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意料之外的答案

字數:3535   加入書籤

A+A-


    就在江淮即將陷於戰火之時,河北卻依舊是一派生機勃勃、萬物競發的和平光景。
    百姓們一個個頭頂烈日在田間地頭辛勤耕種,任由豆大的汗珠一滴滴滴落在腳下的土地上。
    此時,竇建德正在謀士宋正本的陪同下,沿著官道一路巡視兩側的農田。
    為了不驚擾到沿途的百姓,他甚至沒有讓一名親兵隨行保護,絲毫不擔憂路上會不會有人對自己不利。
    因為他們二人的衣著太過簡單樸素,竟無一人認出眼前這個其貌不揚的中年男人就是名震河北的竇建德。
    正如竇建德自己所說,他在起兵之前隻是漳南一老農,因此他比任何人都要關心治下百姓的農耕問題。
    畢竟若是農耕出了問題,不僅百姓們要餓肚子,下麵的將士也會因為糧草短缺而失去戰鬥力,自己最終將難逃敗亡的下場。
    因此,即使要處理的公務再繁重,他也會時不時抽出半天時間,去城外的農田巡視一番,甚至偶爾還會蹲坐在田埂上,沒有一點架子去跟那些一身黃泥的農夫攀談,跟他們聊一下今年的耕種和收成。
    隻是今日不知為何,他走著走著,麵色突然漸漸變得有些凝重。
    謀士宋正本看在眼裏,忍不住低聲問道:
    “怎麽了,主公,有什麽不對勁兒嗎?”
    竇建德停下腳步,目光從那些耕種農人的麵上一個個掠過,隨後皺著眉頭道:
    “為何這些耕種的農夫大多是上了年紀的百姓,根本看不到幾個青壯呢?”
    竇建德這麽問是有原因的,雖說他也是靠造反起家,可跟其他反王不同的是,他關心百姓疾苦,很是愛惜民力。
    其他反王一個個都恨不得在自己的地盤上掃地為兵,將治下的青壯全部拉去充軍,隻留下老弱婦孺在田間耕種。
    但在竇建德這裏,卻堅持一丁不征兵的規矩。
    隻要是家中獨子,哪怕是主動來投軍,竇建德也不準許他在自己麾下為兵。
    按道理來說,隻要有這條規矩在,每個村子應該都有不少青壯才對,怎麽現在一路巡視了這麽久,卻根本看不到幾個青壯呢?
    宋正本似乎是猜到了什麽,但他並沒有立即解釋,反而指著不遠處幾個圍坐在田埂上吃飯的老農,笑了笑道:
    “主公不妨去跟他們聊聊,說不定能從他們口中打聽出其中的緣由。”
    竇建德聽完也覺得有幾分道理,便帶著宋正本下了官道,走向那些老農。
    雖說他身上的衣服簡單樸素,可舉手投足間不經意流露出來的氣場,還是讓這些老農意識到眼前這個中年男人身份不簡單,一個個放下了手中的飯碗,站起身目光有些不安看著一步步走過來的竇建德。
    竇建德看出這些老農的緊張和拘謹,當即笑了笑著:
    “各位老鄉不要緊張,我隻是附近縣衙的一個小胥吏,奉縣令大人之命來查看和打聽一下今年莊稼的長勢好不好,收成如何,並沒有其他意思。”
    聽到竇建德隻是來查看和打聽莊稼長勢的胥吏,又見竇建德說話語氣和善,內心的緊張總算是消散了不少,但一個個還是很拘謹杵在那裏。
    竇建德笑著招呼其他人坐下,而後並不著急問他們青壯之事,反而跟他們閑聊話起了家常。
    起初這些農夫還是有些拘謹,可見竇建德沒有一點架子,言談間也不像是有什麽惡意,這些農夫也就一個個放下了戒心,跟竇建德熱烈攀談起來,聊得都是家長裏短。
    眼看這些農人一個個對自己放下了戒心,竇建德便話鋒一轉,故作不經意問道:
    “對了,老鄉,我怎麽在這裏看了大半天,發現耕種的大多是你們這些四五十的人,幾乎沒看到幾個年輕人呢?”
    這些農人聞言頓時相互對視了一眼,隨後其中一人忍不住長歎一口氣道:
    “唉,那些年輕人能離開的都離開了,可不就是隻剩下我們這些老家夥嗎?”
    “離開了?他們去了哪裏?”
    竇建德顯然沒想到會是這麽一個答案,當即就有些愣住了。
    雖說如今正值亂世,很多百姓因為活不下去不得不背井離鄉,遠走他鄉。
    可他竇建德自認從未苛待過治下的百姓,因此實在想不明白自己治下的青壯為何都要選擇背井離鄉。
    這名農人又歎了一口氣道:
    “還能去哪裏?去河北其他郡縣分田地去了唄。”
    聽到“分田地”三個字,竇建德頓時想明白了這些百姓的去處。
    當初秦昇在河北大力推行均田之時,就有謀士擔心過他們的百姓很有可能會被秦昇吸引過去,最終不僅再無百姓耕種田地,也再無兵員可供征募。
    可竇建德對此卻有些不以為然。
    因為在他看來,秦昇的均田雖然可以在短時間內吸引來一些百姓,但卻難以為繼。
    畢竟雖說秦昇從關隴貴族手中抄沒到了大量的田地,可這些田地再多,也總有分完的一天。
    一旦分完了手頭的田地,哪裏再去搞來田地去分給後麵投奔過來的百姓,總不能又故技重施轉而去抄沒河北世家的田地吧,那不是把河北世家徹底推向自己和唐朝那邊嗎?
    想到此處,他當即有些奇怪問道:
    “那邊已經一連分了幾年的田地,難道直到現在還沒分完嗎?”
    那名農人聞言有些奇怪看著竇建德:
    “大人,難道你不知道嗎?那邊已經張貼出了新布告, 說百姓們如果願意去河東安家落戶的話,除了之前說好的八十畝田地之外,還能再多分十畝永業田。
    如此優厚的條件,別說是那些青壯了,就連我們這些老家夥都忍不住心動了,要不是腿腳不利落了實在是走不動道,我們早就也離開這裏了,去河東分田地去了。”
    “對呀對呀,要是我在年輕十歲,我肯定就去了。”
    其他農人聽到此處,也紛紛跟著出言附和他的話。
    竇建德卻再一次陷入了沉默,目光變得越發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