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啟程
字數:5428 加入書籤
按照常理,打出祝宋兩家的名號,暗中的盜匪畏懼宰相名聲,唯恐引起官軍圍剿,就不敢動歪心思了。
但是凡事最怕一個意外。
宋婉君帶著三個孩子,這是不能出一點意外的!
一連準備了半個月,宋婉君才帶著孩子們出發了。
船隊中有貨船,運送宋婉君及隨從的行李。
同行的還有祝家旁支的兩位堂侄,輩分是小,但是他們都已經到了中年,很有些走運河的經驗。
到了京城,他們就會帶著祝家人在其他宅子中安頓下來。
其餘還有幾艘偽裝成商船的戰船,船上配著佛郎機炮,這都可以剿滅小型的水匪了。
這當然就是宋然的手筆了。
他不曉得這些運河兩側盜匪的底細,也不清楚漕幫內部的事情,但是他曉得的是——愛女帶著子嗣上京,孤兒寡母,一路上都沒個照應的人!
在京城,麵對皇帝、麵對和皇帝一母同胞的宗室成員,他不得不小心謹慎,但也隻有這些人值得他小心謹慎了。
在宋然的親自安排下,漕軍就這麽悄悄安排了這件事。
船隊護衛的最中間是一艘樓船,以鐵力木為骨,船底包了鉛皮防蛀。
樓船分為前中後三艙。
前艙是護衛住所,設置了兵器架,除了常用的冷兵器,還存有火銃,漕軍精銳和祝家護衛在這裏輪流布防。
後艙是主人家近身伺候的仆役居所,還設置了小廚房等等。
中艙就是宋婉君和孩子們的住所了,包含臥室、書房、花廳等。
船隊啟航。
祝新柔站在甲板上,眼睛剛剛能透過圍欄看到一點河,她新奇地指著不遠處的小船,“娘,那就是河上的船家嗎?”
船隊行走在運河中時,會有小型漁船穿梭在各個大型船隻中做買賣,稱作貨郎船。
除去販賣吃食、用具、本地特產等等,還有算命、唱曲、剃頭等等服務,更有跑腿的業務。
比如路過客商需要在下一個碼頭買些什麽東西,大船停靠碼頭一進一出就要上許多時間,貨郎們可以幫忙買好,再追上船隻送過來。
隻是這跑腿費,相比岸上,自然要高些。
宋婉君解釋了貨郎船,又道,“那不是貨郎船,是快哨船,他們會先行一步,去探查前方航道的淤塞情況還有暗礁位置。”
“至於那幾艘小船,你瞧上麵都有明顯的標記,是我們家的船隻,用來在幾艘船之間通信。”
“娘,那我們是什麽時候能見到貨郎船啊?”
一旁的祝啟昭也期待地看了過來。
祝紹庭年紀大些,知道弟妹的期待肯定是要落空了。
運河上有些貨郎船,白日和人做生意觀察商船內的動向,晚間就成了盜匪。
宋婉君為了杜絕意外,這一路上的人所有吃食都是祝家供給,絕不允許私下從外人手中買賣,免得中了旁人的暗手。
她自然更不會允許貨郎船靠近船隊。
祝新柔沮喪地點頭。
祝啟昭就沒這麽好哄了,他被貨郎船勾起了心思,現在眼珠子一轉,就在想著是哭還是撒潑打滾呢?
祝新柔悄悄湊到二哥耳邊,“哥哥,娘給我們帶了教書先生。”
祝啟昭瞬間清醒,不想鬧了,還想立刻離娘親遠些,求求娘忘記還有一個他吧!
這當然是不可能忘記的。
第二日清晨。
船行了一天,宋婉君瞧著孩子們都沒有暈船,欣慰地定下了讀書一事。
常逸陽和能旭臨時擔任孩子們的啟蒙老師。
這應當是一個極輕鬆的活計。
兩個三歲的孩子現在需要學的就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等,再就是描紅,學著筆法。
他們每日考校孩子們背誦情況再指點握筆姿勢就行。
“你隻學了《百家姓》?”
常逸陽二十出頭,家中子嗣正巧是啟蒙的年紀,他深知這個進度不能說是慢,簡直就是零。
他心中納罕。
祝家是正經的讀書人家,眼前這人是宋夫人愛子,又不是庶出,為什麽隻有這點進度?
