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秦昇:曆史的悲劇不會重演
字數:4022 加入書籤
雖然鳳延二年的新年已經過去了大半年,但東都洛陽卻還是如同過年一般熱鬧和歡喜,幾乎每個人的臉上都掛著笑容,看上去都是喜氣洋洋的。
因為在最近這一個月的時間裏,大隋的南北都是捷報頻傳。
在北方,左千牛衛大將軍、衛國公李靖聯合鐵勒人大敗東突厥十幾萬大軍,再一次攻破了重建不到兩年的東突厥王庭,逼得東突厥最後一任可汗毗伽可汗阿史那什缽苾在絕望中自盡,東突厥自此滅亡,從此大隋北疆將再無戰事。
而在南方,左翊衛大將軍來護兒之子來整率三萬精兵連戰連捷,僅用了半年時間就先後平定了林士弘和張善安,江南之地從此回歸大隋的版圖。
南北皆取得大捷,也難怪東都百姓一個個都笑逐顏開。
畢竟自從大業七年王薄在長白山起兵作亂之後,天下便紛亂至今,如今總算看到了一絲希望的曙光,他們如何能不為之振奮。
隻要朝廷再揮兵向西,消滅了偽唐,天下便可再次重歸一統,徹底終結了亂世。
雖說天下百姓甚至朝中有不少百姓都在期盼朝廷可以盡快出兵關中,消滅李唐,重新一統天下,但秦昇卻知道這件事一時半會兒急不得。
畢竟爭霸天下不是玩slg遊戲,不是說隻要打下了某個地方,哪個地方就能自動成為自己的地盤,不斷爆人口和金幣。
如果不盡快恢複當地的生產和秩序,這些地方隻會成為朝廷沉重的負擔,不僅不能增強自身實力,還有可能會拖垮朝廷的財政。
而隋朝時候的江南跟宋元明清時的江南完全是兩個概念。
雖說從三國時候的東吳開始,江南就獲得了一定的開發,在南北朝時更是因為中原士族衣冠南渡而獲得大發展,但還是無法跟中原相提並論。
尤其是在隋滅陳之後,隋文帝楊堅為了阻止南陳死灰複燃,將大量的南方士族遷往了河西,使得江南的發展出現了倒退,反倒是不如南北朝時候的江南。
如今秦昇不僅僅想要恢複江南原先的秩序和生產,甚至還想搞一個江南大開發,提前讓江南成為朝廷的財賦重地。
想要開發江南,首當其衝自然就是要想辦法擴充江南的人口。
正如秦昇之前跟李靖說的那樣,他打算將漠北一半的人口遷往江南,將他們全部打散跟江南的漢人混居,用幾代人的時間將這些胡人徹底漢化成漢人,從此代代人為大隋的封建主義事業奮鬥終身。
隻不過他的這一想法之前在政事堂遭到了蕭瑀為首的另外幾位相國的質疑。
蕭瑀等人倒不是反對往江南遷移人口,而是質疑朝廷該不該將漠北的胡人遷往江南。
他們反對的理由主要有兩點。
一是將近百萬胡人從漠北遷往江南,要穿越整個中原,如此漫長的距離,一路上耗費的糧食和金錢根本無法想象。
雖說大隋富庶,完全承擔得起這幾十萬胡人一路上的花銷,可朝廷的錢糧再多也不是這麽糟踐的。
二是漠北和江南的氣候和生存環境可以說是截然相反。
漠北嚴寒,江南溫暖;
漠北幹旱,江南潮濕;
如此種種,不一而足。
因此,這些相國很擔心這些來自漠北嚴寒幹旱之地的胡人能否適應得了江南又熱又濕的環境。
一旦出現大規模的水土不服,到時候這將近百萬胡人別說在江南安居樂業了,能不能活下去都成問題。
因此,蕭瑀等幾位相國的提議是,與其勞民傷財將幾十萬胡人遷往江南,還不如從河北和河南遷移幾十萬百姓前往江南,再從漠北遷移幾十萬胡人來充實河北和河南的人口。
如此一來,不僅可以大大減輕朝廷的財政負擔,還能減少移民水土不服情況的發生。
可麵對蕭瑀等人看起來很是合理的提議,秦昇卻是考慮都不考慮便一口拒絕了。
因為他不想曆史上的教訓再一次在河北上演。
曆史上,唐朝前期之所以一直打壓河北,除了關中和關東的曆史宿怨之外,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唐朝前期河北越來越嚴重的胡化趨勢。
本來因為北魏時的六鎮之亂,河北就聚居有大量的六鎮雜胡之後。
到了唐朝之時,由於朝廷不斷出兵攻打北方的遊牧民族,並將這些被征服的部族遷往河北,導致河北的胡人越來越多,這些胡人與河北漢人的矛盾也越來越嚴重。
偏偏這些胡人以部族為單位,人多勢眾,很容易在與胡人的爭鬥中占據上風。
隨著時間的推移,胡人在河北的實力越來越強,逼得原先聚居在河北的漢人不是被迫離開河北,就是不得不主動胡化,轉而與胡人自居。
而河北的胡化讓唐朝的統治者對河北越發反感,對他們的打壓也越發嚴重,甚至出現了塞外的胡人入侵河北,大肆屠戮河北百姓,唐朝不僅不為他們做主,反而認定是河北百姓勾結胡人作亂的魔幻事件。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安史之亂後才得以改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為了平定安史之亂,朝廷將河北一分為三,分為魏博、成德和範陽(盧龍)三鎮,稱為“河朔三鎮”,分別交給三個安史舊將田承嗣、李寶臣和李懷仙來管理。
他們三人為了鞏固自己在河北的統治,開始優待河北的百姓,使得河北百姓的日子竟然比之前的盛世過得還好。
而且為了增加自己地盤上的錢糧賦稅,他們不僅不再讓漢人胡化,反而要胡人重新漢化,跟著漢人百姓一起學習如何耕種。
就這樣,河北南部的胡化在安史之亂後硬生生被終止了。
唯一遺憾的就是臨近邊疆的河北北部,也就是後世所說的燕雲十六州,因為長期遭受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百姓根本無法安心耕種,隻能學著遊牧民族不斷南下劫掠,導致他們的胡化越來越嚴重。
為了到了後晉時石敬瑭要割讓燕雲十六州給北方遼國,就是因為漢人的統治階層認為燕雲十六州已經是胡化的蠻夷之地,割讓給契丹人建立的遼國並沒有太大問題。
既然自己穿越了,就絕不能讓同樣的悲劇再次在河北再度重演。
因此,秦昇寧可勞民傷財,也要將這些胡人遷往江南,而不是遷往河北。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將這些胡人全部打散跟江南的漢人混居,絕不能讓他們再以部族為單位鳩占鵲巢。
眼看秦昇如此堅持,又得到了內史令裴世矩和納言蘇威兩位重臣的支持,蕭瑀等人也不好再說什麽,最終隻得同意秦昇的意見,將漠北的胡人遷往江南而不是遷往河北。
除了大量的人口之外,治理江南和漠北的人才也很重要。
可如今隨著大隋先後收複江南和征服漠北,新增了大量的官位,官員一下子出現了巨大的缺口,麵臨著無官可用的境地。
不過沒關係,在這件事上,秦昇會給李唐一點小小的震撼的。
喜歡隋唐李淵悔婚,我去做大隋駙馬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隋唐李淵悔婚,我去做大隋駙馬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