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隻有王玄瓊一個人受傷的世界達成了

字數:4156   加入書籤

A+A-


    “輔公祏這個廢物,杜伏威不在,他竟然連他的兩個義子都搞不定,這樣的人怎麽成得了大事!”
    當得知輔公祏已經兵敗曆陽,如今正在跑來江都投奔自己的路上,王世充當場就破了大防,破口大罵輔公祏無能。
    也難怪他如此暴怒,本來在他的計劃中,他們南邊三路兵馬北上中原,李淵出兵河東牽製一部分隋軍主力,必能讓秦昇腹背受敵,顧此失彼,最終難逃一敗。
    可是現在呢?
    先是李淵拒絕出兵河東,如今輔公祏又奪權失敗,不僅被趕出了曆陽,身邊隻剩下兩萬不到的兵馬。
    換而言之,如今他們三家能夠發動的兵馬,隻剩下不到十五萬人了。
    雖然如今秦昇麾下的兵馬不足十萬,但這些人大都是在一場場血戰中廝殺出來的精兵,先後擊敗過瓦崗軍、魏刀兒、羅藝、高開道、高句麗人、突厥人和唐軍,絕非他們三家這群烏合之眾所能比擬得了的。
    如此一來,他們三家反隋的勝算就更是渺茫了。
    或許正是因為想到了這一點,次子王玄恕遲疑了片刻,還是忍不住低聲勸道:
    “父親,如今形勢對我們甚是不利,依孩兒之見,起兵反隋之事不如從長計議吧?”
    “怎麽?你怕了?”
    聽到王玄恕勸自己暫時不要起兵反隋,王世充不由冷冷瞥了次子一眼,語氣更是冰冷。
    王玄恕被父親的目光看得心裏有些發毛,嚇得慌忙低下頭不敢與王世充對視,但嘴上還是不住為自己辯解道:
    “孩兒不是這個意思,隻是如今李淵不願出兵河東,輔公祏那邊又在曆陽吃了大虧,看起來似乎是時機未到,若是倉促起事,隻怕難有勝算。
    如今秦昇為了謀朝篡位,不惜扶持女子稱帝,天下必然有不少人因此對他心懷不滿,父親現在不反,遲早也會有人站出來起兵反他的。
    因此,父親與其做這個出頭鳥,何不再隱忍一段時間,待有人起兵反隋,跟秦昇鬥個你死我活,兩敗俱傷之後,父親再趁勢起兵,坐收漁翁之利呢!”
    聽完王玄恕的侃侃而談,王世充未置可否,反而看向屋內的一眾兄弟子侄,沉聲問道:
    “你們怎麽看?”
    經過李淵和輔公祏之事,這些王氏族人對於起兵反隋已經沒了多少信心,更怕一旦失敗他們整個楊氏一族會被秦昇連根拔起,因此此時麵對王世充的詢問,一個個都連連點頭稱是,認為起兵反隋之事應該從長計議。
    麵對一眾兄弟子侄全都打了退堂鼓,王世充忍不住冷笑一聲,沉著臉道:
    “最近幾個月,我們又是派人去聯絡沈法興等人,又是不斷招兵買馬調集糧草,你以為秦昇會毫無察覺嗎?
    如今輔公祏在曆陽搞出了這麽大的動靜,消息很快會傳到秦昇那裏,他焉能不有所準備?
    即使我們現在就此偃旗息鼓,放棄起兵反隋,你以為秦昇就能裝做什麽都不知道,就此揭過此事?”
    一連三個問題問得一眾王氏族人不敢抬頭,此時才意識到他們放棄起兵反隋的想法有多天真和幼稚。
    王世充見一眾族人聽進了自己的話,麵色頓時緩和了不少,而後繼續說道:
    “正所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從我們王家決定起兵反隋那天起,我們就已經沒有了退路,不論出現什麽變故,都唯有放手一搏!”
    “叔父說得不錯!不論出現變故,我們王家都唯有放手一搏!”
    王世充話音未落,侄子王君度就跟著振臂高呼,想以此來提振族人們的士氣和信心。
