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秦良玉舉薦,民族英雄閻應元。

字數:6768   加入書籤

A+A-


    英國公張維賢畢竟是大明,頂級勳貴。
    曆經三個朝代,明神宗朱翊鈞.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
    也就是萬曆皇帝,泰昌皇帝.天啟皇帝。
    張維賢親自扶持朱由檢,登上了皇位。還親身經曆了明末三大案。
    他算是活躍在大明朝廷之上,一個不倒翁。
    朱由檢身穿絲綢龍袍,放下左腳。正襟危坐道:“成祖永樂皇帝,曾經說過我朝國勢之尊,超邁前古,其馭北虜西番南島西洋諸夷,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歲薄幣,亦無兄弟敵國之禮。”
    這就是大明的國策——不和親,不納貢,不稱臣,不割地,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對了,朕差點忘了。袁閣老從遼東,發來一份密折。”
    “長城關隘的喜峰口,隻有區區的老弱殘兵四百六十餘人。”朱由檢回過神來,坐在龍椅上視線環顧下麵的公卿大臣。
    “遼東兵力不足,袁閣老希望朝廷能夠派兵,前往喜峰口換防駐守。”
    “袞袞諸公,諸位愛卿。你們有沒有舉薦?或者誰願意自告奮勇,帶兵去喜峰口?”
    朱由檢話音剛落,下麵的公卿大臣麵麵相覷,開始議論紛紛。
    “萬歲爺,老奴舉薦一人。南直隸應天府江寧縣人,叫做張名振,字侯服。”
    “年輕時候遊曆京師,剛直豪爽,頗有謀略。”說話的人,不是文官,也不是武將。居然是曹化涥!
    朱由檢十分的詫異,看著曹化涥:“大伴。這個張名振,現在何處?”
    曹化涥身穿大紅色鬥牛服,右手拿著一個浮塵,雙膝轟然跪地:“啟稟萬歲爺,張名振現在就在老奴的府上,好吃好喝招待著。”
    “老奴覺得,張名振是一個人才。想要舉薦給萬歲爺,為萬歲爺您分憂。”
    “有心了,大伴。待會退朝之後,你帶著張名振來見朕。”朱由檢微微點頭,好言安撫道。
    等等,這個名字有些熟悉。
    宋有嶽鵬舉刺字抗金,明有張名振刺字抗清。張名振原台州石浦遊擊,清兵南下後起兵抗清,曾聯合鄭成功三上長江,於金山遙祭明孝陵。
    朱由檢想不到,還有這麽一個意外收獲。
    不管這個人帶兵打仗,有沒有真才實學?最起碼,大義不虧。
    張名振,能在原主上吊自殺。大明半壁江山被建奴奪走,沒有苟且偷生,投降了滿清。而是選擇起兵抗清。
    彰顯出強烈的民族氣節。
    這個時候,秦良玉身穿一品大學生官袍,頭戴烏紗帽向前一步,舉起手裏的芴扳:“陛下。老臣舉薦一人。”
    “此人是北直隸通州人,現在在白杆兵軍中,擔任遊擊將軍。”
    “由此人率領,三千白杆兵。足以前往喜峰口換防駐守。”
    朱由檢頓時心生好奇:“秦閣老,不知道是何人?讓你對他讚不絕口。”
    秦良玉表情嚴肅,鄭重的神情:“閻應元,字皕亨。這個閻應元,是在崇禎元年七月十五,主動加入白杆兵。”
    “臣,親自去考察。發現此人頗懂兵法,武藝不錯,父母雙親死於蒙古韃靼之手。”
    “臣,覺得閻應元是一個可塑之才。便提拔他為白杆兵,遊擊將軍領兵1000人。”
    朱由檢坐在龍椅上,聽到這個名字。頓時肅然起敬。
    閻應元任江陰典史期間,率十萬義民,麵對二十四萬清軍鐵騎,兩百餘門重炮,困守孤城八十一天,使清軍連折三王十八將,死七萬五千人,史稱江陰八十一日。
    城破之日,十萬義民沒有一個人投降,幸存者僅老幼五十三口。
    閻應元被俘後堅決不向建奴貝勒下跪,被刺穿脛骨,鮮血流淌而出,最終英勇就義。
    後世稱他民族英雄!
