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緩解階級矛盾,新任湖廣布政使張名振。

字數:4538   加入書籤

A+A-


    紫禁城,乾清宮,東暖閣內。
    曹化涥身穿大紅色鬥牛服,帶著張名振規規矩矩的走進來。
    一路上的小太監,紛紛朝著曹公公下跪,高呼:“幹爹。”
    “皇爺,南直隸應天府人,張名振帶到。”曹化涥一路小跑,走進暖閣裏麵。雙膝跪倒在地,伏地叩首。
    朱由檢站在黃花梨木雕龍屏風後麵,換上一件嶄新的赤紅色龍袍。兩條盤龍用金絲線繡完,顯得栩栩如生,威武霸氣。
    女官楚翠小臉微紅,流露出少女的嬌羞。下麵有些潤了。
    陛下真龍天子,那六塊腹肌+結實的胸膛。以及昂首挺立的小龍...
    不知道,什麽時候能被陛下看上?
    哪怕做一個貴人都行。
    ......
    朱由檢熟練的拉緊腰帶,大步流星的走出去:“大伴。”
    曹化涥連忙走上前,攙扶著朱由檢。左手翹起蘭花指:“皇爺。張名振到了。”
    “宣他進來。”朱由檢緩緩開口,沉聲道。
    “宣,南直隸應天府人張名振,覲見!”曹化涥大手一揮。
    噗通!
    “草民,張名振。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張名振快步走進來,跪在朱由檢麵前。表情有些激動。
    “起來吧,張名振。”
    朱由檢緩緩開口,表情嚴肅。坐在龍椅上。
    “謝陛下。”張名振緩緩站起身。
    “大伴親自推薦你,說你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朱由檢從頭到尾,打量著張名振。
    “這都是曹公公的褒獎,草民不敢鞠躬。”
    張名振十分的謙虛,雙手作揖道。
    “你是南直隸應天府人,按照吏部的改革。你就不能去南直隸做官。”
    “大伴,去拿大明輿圖過來。”朱由檢轉過頭,看著曹化涥。
    一刻鍾之後,曹化涥打開大明輿圖,在張名振的幫助下,平鋪輿圖。
    “大伴。朕記得,湖廣布政使是東林黨人?”
    朱由檢的目光,對準了湖廣武昌。
    曹化涥沉吟片刻:“是,布政使鄭忠泰。年輕的時候,在東林書院讀書。天啟三年,被當時的首輔提拔,去了湖廣擔任布政使。”
    “這個人不能再用了。”
    “張名振。朕準備封你,去湖廣擔任布政使。主管一省民政、財政、戶籍、賦稅。”朱由檢緩緩開口,語出驚人道。
    “你有沒有信心,做好布政使?”
    張名振目瞪口呆,大腦一片空白。要知道,他現在還是一介白身。
    居然就被崇禎皇帝,直接提拔做到湖廣布政使。這可是從二品的大官。
    在大明省的行政機構,一分為三。
    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主管財政.民政.賦稅。
    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主管司法、監察、刑獄,相當於省級的司法機關。
    都指揮使司都指揮使,主管一省軍事、衛所,隸屬五軍都督府。
    省級三司互不統屬,三權分立。對中央朝廷負責,由中央任命官員。
    張名振回過神來,喉結上下蠕動。雙膝轟然跪地,伏地叩首。
    咚!咚!!
    “陛下請放心,臣一定會竭盡全力!報效皇恩,願為陛下效犬馬之勞。”張名振緩緩開口,心裏升起一種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
    能夠從一介布衣百姓,被皇帝直接重用,提拔成為一省的布政使。
    張名振心裏萬分感激,豈能不效死命。
    朱由檢緩緩站起身,表情十分嚴肅,沉聲道:“張名振。你要麵臨的困難有很多。”
    “第一個難題,就是上任之後。在湖廣整個省全力推廣土豆.紅薯的種植。”
    “第二個難題,那就是賦稅和財政。”
    “現在朝廷已經昭告天下,頒發了聖旨。全麵解除海禁,收取關稅.以及收取工商稅。”
    朱由檢表情嚴肅,來到張名振麵前,伸出右手食指和中指。
    “陛下,全麵解除海禁。好像和湖廣關係不大。”
    “因為,湖廣沒有市舶司。”張名振表情變得嚴肅,雙手作揖。
    朱由檢提醒道:“是沒有市舶司,但是有商賈。”
    “朝廷的工商稅,朕告訴你是三十稅十八。”
    “商賈賺三十兩銀子,收取十八兩銀子的工商稅。”
    朱由檢緩緩開口,表情凝重:“聖旨,已經由通政司。發到下麵兩京十三省。”
    “張名振。你去了湖廣,就做這兩件事。讓農戶種植土豆和紅薯。”
    “土豆每畝畝產,可以達到500——800斤。也就是五石到八石。”
    朱由檢十分的耐心,循循善誘:“你要實地去考察,去到下麵的縣.裏.甲,田間地頭和農戶們溝通交談。”
    “如果農戶不願意改種,那怎麽辦?”張名振回過神來,雙手作揖躬身彎腰。
    朱由檢右手挽起,自己頜下的長須,目光堅定沉聲道:“你作為布政使,可以適當減少田稅。”
    “以前的田稅,朝廷收七成,農戶才得三成。”
    “現在改變,朝廷隻收三成,農戶得到七成。”
    “有一句俚語,湖廣熟天下足。”
    “湖廣,是屬於楚地。在戰國時期,就是楚國的故土。”朱由檢語不驚人死不休。
    “隻要安撫百姓,安撫農戶。讓他們能夠吃飽飯,填飽肚子。”
    “那麽他們就不會造反。”
    “曆朝曆代,造反起義的都是農民。像陳勝吳廣,還有張角三兄弟。”朱由檢一針見血分析。
    “張名振,你的責任很重。你下去之後,緩解湖廣的階級矛盾。”
    “對於那些不願意交工商稅的商賈,你要毫不留情。直接帶兵抓起來,關押進入按察使司的大牢裏。”
    “找幾個為富不仁的奸商,殺雞儆猴。”
    張名振恍然大悟:“臣!明白了。像商賈收取工商稅,來填補田稅。讓種地的農民,能夠填飽肚子。”
    “王承恩。你替朕寫一道聖旨,敕封張名振為新任湖廣布政使。”
    “原湖廣布政使鄭忠泰,提拔到朝廷,作為大理寺少卿。”朱由檢轉過頭,看向王承恩這位吊友。
    “遵旨,皇爺。老奴這就寫一道聖旨,發給內閣。”
    .....
    半個時辰後,聖旨發到了內閣。
    [奉天承運皇帝,敕曰:原湖廣布政使鄭忠泰,年事已高。進入朝廷做大理寺少卿。敕封張名振,新任湖廣布政使。主管一省民政、財政、戶籍、賦稅。欽此。]
    秦良玉作為內閣次輔,看了一遍。沒有過問,而是留檔內閣,發給通政司。
    就這樣,張名振得到了聖旨,朝廷的正式敕封。
    收拾好行李,帶著妻子老母。浩浩蕩蕩離開北京城,前往湖廣襄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