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迷霧南疆起暗潮

字數:2179   加入書籤

A+A-


    南疆的雨季來得猝不及防,細密的雨絲裹挾著瘴氣彌漫在山穀間。陸氏兄妹的隊伍在泥濘的山路上艱難前行,馬蹄踩過積水,濺起渾濁的水花。陸明姝緊了緊鬥篷,脖頸處的紅痕在濕氣中微微發燙,仿佛在警示著前方的危險。她仰頭望向被烏雲籠罩的天空,突然想起臨行前書院孩子們塞給她的香囊,此刻正妥帖地收在懷中,帶著艾草與桂花的清香。
    “小心!”陸承安的聲音驟然響起。話音未落,數十支淬毒的箭矢破空而來,他手中符文劍劃出璀璨光幕,將箭矢盡數震落。黑暗中傳來陣陣冷笑,無數身著藤甲的身影從雨林深處湧出,他們臉上畫著詭異的圖騰,手中的彎刀泛著幽綠的寒光。為首之人身材魁梧,頭戴鑲嵌著獸骨的麵具,手中握著一根纏繞著毒蛇的權杖。
    “陸氏的人,也敢踏入南疆?”麵具人聲音沙啞,帶著令人不寒而栗的威懾力。陸明姝注意到他腰間懸掛的半塊銅鈴,紋路竟與密報中提到的神秘勢力圖騰一致。她下意識地按住懷中玉佩,卻發現玉佩並未如在漠北時那般產生共鳴,反而傳來絲絲涼意。
    戰鬥一觸即發。陸承安的符文劍在雨幕中劃出絢麗的光弧,每一次揮砍都伴隨著敵人的慘叫。陸明姝則以軟劍配合,劍穗上的銀鈴在雨中叮咚作響,似是在為這場廝殺伴奏。然而,這些藤甲兵越戰越勇,他們的血液竟呈墨綠色,受傷後傷口處會迅速凝結出一層堅硬的甲殼。
    “這樣下去不是辦法!”陸承安邊戰邊靠近妹妹,額前的碎發已被雨水打濕,“他們身上有巫術加持,得先破了這邪術!”陸明姝突然想起母親玉簡中記載的一段話:“以血脈之光照破虛妄。”她咬牙將掌心咬破,鮮血滴落在軟劍之上,劍身頓時爆發出耀眼的紅光。當紅光觸及藤甲兵時,他們發出淒厲的慘叫,身上的甲殼開始片片剝落。
    麵具人見狀,眼中閃過一絲慌亂,他猛地搖晃腰間銅鈴,霎時間,山林中響起刺耳的嗡鳴。無數毒蛇、毒蟻從四麵八方湧來,空氣中的瘴氣愈發濃烈。陸明姝感覺一陣眩暈,手中軟劍險些握不住。陸承安見狀,立刻將她護在身後,符文之力化作一道金色屏障,暫時阻擋住了蟲群的攻勢。
    “帶著兄弟們後撤!”陸承安對身後的山河司精銳喊道。他深知,在這充滿未知巫術的南疆,他們不能貿然深入。隊伍且戰且退,終於在一處廢棄的村寨中找到了暫時的庇護所。
    與此同時,京城朝堂上的爭鬥愈發激烈。右禦史大夫聯合數位大臣再次上奏,稱陸氏兄妹在南疆損兵折將,恐已無力完成使命,請求陛下另派他人。新君看著奏章,眼神冰冷,“陸氏尚未傳回消息,僅憑你們幾句揣測,就要臨陣換將?”
    “陛下明鑒!”左丞相出列,“陸氏兄妹忠誠可鑒,且熟知神秘勢力的手段。此時換將,不僅前功盡棄,更可能讓南疆局勢失控。”兩派大臣在朝堂上激烈爭辯,新君的眉頭越皺越緊。他深知,陸氏兄妹若失敗,不僅南疆將陷入混亂,朝中各方勢力也會趁機發難,動搖國本。
    在南疆的廢棄村寨中,陸氏兄妹正在分析戰局。陸明姝看著地圖,手指在南疆的幾個部落間來回移動,“這些藤甲兵的裝束與巫蠱之術,與傳聞中的‘百蠱教’極為相似。但百蠱教向來隻在南疆腹地活動,為何突然出現在邊境?”
    陸承安坐在一旁,擦拭著染血的符文劍,“恐怕與朝中某些勢力脫不了幹係。你注意到那個麵具人腰間的銅鈴了嗎?上麵的紋路,與我在天牢中見過的一份密信上的標記如出一轍。”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狠厲,“當年想致我們於死地的人,說不定又在暗中作祟。”
    夜深了,雨依舊下個不停。陸明姝站在屋簷下,望著漆黑的雨林,心中滿是擔憂。她想起了書院的孩子們,想起了新君的信任,更想起了陸氏家族世代守護山河的誓言。一滴雨水落在她的手背,她下意識地握緊拳頭,“無論前方有多少陰謀詭計,我們都不能退縮。”
    陸承安走到她身邊,將一件披風披在她肩上,“別想太多,先休息。明日,我們去會會那些所謂的‘百蠱教’。”他的聲音很輕,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在這陌生而危險的南疆,兄妹二人的心靠得更近了,他們知道,隻有彼此信任、相互扶持,才能在這重重迷霧中找到真相,守護住這片山河。
    而在京城的皇宮中,新君獨自一人站在乾清宮的露台上,望著南方的天空。他手中緊握著陸氏兄妹臨行前留下的書信,上麵寫著:“臣等定不負陛下所托,縱使前路荊棘,亦要披荊斬棘。”新君的眼神漸漸變得堅定,他輕聲說道:“朕等你們凱旋。”一場更大的風暴,正在南疆的迷霧中悄然醞釀……
    喜歡杏花落盡燕歸時請大家收藏:()杏花落盡燕歸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