    朱由檢覺得,閻應元實至名歸。擔當得起民族英雄的美譽。
    他在前世,曾經去過江陰旅遊。了解到民族英雄的事跡,還特意去了閻應元的雕像麵前,插上了一炷香。
    朱由檢眼眶微微泛紅,深呼吸:“好!秦愛卿,朕相信你的人品,相信你的眼光。”
    “司禮監傳旨!”朱由檢將目光對準魏忠賢。
    “奉天承運皇帝,敕曰:閻應元公忠體國.武藝不俗,實乃良將也。敕封閻應元兵部職方司員外郎從五品),率領羽林左衛5600人,羽林右衛5600人。前往喜峰口換防駐守。”
    朱由檢這番話,語不驚人死不休。
    李邦華錯愕的表情,回過神來連忙開口:“陛下。羽林左衛和羽林右衛,都是宗室子弟。剛剛訓練一個多月。”
    秦良玉回過神來,昂首挺胸。舉起手裏的芴扳:“陛下。讓一群宗室子弟,去守衛長城喜峰口...”
    “李愛卿,秦閣老。正是因為,他們是宗室子弟,他們是太祖高皇帝的子孫。”
    “他們不可能,像建奴女真投降!”朱由檢語不驚人死不休。
    “退一萬步來說,就算他們真的投降。皇太極和代善,也不可能接受一群大明藩王宗室的投降。”
    “愛新覺羅·皇太極,知道他們的身份。會毫不猶豫把他們全部殺了!”
    朱由檢一針見血的分析:“說白了,愛新覺羅·皇太極,他是努爾哈赤的兒子。皇太極對於大明宗室的痛恨,絕對是食肉寢皮。”
    秦良玉聽到這番話,嘴角不由得抽搐。
    小皇帝的話,雖然糙。但是,把人性琢磨的十分透徹。
    “好了,退朝吧。秦閣老,你帶著閻應元來乾清宮。”朱由檢緩緩站起身,說完之後手裏拿著龍泉寶劍,離開了奉天殿。
    “是,陛下。”
    ......
    乾清宮,西暖閣。
    朱由檢剛剛坐下,就看到秦良玉帶著一位身高七尺五寸,身形壯碩的男人,在魏忠賢的帶領下走進乾清宮。
    魏忠賢老臉笑吟吟,揮舞著手裏浮塵:“皇爺。秦閣老到了。”
    “廠臣。給秦閣老,幫一張凳子。”朱由檢拿起龍泉劍,指向魏忠賢。
    “是,皇爺。”
    魏忠賢老老實實,親自去搬了一張圓凳,放在秦良玉的身後。
    秦良玉笑臉相迎:“魏公公,辛苦了。”
    “咱家是皇爺的人,特皇爺做事。談何辛苦呢”魏忠賢彎腰鞠躬,態度謙卑。一副謙遜的模樣。
    “陛下。這位就是臣,舉薦的閻應元,表字皕亨。”
    秦良玉連忙開口,伸手介紹道。
    “臣!兵部職方司員外郎閻應元,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閻應元回過神來,鄭重其事的雙膝跪地,伏地叩首。
    朱由檢坐在龍椅上,左手微微抬起虛扶:“閻愛卿,平身。”
    “臣,謝陛下。”閻應元緩緩站起身,雙手抱拳。中氣十足道。
    “閻愛卿,想必你也知道。秦閣老,親自舉薦你。說你頗懂兵法,武藝不錯。是一個好苗子。”
    朱由檢身體前傾,表情變得無比嚴肅。
    “這次朕,讓你獨自領兵。前往長城關隘,喜峰口換防。你有沒有信心?”朱由檢緩緩開口,鄭重其事的問。
    閻應元表情嚴肅,雙手抱拳:“回稟陛下!臣在軍中,威望資曆不足。臣希望陛下能夠賜予一把尚方劍,賜予臣先斬後奏之權。”
    朱由檢不由得笑了,笑的很滿意。拿起手裏的龍泉寶劍:“廠臣!傳朕口諭,賜兵部職方司員外郎閻應元,尚方劍一把,允許閻應元先斬後奏,斬殺逃兵。”
    “朕不會追究,閻應元的任何責任。”
    魏忠賢回過神來,雙膝跪倒在地,伏地叩首:“老奴,遵旨!”
