臉的不服氣。
    林丹汗喉結上下蠕動,雙眼通紅,情緒激動喊道:“那怎麽辦?用人命去填?”
    “你別忘了,我們察哈爾部也有敵人。科爾沁部的首領奧巴,早就背叛了。還把侄女嫁給了愛新覺羅·皇太極。”
    “明軍的燧發槍,射程最少有200米。而且,射速非常快。”
    “漢人有一句古話,叫做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林丹汗活靈活現,借喻道。
    “如果,我們剩下的精銳騎兵,全部死在這裏...”
    “黃金家族,就真的要亡了。我們蒙古人,現在是內憂外患啊。”
    林丹汗深呼吸,右手握緊成拳頭,指甲深深刺入肉中。臉上閃過不甘之色。
    “我們連夜走,連夜撤軍。免得到時候,被明軍被追上來。尾隨追殺。”
    “回到部落聚集地。我就寫一封請罪書,像大明小皇帝請罪。”
    林丹汗能屈能伸,從大局出發:“派出使者,前往北京城。另外攜帶三千頭牛,三千隻羊,作為禮物...賠罪。”
    吉吉王台吉,連忙單膝跪地,右手握拳放在左胸:“大汗,忍辱負重。為了我察哈爾部。”
    “我們,聽從大汗的命令。”
    軍令下達,鄂布伊台吉.腓東台吉.吉吉王台吉分別回去,通知各自的族人。
    連夜收拾,準備連夜撤軍,離開宣府。
    “大汗有令!連夜撤軍,撤出宣府。”
    “各部,清點人數,收拾戰馬牛羊,還有鐵器兵刃。”
    ......
    遼東,山海關。關隘內,遼東督師府衙門。
    內閣首輔袁可立,恭恭敬敬跪在地上,看著眼前宣旨的司禮監太監:“臣,袁可立。見過天使。”
    “陛下,聖躬安。”
    司禮監太監笑吟吟,十分的客氣走上前,把聖旨交給袁可立:“袁首輔。咱家的任務完成,要馬上趕回宮。您老,不必送了。”
    說完之後,這個太監轉身離開,帶著兩名錦衣衛校尉。風風火火騎上三匹普通戰馬,離開遼東督師府衙門。
    內閣首輔袁可立緩緩站起身,小心翼翼打開聖旨。瞳孔驟然收縮,有些不可置信。
    因為,聖旨上麵隻有一個字,【貞】。
    “陛下,這是何意?”袁可立眉頭緊蹙,有些摸不著頭腦。
    “貞,就是節的意思。”
    “老夫明白了。陛下是告誡我,不要和祖大壽等遼東將領,同流合汙。保住自己的晚節,不能晚節不保。”
    內閣首輔袁可立,喃喃自語。右手挽起頜下一尺長髯,雙眸微微眯起。
    “與此同時,陛下對於祖大壽...也保留了三分信任。”
    “因為,祖大壽的外甥吳三桂,還有祖大壽的妹妹,被錦衣衛帶進了北京。”
    袁可立微微一笑,耐人尋味的表情:“陛下啊,你真是下了一手好棋啊。”
    “換句話來說,陛下認為祖大壽可以用,但是不能...重用。”
    “關寧錦防線...”內閣首輔袁可立,來到輿圖麵前,眉頭微微緊蹙。
    “山海關和錦州,是防禦和防線的重點。”
    “吳三桂的父親吳襄,現在是錦州總兵。這個位置,太重要了。”
    “不如,讓趙率教提拔做錦州總兵,吳襄調到山海關。”
    “趙率教廉潔、勇猛,待人厚道,勤身奉公,勞而不懈,良將也。”內閣首輔袁可立,緩緩開口。說道這裏,便走到書桌,寫了一封上疏。準備六百裏急遞,呈閱陛下。
    按照道理來說,他是內閣首輔,又是遼東督師。掌管遼東軍政大權,權力極大。
    完全可以任免,錦州總兵。
    但是,袁可立還是十分謹慎,恪守本分。
    .....
