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雙向奔赴
字數:5068 加入書籤
區委常委會會議室。暴雨過後的陽光格外清澈,透過寬大的落地窗灑進來,在深色的會議桌上投下明亮的光斑。會議已近尾聲,議題從緊張的災後重建、產業落地轉向了更為深沉的領域。
秦風的目光掃過在座的常委們。經曆了抗洪搶險的連軸轉、產業破局的攻堅、以及新生兒降臨帶來的喜悅與兵荒馬亂,每個人臉上都帶著難以掩飾的疲憊,眼下的烏青和眉宇間凝結的沉重清晰可見。尤其是信訪局長馬建國,這位在“破網清源”和“回頭看”行動中如同鐵麵判官般的老將,此刻坐在角落,背脊依舊挺直,但眼神深處卻沉澱著一種揮之不去的倦怠和一絲不易察覺的茫然。他鬢角的白發似乎又多了幾縷。
“同誌們,”秦風的聲音打破了短暫的沉寂,帶著一種洞悉人心的溫和力量,“這段時間,大家辛苦了。從反腐風暴到災後重建,再到產業攻堅,我們每一個人都像上了發條的陀螺,高速旋轉,幾乎沒有喘息的機會。壓力、焦慮、甚至委屈,都是實實在在的。”
他頓了頓,目光在馬建國身上停留片刻,隨即環視全場:
“但我們是人,不是機器。弦繃得太緊,會斷。心壓得太重,會病。尤其是在座的各位,身處矛盾最前沿、壓力最集中的位置,肩上擔著千鈞重擔,背後是幾十萬雙眼睛的期盼。長期高壓下,心理的疲憊和情緒的淤積,往往比身體的勞累更隱蔽,也更危險。”
會場一片安靜,隻有窗外隱約傳來的城市喧囂。不少常委下意識地挺了挺腰背,但眼神中那份被理解的觸動卻難以掩飾。
“所以,”秦風的聲音沉穩而堅定,“我提議,由區委組織部牽頭,聯合區衛健委、總工會、專業心理谘詢機構,共同設立‘雲峽區基層幹部心理護航計劃’!”
他拿起一份草案,清晰闡述:
“核心目標: 為長期奮戰在基層一線、承擔急難險重任務的幹部,提供常態化、專業化、個性化的心理支持和情緒疏導服務。”
“具體措施:”
“1. 建立‘心靈驛站’: 在區委黨校、各街道黨群服務中心設立固定心理谘詢室,配備專業心理谘詢師輪值,提供免費、保密的麵對麵谘詢。”
“2. 開通‘心晴熱線’: 設立24小時心理援助專線,由持證心理谘詢師接聽,隨時為有需要的幹部提供即時疏導。”
“3. 開展‘減壓賦能’活動: 定期組織團體心理輔導、壓力管理講座、正念冥想、戶外拓展等活動,幫助幹部學習科學減壓方法,提升心理韌性。”
“4. 建立重點人群關懷檔案: 對長期在信訪維穩、應急處突、重大項目建設等高壓崗位的幹部,進行重點關注和定期心理評估,及時幹預。”
“5. 營造‘容錯減壓’氛圍: 在全區倡導‘關注心理健康就是關注戰鬥力’的理念,鼓勵幹部正視壓力,主動尋求幫助,破除‘諱疾忌醫’的心理障礙。”
秦風的目光再次落在馬建國身上,帶著深切的關懷:“老馬,還有在座的各位,我們不僅要能扛事,更要學會給自己‘鬆綁’。這不是軟弱,而是為了更好地戰鬥。‘心理護航計劃’,就是組織給大家築起的一道‘心靈堤壩’。我希望,它能成為大家累了、倦了、心裏堵了的時候,一個可以安心停靠、汲取力量的港灣。”
馬建國抬起頭,迎上秦風的目光。這位素來以硬朗示人的老信訪,嘴唇微微動了動,似乎想說什麽,最終隻是用力地點了點頭,眼底深處那層堅冰般的疲憊,仿佛被投入了一顆小小的暖石,悄然融化了一絲。會場裏,一種無聲的理解和認同在流淌。這不再僅僅是工作部署,而是一份來自組織核心的、帶著溫度的關懷與托底。
午後,“金色年華”康養社區的多功能活動室裏,氣氛卻與區委常委會的莊重截然不同。這裏充滿了奶香、笑聲和一種熱鬧而溫馨的煙火氣。
“來來來,小寶貝看這裏!笑一個!”胡文彬半蹲在地上,脖子上掛著一個色彩鮮豔的嬰兒搖鈴,正手舞足蹈地逗弄著嬰兒車裏一個粉雕玉琢的小女嬰。他臉上帶著一種近乎“諂媚”的笑容,哪裏還有半點在宣傳戰線指揮若定、舌戰群儒的部長風範?活脫脫一個笨拙又努力的新手奶爸。
旁邊,他的妻子蘇晴懷裏抱著另一個幾乎一模一樣、隻是穿著不同顏色連體衣的男嬰,正溫柔地哄著。雙胞胎!這是胡文彬家剛滿三個月的一對龍鳳胎。
“胡部長,您這搖鈴晃得太快了,寶寶眼睛跟不上!”旁邊一位頭發花白、笑容慈祥的老阿姨笑著提醒,她是社區“銀齡互助團”的成員張姨。
“哦哦!慢點慢點!”胡文彬趕緊放慢動作,額角都急出了汗。
“小晴啊,寶寶是不是餓了?我看小寶有點哼唧了。”另一位抱著孫子的李大媽湊過來,經驗老道地觀察著。
“好像是有點……”蘇晴看著懷裏開始扭動小身體的兒子,有些無措。她剛休完產假回到工作崗位,胡文彬更是忙得腳不沾地,家裏雖然有老人幫忙,但麵對兩個同時哭鬧的小祖宗,也常常手忙腳亂。
“來,我幫你抱會兒!你去衝奶粉!”張姨立刻伸出布滿皺紋卻異常穩當的手,熟練地接過小寶,“哄孩子我有經驗!我家那小子小時候比這還能鬧騰!”