    閻應元鬆了口氣,恭恭敬敬走上去。伸手接過龍泉劍。
    噗通!一聲。
    閻應元雙膝轟然跪地,雙手捧著龍泉劍。神情肅穆:“陛下!臣願意立下軍令狀,除非臣戰死喜峰口,否決絕不後退一步。”
    “羽林左衛和羽林右衛,會誓死守住喜峰口。戰到最後一兵一卒。”
    “很好,閻應元。這些宗室子弟,就是欠收拾。你要狠狠的操練他們。”朱由檢忍不住,拍手鼓掌。
    “戶部和兵部,會每個月運送糧餉和弓箭,送到喜峰口。”
    朱由檢很明顯,一箭雙雕。
    如果到時候,皇太極真的帶兵南下,進攻喜峰口。
    這一萬多宗室子弟,肯定不敢投降。
    投降肯定死,不投降還有可能活下來。
    .....
    話分兩頭,草原之上。一群八旗軍,身穿重甲。包圍著一片蒙古包。
    西拉木倫河會盟。
    皇太極帶著多爾袞和多鐸,率領6000八旗軍鐵騎。來到西拉木倫河,進行會盟。
    哈喇慎部首領蘇布地、土默特部首領鄂木布楚琥爾.阿魯科爾沁部首領安吉拉基,率領各自部落的精壯男子,參加會盟。
    “嗚~!!”悠揚的號角聲,響徹天際,傳遍十裏八方。
    哈喇慎部首領蘇布地,作為會盟的組織者。站在高台之上,殺了一頭羊作為祭品。
    “長生天在上!蒙古大汗林丹汗,殘暴不仁。強勢壓迫我們哈喇慎部。”
    “今日我們在西拉木倫河,和大金大汗愛新覺羅·皇太極結盟!”
    “哈喇慎部,承認大金的宗主國地位。”
    “我蘇不地,立下血誓。哈喇慎部,正式脫離明國。”蘇不地身穿甲胄,站在高台拿起匕首。劃破自己的右手食指,將鮮血滴入酒杯之中。
    然後,說完之後。一口氣喝下血酒。
    阿魯科爾沁是蒙古科爾沁部的重要分支,其名稱阿魯,在蒙古語中意思是北,就是北科爾沁部。
    皇太極身穿白色重甲,頭戴頭盔。緩緩走上高台,聲音洪亮而高亢:“今天,我們和蒙古哈喇慎.土默特.阿魯科爾沁部正式結為軍事同盟!”
    “我愛新覺羅·皇太極,授予哈喇慎部落首領蘇不地,紮薩克世襲爵位!”
    “隻要我大金還在一天,紮薩克的爵位就能永遠世襲,傳承下去。”皇太極拿起祭祀台上的酒杯,也用匕首劃破右手食指,滴了一滴鮮血。
    這場會盟標誌著漠南蒙古正式脫離林丹汗控製,成為建奴後金的盟友。
    哈喇慎部首領蘇布地、土默特部首領鄂木布楚琥爾.阿魯科爾沁部首領安吉拉基,三人齊刷刷跪下,朝著皇太極磕頭。
    “我等,叩見大汗!”
    皇太極十分的開心,不由得開懷大笑。親自走上去,攙扶著三位部落首領:“快快請起,紮薩克。”
    “在經濟上,我們大金會全力扶持。和你們哈喇慎.土默特部.阿倫科爾沁,交易戰馬.牛羊。”
    “大金,不會虧待你們。”
    很可惜,這場西拉木倫河會盟是發生在草原上。
    大明的錦衣衛,根本得不到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