    話分兩頭,遼東,寧遠城。這裏正在發生一場嘩變,士兵嘩變。
    寧遠軍中四川籍、湖廣籍士兵因缺餉四個月,發起了兵變。
    帶頭兵變的是張正朝、張思順,他們都是寧遠軍遊擊將軍。
    “瓜娃子呀!憑什麽,我們四川籍士兵,就得不到軍餉?”
    “龜兒子啊,肯定是巡撫畢自肅、總兵官朱梅、通判張世榮、他們這些當官的私吞咯。”
    張正朝穿著甲胄,特意暗中召集和自己是同鄉。都是四川籍的中低級軍官。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一名軍官罵罵咧咧,滿臉的不忿:“畢自肅這個龜兒子,不能一視同仁。我們四川士兵,犯了什麽錯?”
    “張將軍,我們都問過了。軍中除了四川籍士兵,還有胡南.廣西籍士兵,拖欠軍餉四個月。”一名中級軍官,站起身子雙手抱拳,聲音洪亮。
    “反而是山海關.錦州.寧遠.沈陽籍的士兵,都已經補發了軍餉。”
    換句話來說,這就是沒有一碗水端平。
    這就會讓四川.湖廣籍士兵,心中產生了強烈的不滿。
    要發一起發,不能因為我祖籍四川,就不給我發軍餉。
    砰!張正朝麵色鐵青,右手用力拍打桌子:“瓜娃子!欺人太甚。”
    “兄弟們,我們從四川千裏迢迢。來到遼東當兵,不是被欺負的。”
    “說的沒錯,張將軍。這幫龜兒子,欺人太甚。我們都是四川人。”
    “正好,我和張思順關係不錯。派人去請他過來,就說是喝酒...”
    於是乎,半個時辰之後。張正朝、張思順達成共識,帶著四川.湖廣籍士兵嘩變。
    兩人帶著各自的部下和親兵,共計750人。
    趁著夜色,一起離開了兵營。來到巡撫衙門,浩浩蕩蕩衝進去。
    在後院用繩子五花大綁畢自肅,從床榻上拖著出來。
    巡撫畢自肅,滿臉的懵逼。在睡夢中被綁,質問道:“你們是誰?何人部下?你們知不知道,你們在做什麽?”
    “我們當然知道,你這個狗官。貪汙了我們四川.湖廣士兵的軍餉。”
    “弟兄們,搜!”
    “仔仔細細的搜一遍,這個貪官。肯定欺上瞞下,貪墨了我們的軍餉。”
    750名士兵,無不義憤填膺,可謂是群情激憤。
    從裏到外,仔仔細細的搜查,巡撫衙門。
    結果...根本找不到,一兩銀子。
    “本官都說了,我沒有貪汙你們的軍餉。你們就是不相信,我也什麽辦法?”
    巡撫畢自肅,被綁著坐在椅子上。
    張思順冷哼一聲:“不可能,絕對不可能。我們都問過了,遼東軍中,來自山海關.錦州.寧遠.沈陽籍的士兵,他們的軍餉都發放了。”
    “中丞大人。你就不要狡辯了。”
    巡撫畢自肅,歎了口氣。滿臉的無奈:“我也沒辦法,朝廷是撥付軍餉。但是,隻有10萬兩銀子。”
    “這些銀子,本官一分錢都沒有拿。”
    “哼。我們才不相信。”
    “弟兄們,我們去朱梅的府邸。”
    .....
