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杜伏威徹底歸心

字數:4411   加入書籤

A+A-


    正如王世充預料的那般,當杜伏威聽說了輔公祏在曆陽城的所作所為,當場氣得暴跳如雷,隨後便坐上馬車去了齊王府。
    因為杜伏威心中清楚,若是輔公祏得了手,在曆陽城正式起兵反隋,身在東都洛陽的自己可就百口莫辯了,很難讓人相信輔公祏起兵反隋之事與他杜伏威無關。
    畢竟在世人眼中,輔公祏可是他杜伏威的結拜兄弟,沒有他的授意,輔公祏怎麽可能會貿然起兵反隋。
    現在雖說輔公祏起兵反隋之事被自己的兩個義子王雄誕和闞棱聯手化解,可杜伏威卻越發迫切要急著去見秦昇。
    原因很簡單,早就登基大典之前他第一次去登門拜見秦昇,秦昇就暗示和提醒過他,要他小心一下輔公祏這個義兄。
    當時他還對秦昇的話有些不以為然。
    因為在他看來,自己和輔公祏雖說這些年因為一些事有了分歧和矛盾,但不管怎麽說兩人都是相識相知多年的結拜兄弟,他相信輔公祏不會背叛自己,更不會要置自己這個義弟於死地。
    可最終事實卻是狠狠打了他的臉。
    尤其是杜伏威從王雄誕派來的使者口中得知若不是秦昇的人事先跑來通風報信,阻止王雄誕和闞棱一起去見輔公祏,隻怕他們二人早就命喪輔公祏的府邸,最終再無人可以阻止輔公祏完全控製整個江淮義軍。
    可以說,如果不是秦昇,恐怕輔公祏早就得手了,到時候不僅整個江淮義軍都落到他手中,杜伏威自己在東都也是命懸一線。
    正因為如此,杜伏威才要親自登門當麵感謝秦昇,同時他也想順便問問,秦昇又是怎麽知道輔公祏會趁自己不在背叛自己的。
    對於杜伏威的再次到來,秦昇依舊是給足了他麵子,親自出大門迎接他,親自將他領到府上的貴客房。
    隻是兩人剛進入貴客房,杜伏威便對著秦昇抱拳鄭重一拜:
    “若不是齊王,隻怕江淮義軍早就被輔公祏帶上了絕路,因此我杜伏威代江淮義軍十幾萬兄弟,多謝齊王的救命之恩。”
    秦昇上前扶起杜伏威,淡淡一笑道:
    “杜總管言重了,既然杜總管歸順了朝廷,不論是出自真心還是受形勢所迫,便都是大隋的臣子,江淮義軍也算是朝廷的兵馬。
    如今輔公祏狼子野心,趁杜總管不在曆陽,不僅妄圖謀奪兵權,還要帶著江淮義軍起兵反隋,我怎麽可能坐視不理。”
    聽了秦昇的話,杜伏威麵色不禁麵色有些發燙。
    因為正如秦昇所說,他當初之所以歸順朝廷,確實是受形勢所迫,並非是真心想投隋。
    可沒想到就算是這樣,秦昇還是將他視為大隋的臣子,將江淮義軍當做大隋的兵馬。
    如此心胸,當真是讓他又是感慨不已又是自慚形穢。
    為了掩飾自己的尷尬,他當即問出了心中的困惑:
    “隻是我還有一事不明,當初我登門拜見齊王之時,齊王便跟我說過,用不了多久就能知道的輔公祏心中到底有沒有我這個結拜兄弟了。
    據我所知,齊王與輔公祏之前並不相識,如何知道輔公祏不久之後必會背叛我呢?”
    秦昇似乎早就想到杜伏威會有如此一問,當即笑著解釋道:
    “我雖然之前確實沒跟輔公祏打過交道,但我卻聽人說他這個人一向自比吳廣,那杜總管便是他心目中的陳勝了。
    可有一天,他發現杜總管不同於陳勝,並沒有任何稱王稱霸之心,心態自然而然就發生了變化。
    恐怕如今的他,已經不再覺得自己是什麽吳廣,而是想做另一個漢高帝劉邦了。”
