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唯有讀書高,你當是笑話嗎?

字數:4593   加入書籤

A+A-


    這等時候,祝鑫看見妻子的書信,不得不暫且把心情分到了子嗣讀書上。
    這一看,頓覺冤枉。
    祝啟昭是他的嫡次子,他真沒有想著養壞孩子。
    讀書一事,從來沒有簡單的。
    祝啟昭不想讀書,祝鑫就想著等孩子再大些,曉得道理就懂得學習了。
    孩子還小,委實不用現在逼著他學習嘛。
    至於說耽誤孩子中舉?
    其實不差這一兩年。
    祝鑫天資非同尋常,看書一遍便能記個大概,三遍下來就能背誦個七七八八。
    他著實覺得子嗣晚些讀書,也不耽誤二十歲中進士吧。
    他的祖父祝文瑞不必說,父親祝彬也是當世有名的儒學大家,隻是他治學的道理,不是科舉的朱子學問,不好教導祝紹庭兄弟兩人。
    但那也是很有讀書天賦。
    宋婉君本人幼承庭訓,不說八股,對四書五經、經史子集的原文和注釋,也是能信手捏來,爛熟於心。
    所以這麽看來,實在不該抓這一兩年的時間。
    可是!
    誰能保證祝啟昭有這樣的天資呢?
    祝鑫給出的這麽些理由,說白了,他就是不想費心去督促子嗣學習。
    他心中隱秘處,何嚐不曉得若是孩子沒有天資,現在年少時不培養好習慣,不打好基礎,等到七八歲,已經實在晚了。
    他不過是不想浪費自己的精力去督促子嗣讀書。
    左右一個嫡次子廢了,以後還有其他庶出子。
    本朝不禁止庶出子嗣科舉啊。
    宋婉君思及此,眸中閃過狠戾。
    對於夫婿和夫家宗族,無論是嫡出還是庶出,隻要子嗣有天賦,那就是值得培養,是宗族全力托舉的存在。
    但對於宋婉君這等正妻就不同了,她隻要有些手段,娘家強勢些,就絕不會容忍這等庶出子爬到自家孩子的頭上!
    說來祝鑫和宋婉君年紀輕輕就能成為祝家的話事人,就不得不感激祝鑫的祖母,祝文瑞祝相的發妻,那位陪他走了幾十年風雨的周老夫人。
    周老夫人膝下隻有祝彬一子,當年因為祝鑫權傾朝野,為了避嫌,也是為了以後祝家的平穩落地。
    祝彬考完舉人就不再科考,更沒有入朝為官,直接在家中治學去了,如此就是過了二十年。
    庶出子逐一長大,祝相也著手退位。
    周老夫人看著祝鑫有天賦,所有的資源自然是給孫子,平日沒少敲打整治幾個庶出子。
    如此,直到斯人已去,這些人也沒有一個敢出來蹦躂。
    實在是那些年都被周老夫人整治得曉得了厲害。
    宋婉君敲打著桌麵,但願祝鑫別在外做出這等事來。
    否則……城外盜匪來來去去,免不得就會打劫了些官宦子弟。
    三歲的祝啟昭眼淚汪汪地跑進了娘親的房間,門外是一連串停住的腳步聲。
    常逸陽拿著戒尺在門外駐足,不好進入內室。
    不一會,有婢女出來請他先去休息,夫人正在教訓二少爺呢。
    常逸陽麵色嚴肅,“須要讓夫人知曉,讀書一事,不能由著他的性子來。”
    碧桃應了。
    屋內的祝啟昭舉著紅通通的小手給娘親看,抽噎著喊疼。
    一旁的祝新柔都看的心疼,二哥才三歲,哪裏能動戒尺啊?
    可往日最是心疼子嗣的宋婉君,卻沒有絲毫動容!
    祝啟昭悄悄覷著娘的臉,哭泣聲逐漸停住。
    宋婉君握住幼子的手腕,指尖點在他的掌心,曉得常逸陽下手有分寸,沒用什麽力氣,看著紅,其實沒一陣就會消了。
    “娘,我以後一定會中狀元,給娘掙一個誥命,我就是想晚兩年讀書。”
    小孩子嘛,疼了還是找娘,還是會依賴著娘。
    祝啟昭說這話時,是真心實意的,他真想給娘一個誥命。
    宋婉君說不感動,那是假的,但是她隻能更加嚴肅。
    “既然說要中狀元,那麽你就更該讀書了。”
    這般聊下來,祝啟昭垂頭喪氣地走出了房間,被碧桃帶回了書房。
    屋內的祝新柔看著二哥的背影,心緒繁雜。
    二哥上輩子才活了那麽幾年,現在給他玩一玩怎麽了?
    她隻想哥哥好好長大,起碼有一個開開心心的幼年時光。
    祝新柔這麽想了,就也開口勸了宋婉君。
    宋婉君冷笑了聲。
    “現在開心長大了,然後呢?幾十年都給人低頭嗎?”
    宋婉君不好對女兒講長輩事情,但是她心中卻時刻以三叔公自醒。
    三叔公是祝文瑞的嫡親兄弟,現在也是上了歲數的老人,他願意幫著宋婉君做事……固然宋婉君對他客氣,但人嘛,大都逃不過一個惡習。
    誰不想倚老賣老,年歲長了端著長輩的派頭,對著下麵的晚輩說些狗屁不通的話,還要被人奉承著,就算有哪裏不對,小輩們也不能直白懟上去。
    畢竟是長輩!
    三叔公一輩子沒有個正經出身,子嗣讀書科舉也不行,其實算不得讀書人了,對著宋婉君她們自然就要心虛三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祝文瑞留下的人脈,這些人會認一個連科舉都沒過,算不得同窗的人嗎?
    不會的!
    如今祝啟昭不讀書,來日長大為了子孫前程,少不得多受些委屈。
    宋婉君沒講,隻是問著女兒。
    “我現在還能幫你們運作,等你們長到四五十歲,我還能幫得了你們嗎?
    你們僥幸生在這等富貴之家,來日能受得了敗落的活法嗎?
    你們現在兄妹情深,幾十年後,啟昭的子嗣被紹庭子嗣打了,卻隻能咽下這份委屈,求告無門,啟昭也隻能在家中哀歎,你覺得這樣的日子好嗎?
    他沒有正經官身,我們所有的人脈都沒了用處,他屆時受了外人種種欺負,你就覺得是可以的了?”
    祝新柔沉默。
    宋婉君,“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你以為這話是玩笑嗎?”
    這裏的讀書當然不是那些識得三五個字的讀書人,指的是科舉入仕,拿了名次的人。
    秀才就能見官不跪,參與地方公事,成了士這一級,遇到官司也能求一個公道了。
    舉人就能候補知縣等官職,除去免稅等特權,最關鍵的一項是非重罪不會被拘押。
    要知道這時候治理全看當地官員的心思,論律法?
    還是先撐過殺威棒吧。
    這就是有了體麵,也有了社會地位,這時就是地方豪紳爭相結交舉人了,能夠影響一地的事情了。
    普通百姓遭遇官司求告無門?
    這不過是舉人私下和地方官的一兩句話。
    喜歡重回親哥被斬首前,我被娘家帶飛請大家收藏:()重回親哥被斬首前,我被娘家帶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