    這一夜,巡撫畢自肅、總兵官朱梅、通判張世榮、推官蘇涵淳,四名官員被憤怒的四川.湖廣士兵,綁了起來。抓進了譙樓。
    兵變發生之後兩個時辰,天亮之前其餘十三個營起而應之,紛紛響應。
    這件事鬧大了,遼東軍發生兵變。
    寧遠城作為,關寧錦防線的核心。自然是設有錦衣衛衛所,而且還是一個千戶所。
    錦衣衛千戶,知道遼東軍爆發兵變。巡撫畢自肅、總兵官朱梅全部被綁起來,抓進了城中一處譙樓。
    第一時間,寫了一封密折。蓋上錦衣衛的印章,六百裏急遞送往北京。
    與此同時,身處山海關的內閣首輔袁可立,也收到了這個消息。
    “混賬!好端端的,遼東軍內部爆發這樣的醜事。”
    “馬上派人去調查,徹查。到底是因為什麽,讓士兵嘩變?”
    內閣首輔袁可立,十分的不滿,右手狠狠拍打案桌。
    兵備副使郭廣,站了出來,雙手作揖:“首輔大人。我已經派人,去寧遠打聽。估計到中午午時,就可以得到準確的消息。”
    一陣密集的腳步聲傳來。
    祖大壽身穿甲胄,浩浩蕩蕩走進來:“袁閣老。我已經調查清楚了。是寧遠軍中,四川籍.湖廣籍的士兵,拖欠軍餉四個月之久。”
    內閣首輔袁可立,注視著祖大壽。眉頭緊皺:“你說什麽?祖大壽?”
    “這怎麽可能?你的意思是朝廷,拖欠軍餉?”
    祖大壽麵色平靜,雙手抱拳,沉聲道:“袁閣老,準確的說是拖欠四川.湖廣籍貫的士兵。”
    “混賬!這群無法無天的蠹蟲。”
    “我大明朝,遲早要壞在這群蠹蟲手裏。”袁可立頓時火冒三丈,破口大罵。
    祖大壽緩緩開口,提議道:“袁閣老,您是內閣首輔。完全可以下一封密折,六百裏急遞,呈閱陛下。”
    “這件事情,瞞不住錦衣衛的。”
    祖大壽現在是擔心,如果他們遼東官場,知情不報。
    錦衣衛的密折,率先一步進宮。那麽,搞不好他也要受到牽連。
    袁可立回過神來,連忙開口答應下來:“好吧。我立刻寫一封密折,呈閱陛下。”
    “不過發生了這麽大的事情,必須要解決。”
    “首惡必誅!”內閣首輔袁可立,一針見血的開口。
    .....
    這天晚上,朱由檢睡在乾清宮,命令所有曹化涥帶著小太監出去。
    “皇爺,有事您叫我一聲。”
    “行了,出去吧。朕要睡下了。”朱由檢直接躺在床榻上,蓋上明黃色刺繡祥雲龍被。
    曹化涥點了點頭,便帶著所有人走出乾清宮,關上宮門。
    過了一會,來到子時。
    一個黑色旋渦出現,把朱由檢憑空吸了進去。
    來到隨身港口,朱由檢開始興高采烈,開箱子。
    打開第一個集裝箱,內壁上麵貼著產品說明書[54式手槍:口徑7.62毫米,射程50米,彈匣容量八發。數量隻,子彈200萬發。出口國:巴鐵國國防部收。]
    朱由檢不由得眼前一亮,連忙走進集裝箱。抬起一個軍械箱,打開箱子。裏麵用油布包裹著兩把54手槍。
    朱由檢拆開油布,小心翼翼取下彈匣:“太好了,這樣一來,自己防身就不用擔心了。”
    打開第二個集裝箱,內壁上麵貼著[木柄手榴彈:數量枚。出口國:巴鐵國國防部]
    朱由檢頓時開懷大笑:“哈哈,這下好了。”
    前世聽說,我們種花家存放了四十億枚的木柄手榴彈。
    按照每個人,每個百姓,四枚木柄手榴彈。
    .....
    翌日上午,袁可立寫的密折,就送入了京城,送入乾清宮,送到朱由檢的案桌前麵。
    喜歡我!崇禎,帶著港口穿越大明請大家收藏:()我!崇禎,帶著港口穿越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