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天山血戰
字數:1883 加入書籤
在天山埡口的永凍層之下,地質學家老周正小心翼翼地在冰縫中埋設著特製的諧振器。他的動作輕柔而精準,仿佛這不是一項危險的任務,而是一場與大自然的對話。
當老周完成最後一個諧振器的埋設時,他深吸一口氣,然後靜靜地等待著。終於,遠處傳來了一陣低沉的轟鳴聲,那是日軍第 23 師團的裝甲車正在緩緩駛過三號冰橋。
老周毫不猶豫地按下了手中那根改裝過的古琴弦。刹那間,一股強大的次生波如同一股無形的力量,迅速在冰川中傳播開來。這股次聲波引發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就像推倒了第一塊多米諾骨牌一樣,整個千年冰川開始顫抖起來。
冰川的表麵開始出現裂縫,然後這些裂縫迅速蔓延,越來越大。最終,冰川像是被一隻巨大的手推動一般,轟然傾瀉而下。巨大的冰塊如同一股洶湧的洪流,奔騰而下,勢不可擋。
而這一切,都在老周的精心設計之中。他精確地計算了雪崩的路徑,使得這股強大的衝擊力能夠將敵軍逼入早已被掏空地基的死亡峽穀。而在黑土地方向的緩坡上,由於有玄武岩柱群的阻擋,雪崩的力量被大大削弱,那裏的人們得以安然無恙。
與此同時,遊擊隊在凍土帶上釋放了數萬隻喂食過熒光素的雪貂。這些夜行動物在黑暗中奔跑,它們的身體散發著微弱的熒光,如同夜空中的點點繁星。它們沿著日軍的補給線奔跑,用自己的排泄物在雪地上留下了一道道幽藍色的痕跡。
這些痕跡逐漸勾勒出了一幅完整的兵力部署圖。站在了望台上的王若蘭,透過望遠鏡,清晰地看到了月光下逐漸顯現的這幅幽藍色脈絡。她迅速將敵軍炮兵陣地的坐標通過狼煙傳遞出去。
為了確保信息的準確傳遞,王若蘭特意選用了白樺樹皮來製作煙柱。當這些煙柱燃燒時,會產生一種特殊的焦油味。而這種味道,正是發動總攻的嗅覺密碼。
張雲軒率領的機械連將報廢坦克改造成"寒冰堡壘"。注入特殊冷凝液的車體在40c環境下結成冰甲,日軍穿甲彈隻能在表麵鑿出晶瑩的冰花。當敵軍坦克群陷入恐慌時,隱蔽在冰殼裏的火焰噴射器突然發威,高溫蒸汽瞬間融化戰場積雪——日軍重裝備全都陷入突如其來的沼澤中,而輕型化的我軍坦克卻踩著特製雪橇板縱橫馳騁。
在廣袤的草原上,哈薩克族牧民們驅趕著一群經過特殊訓練的野馬,如同一股洶湧的洪流般衝向敵軍陣地。這些野馬的鬃毛中巧妙地編織著辣椒粉布袋,當它們奔騰而過時,機槍的掃射引發了布袋的爆裂,辛辣的煙霧瞬間彌漫開來,讓日軍士兵們陷入了窒息的困境。
然而,這還不是最致命的。馬群的背上還背負著錄音機,裏麵播放著用日軍家鄉民謠改編的思鄉曲。那悠揚而熟悉的旋律,在戰場上回蕩,讓敵軍士兵們不禁一愣神。就在這一刹那,埋伏在冰塔林裏的神槍手們同時扣動了扳機,密集的子彈如雨點般射向敵人。
鮮血在潔白的雪地上蔓延,形成了一幅令人觸目驚心的圖案。而這圖案,恰好是日本列島的地形輪廓,仿佛是對侵略者的一種嘲諷和警示。
敗退的日軍眼見大勢已去,竟然縱火焚燒了糧倉,妄圖斷絕哈薩克族牧民們的生路。然而,他們卻沒有料到,老農李大山早已有所準備。他麵帶微笑地掀開了地窖的蓋子,裏麵竟然是用凍土層保存的整整十萬斤黃金麥種!
李大山高高舉起被硝煙熏黑的陶罐,裏麵裝著從天山雪線采集的極地微生物。他自豪地說道:“這可是寶貝啊!有了它,燒焦的土地三年就能恢複肥力。”
遠處,傳來了一陣悠揚的手風琴聲,那是戰士們在演奏《鬆花江上》。他們用刺刀在冰川上刻下了一幅巨大的標語:“這裏每一寸黑土,都會長出刺穿侵略者野心的麥芒!”
喜歡龍嘯鳳舞請大家收藏:()龍嘯鳳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