莫非是宋夫人舍不得子嗣走科舉這條路,想著讓他通過恩蔭入仕?
宋婉君當然沒有這個想法!
時下恩蔭入仕頂了天不過就是四五品官,而且會被朝中同僚鄙視,唯有科舉才是讀書人唯一正經的入仕法子。
坐在下首的常逸陽疑惑更濃,一旁陪坐的祝家人已經是感到不安了。
不用想,這又是祝鑫的事。
祝相去世時,祝啟昭還不到兩歲。
之後一年祝鑫守孝,祝啟昭的啟蒙一事自然就是交給了他。
二十歲的進士,宋婉君是極相信這位夫婿在科舉上麵的意見,直到幾個月前,宋婉君才覺得祝啟昭讀書進度太慢了。
卻又讓祝啟昭在霞光山上賴了一段日子,如此現在才正式接手。
“三歲孩子現在就要讀這些,是不是太快了?”
常逸陽極不讚同,話語中甚至有隱隱指責宋婉君慈母之心太過,有誤了孩子一生的意思。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時下隻有一甲進士和二甲優秀者才能進翰林院,進了翰林院才能有望入閣,若是三甲進士,大多就是在地方任職,如果沒有機緣,頂天就是布政使了。
這固然是高位,可是對於祝家,委實不夠。
不考慮這個,三甲進士一向是讀書人中排位最低的,有些心氣的讀書人,寧願晚上三年再考,也不願意臨時上陣,最後得了一個同進士的稱號。
這一關不僅在考上,更在於名次,這就需要才學出眾。
科舉分為三場考試,童試、鄉試、會試加上殿試。
過了童試得到秀才稱號,其中童試又分為三場,縣試、府試、院試。
宋婉君當然曉得,說來慚愧,她身邊的親眷們還沒人過不了童試的,哦,三叔公除外。
“夫人曉得縣試考什麽嗎?”
“這自然是曉得,考的是四書文,試帖詩、經義、策論、律賦等。”
單是四書文這一項,是主考官從四書中抽取句子來讓應試者做一篇八股文,這句子可能是完全不相關的兩句,這叫做截搭。
不能熟練掌握四書,連題目都能誤會了。
除去通讀四書,了解四書給出的名家注釋,這個名家注釋也是引經據典,更加詰屈聱牙的東西,還要熟知曆史,熟背文學名篇,這是為了用典。
八股文自然有指定的格式,總之就是在種種規矩之中寫出一篇好文章,實用和經典相結合。
這就需要大量時間學習,而這隻是其中一項。
“敢問夫人,您希望子嗣何時過童生試呢?”
宋婉君張嘴又閉嘴,她是曉得童生試的內容,自己也是熟讀經典,當然是曉得其中難度。
不會和外人那樣,說考的不過是那幾門,教材就是那幾本,你學了三五年還不能考個全省前三回來?
就算不是前三,前五十總行吧。
總不能是前一百吧,每年秀才名額就幾十人,第一百名那就是落榜了啊!
可是啊,這又和她周圍認知有差距。
夫君、兄長、親爹、夫家祖父……這些人中舉時間最遲也才二十三歲。
她心中想法是十四五歲中個秀才,應該不難……吧?
童試每年一考,十一二歲開始參加考試,考個三五年應該能中?
隻是童試是參與人員最多的,不限製年紀,有人讀了幾十年書還在考童試,這就是所謂的老童生了。
宋婉君近乎狼狽地承認了自己的疏忽,以往確實是疏忽了幼子的讀書。
這般承認之下,少不得請常逸陽多多管教子嗣。
這邊說完,又是氣衝衝給祝鑫寫了一封書信,將他罵個狗血淋頭。
她沒參加過科舉,祝鑫也不曉得嗎?!!!
祝鑫收到信時,正是心中桃花朵朵開的時候。
他赴任的路上結識了一位小娘子,和他之前認識的女子極為不同,最是瞧不起那些世家規矩,陳規陋習,更瞧不上那等男女大防。
“你長得這麽好,合該是我占了便宜。”
祝鑫深以為然!
喜歡重回親哥被斬首前,我被娘家帶飛請大家收藏:()重回親哥被斬首前,我被娘家帶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