    “對,放手一搏!”
    其他族人也自知沒了退路,隻能一個個跟著振臂高呼,看起來倒有幾分群情激奮的模樣。
    眼見統一了自己族人的認知,王世充便擺擺手示意眾人安靜下來,隨後繼續沉聲說道:
    “隻是起兵反隋之事事關重大,光憑我們和沈法興的兵馬加上輔公祏那些殘兵敗將,很難是秦昇那些精兵強將的對手。
    因此,若是想擊敗秦昇,必須盡可能拉攏更多的盟友,所以我打算派人去聯絡蕭銑和朱粲,讓他們一起參與起兵反隋,隻要多一路兵馬,我們便能多出一分勝算。”
    “可父親之前不是說蕭銑忙於內鬥,根本不可能騰得出精力和兵力去對付秦昇嗎?”
    王玄恕聽到父親要派人去聯絡蕭銑,忍不住有些奇怪問道。
    王世充對此隻是淡淡一笑:
    “此一時彼一時也,若是之前蕭銑確實有可能置身事外,妄圖獨善其身,甚至有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想法。
    可現在輔公祏在曆陽這麽一搞,杜伏威一旦知道此事與我有關,極有可能會一怒之下徹底倒向秦昇。
    一旦杜伏威完全歸順朝廷,便意味著秦昇的勢力深入了江淮,荊襄東麵的門戶大開,蕭銑如何還能睡得安穩。
    現在我派人去聯絡他,曉以唇亡齒寒的利害,不怕蕭銑不心動。”
    說到這裏,王世充看了王玄恕一眼,語氣有些意味深長道:
    “我聽完蕭銑有一女名喚蕭月仙,出落得花容月貌,國色天香,因此我打算讓你親自去一趟襄陽,當麵向蕭銑提親,迎娶蕭月仙。
    若是蕭銑有心跟我們聯手,自然會同意這門親事,有這層關係在,不怕他不派兵北上。”
    “多謝父親,孩兒必當不辱使命。”
    王玄恕聞言自然是一陣大喜。
    畢竟此行若是真能提親成功,不僅他能抱得美人歸,世子之位的歸屬也將再無懸念。
    聽到有機會能拉蕭銑入局,不少王氏族人的麵色也跟著振奮了不少,隻有王玄瓊的麵色有些難看。
    他之前之所以不想去林邑,除了嫌棄林邑是酷熱難耐、瘴氣叢生的蠻荒之地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知道自己一旦去了林邑,便徹底與世子之位無緣了。
    可如今看來,即使自己留在了江都,好像世子之位也落不到自己頭上。
    早知道如此,自己當初還不如答應去林邑呢?
    但他知道此時後悔也無濟於事了。
    自從他婉拒了父親之後,父親便再沒提過此事,堂兄王仁則沒過多久卻突然不知所蹤,王玄瓊不用猜都明白他是代替自己去了林邑。
    雖說此時屋內一眾王氏族人心思各異,但誰都默契沒有提朱粲。
    因為天下人都知道朱粲此人是食人魔王,誰都不願意與此人為伍,以免跟著他遺臭萬年。
    因此,雖說朱粲此人擁兵十幾萬,可王世充當初並沒有派人去聯絡他一起起兵反隋的想法。
    原因並不是王世充多有良知,而是他一旦正式起兵反叛朝廷之後,需要暗中聯絡朝中一些大臣做內應,可若是他跟朱粲這種食人魔王攪和到了一起,這些大臣未免惹來一身騷,誰還願意做他的內應呀?
    但是現在,情況已經對他們已經很不利了,朱粲手中的十幾萬兵馬反而成了抗衡秦昇的關鍵。
    相比之下,朝中有沒有大臣願意給他們做內應,反而沒有那麽重要了。
    大不了將來擊敗秦昇之後,再隨便找個殘害百姓的罪名殺了朱粲,以此來安撫人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