“對對!衝奶粉的水溫要試好!不能燙著!”李大媽也熱心地指導著。
活動室另一邊,幾位年輕的媽媽正圍坐在一起交流經驗:
“我家那個也是,夜裏非要抱著睡,一放下就醒,愁死我了!”
“試試用繈褓包緊點?模擬子宮環境?我家月嫂教的,有點用!”
“還有白噪音!手機下個app,放吹風機或者吸塵器的聲音,特管用!”
“真的?我今晚就試試!”
……
這裏正是胡文彬親自推動落地的首個社區“共享育兒幫幫團”活動現場。場地由“金色年華”社區免費提供,參與者有像胡文彬、蘇晴這樣工作繁忙、缺乏經驗的新手父母,有社區裏熱心的退休阿姨、奶奶“銀齡互助團”成員),也有孩子稍大些、願意分享經驗的“過來人”媽媽。大家帶著孩子,帶著育兒難題,也帶著分享的熱情和互助的誠意聚在一起。
“這個‘幫幫團’太好了!”蘇晴一邊笨拙地試著水溫衝奶粉,一邊感慨,“比看一百本育兒書都管用!張姨她們的經驗都是實戰出來的!”
胡文彬看著妻子臉上久違的輕鬆笑容,再看看活動室裏其樂融融的景象——老人們逗弄著嬰兒,傳授著經驗;年輕父母們互相傾訴、分享妙招;孩子們在鋪著軟墊的地上爬來爬去,咿咿呀呀地交流著“嬰語”——他心中充滿了成就感。這不僅僅解決了他自家的燃眉之急,更是他作為宣傳部長,將秦風書記“關注幹部家庭後方”的指示,轉化為最接地氣、最暖民心的社區實踐!
“各位!”胡文彬站起身,拍了拍手,臉上洋溢著發自內心的笑容,“感謝大家積極參與咱們‘共享育兒幫幫團’的第一次活動!以後每周三下午,這裏都是咱們的‘育兒沙龍’!大家有什麽難題,盡管帶來!咱們有經驗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們,都是大家的‘智囊團’!咱們的口號是——”
他頓了頓,提高聲音,帶著宣傳人特有的感染力:
“育兒不孤單,社區是我家!經驗共分享,帶娃頂呱呱!”
活動室裏頓時響起一片笑聲和掌聲。陽光透過窗戶,暖暖地灑在每個人身上,也照亮了牆上新貼的“幫幫團”章程和那張充滿童趣的活動海報。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
秦風拖著疲憊卻踏實的步子回到區委家屬樓。推開門,客廳裏隻開著一盞溫暖的落地燈。林妙雪靠在沙發上,懷裏抱著已經熟睡的兒子陽陽,輕輕拍撫著。小家夥睡得很香,小臉恬靜,長長的睫毛在眼瞼下投下淡淡的陰影。廚房裏飄來小米粥的清香,母親陳芳正在忙碌。
看到秦風回來,林妙雪抬起頭,臉上帶著溫柔的笑意,指了指旁邊小茶幾上她的手機屏幕。
秦風走過去,看到屏幕上顯示的是她剛加入的一個微信群——“金色年華育兒幫幫團1群)”。群裏消息刷得飛快:
【新手寶媽林晚】:“感謝張姨今天教的拍嗝手法!太有用了!我家寶晚上吐奶少多了!”
【銀齡張姨】:“客氣啥!都是這麽過來的!下次教你做排氣操!”
【寶爸小陳】:“求助!明天要出差,孩子媽一個人帶娃,有啥速成哄睡秘籍嗎?在線等,挺急的!”
【過來人李姐】:“寶爸小陳 錄一段你哄睡的聲音或者白噪音給她!有時候娃認爹的聲音!”
【胡文彬】:“全體成員 本周六上午社區醫院兒科主任來咱們‘幫幫團’做免費講座《嬰幼兒常見問題家庭護理》,歡迎報名!”
……
一條條信息,充滿了生活的煙火氣和互助的暖意。
秦風看著屏幕,又看看妻子懷中安睡的兒子,再看看廚房裏母親忙碌的背影,一股暖流緩緩淌過心田。他拿出自己的手機,點開那個置頂的、名為“雲峽幹部心理護航工作組”的內部群。群裏,一份關於首批“心靈驛站”選址和心理谘詢師資質審核的進度報告剛剛發出。
他想了想,手指在屏幕上輕點,在“育兒幫幫團”的群裏,用林妙雪的賬號發了一條消息:
【林妙雪】:“謝謝胡部長!謝謝各位熱心鄰居!新手爸媽報到,以後請多指教![可愛]”
發完,他放下手機,走到沙發邊,俯下身,在兒子光潔的額頭上,印下一個輕柔的吻。小家夥在睡夢中似乎感受到了,小嘴無意識地咂巴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