    “原來如此!”
    聽了秦昇的解釋,杜伏威這才恍然大悟,心中對秦昇越發佩服。
    想不到光從輔公祏昔日喜歡自比吳廣,便可以推斷出輔公祏將來必反,如此深謀遠慮,自己可謂是遠遠不及。
    還好自己如今算是他的盟友而不是他的敵人,否則麵對這麽一個強敵,自己根本沒有任何勝算。
    如果秦昇知道杜伏威此刻心中的想法,隻怕會忍不住笑出豬叫聲。
    畢竟他哪有什麽未卜先知的本事,不過是仗著自己熟悉隋唐史,知道曆史上的輔公祏是個什麽樣的人,又知道他曾經做過什麽事,自然不難推測他之後的所作所為。
    而杜伏威這邊,經曆過義兄輔公祏的背叛,似乎一下子有些大徹大悟了。
    本來麵對之前秦昇給他和江淮義軍開出的條件,他多少還有些猶豫不決。
    一來是因為他還不能完全信任秦昇,不敢完全將自己的生死寄托在秦昇不會過河拆橋上。
    二來也是不舍得放棄手中的兵權,總覺得自己可以爭取到更好的條件。
    但現在經過曆陽之變,他知道自己和江淮義軍不能再繼續拖下去了。
    這種表麵臣服暗地割據的局麵,是根本維持不了多久的。
    如今擺在他麵前的實際上隻有兩條路,一是跟大隋決裂,重新走向反隋之路,二是真正歸順大隋,真正成為大隋的臣子。
    經過曆陽之變,杜伏威已經很清楚自己該怎麽選了:
    “齊王,你上次提出的對江淮義軍的處置條件,我經過幾日慎重的考慮,決定接受朝廷的條件,江淮義軍從此真正歸降大隋。”
    說這話的時候,杜伏威雖然麵上平靜,但手心卻滿是汗水。
    因為此一時彼一時也,因為江淮義軍在曆陽城的自相殘殺,以及輔公祏帶著親信出走,如今他掌控的江淮義軍也隻剩下了不到五萬人,實力可謂是大不如前。
    在實力大減的情況,誰也不知道之前的條件還做不做事。
    好在秦昇聽完他的話頓時一陣哈哈大笑:
    “不得不說,杜總管,不,應該叫杜都督,你做了一個明智的選擇。”
    聽到秦昇稱呼自己為杜都督,杜伏威不由暗暗鬆了一口氣。
    隨後,他又想到了什麽,忍不住試探著問道:
    “隻是不知朝廷打算任命何人為淮南道行台?”
    秦昇聞言不由微微一笑,語氣有些意味深長道:
    “目前朝廷還沒有決定行台的人選,不知杜都督有沒有什麽合適的人選推薦?”
    “啊……我來推薦?”
    杜伏威聞言不由有些錯愕。
    因為他記得秦昇之前說過,行台和都督一個管民政一個管軍政,二者互不統屬,相互製衡,避免一方獨大,因此哪有讓都督推薦行台的道理,不怕他們之後勾結到一起。
    但看著秦昇不似說笑的神情,杜伏威很快就反應了過來。
    齊王分明是擔心他這個降將跟朝廷安排的行台相處不好,才破例允許他推薦行台人選。
    這一刻,杜伏威確實有被秦昇的體貼和信任感動到。
    隨後經過一番思索之後,杜伏威終於說出了一個名字:
    “不知齊王覺得祖君彥祖先生如何?”
    “好,我會向朝廷舉薦祖君彥為淮南道行台。”
    在正常情況下,以祖君彥的資曆,以及他曾經先後侍奉過李密和李淵的黑曆史,是根本不可能出任淮南道行台這種封疆大吏的。
    但秦昇卻願意破這個例,就當是作為杜伏威真正歸順朝廷的獎賞。
    因為他要給天下人樹立一個榜樣。
    隻要是真心歸順他的人,哪怕曾經是割據一方的梟雄,他都絕不會虧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