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歇腳護耕堡

字數:7312   加入書籤

A+A-


    一夜悄然過去,營帳之中寂靜無聲,唯有偶爾傳來的幾聲蟲鳴,在這深沉的夜色裏,為這西北邊陲的營地添了幾分靜謐。
    次日清晨,陽光剛剛灑落在營地,劉錡便已起身,此刻的他,正與從軍營中特意叫來的幾個工匠熱烈地比劃著。隻見他雙手不斷地在空中揮舞,口中急切地講述著他心中那奇妙的淋浴花灑。工匠們圍聚在他身邊,個個都皺著眉頭,一臉茫然,顯然對劉錡描述的新奇事物聽得一頭霧水。
    劉錡見此情景,急得滿頭大汗,汗珠順著他的臉頰不斷滾落。他趕忙在地上尋了根樹枝,蹲下身,在土地上認真地畫了起來,試圖通過圖形讓工匠們理解。
    一個木匠見狀,急忙從算袋裏掏出幾張黃竹紙和一根木筆,恭敬地遞給劉錡,說道:“衙內,還請用紙筆吧,這地上作畫終究不便。”
    劉錡接過一看,心中大喜,這可不就是古代版的鉛筆嗎?兩張木片夾著一根墨芯,筆頭削成錐狀,雖說比後世的鉛筆粗獷了些,但這已經足夠讓劉錡興奮不已。
    前世的劉錡,毛筆字實在拿不出手,可鋼筆字卻是下過一番苦功夫練習的。而且由於工作原因,他經常前往台港澳地區執行任務,繁體字也是必須掌握的技能。這下可好了,溝通起來方便多了!
    他迅速拿起筆,把水槽、水管、花灑的大概模樣畫了出來,並仔細標注好各自的作用,就在這時,劉貴匆匆跑了過來,喊道:“九哥兒,相公喚你過去。”
    劉錡將圖紙遞給為首的工匠,誠懇地說道:“勞煩各位司務回去仔細看看,要是有什麽不明白的地方,隨時來問。大家暫且先回去吧!”工匠們躬身叉手,齊聲應道:“諾!”
    劉錡跟著劉貴一路來到前廳,隻見院中停著一頂小轎,劉仲武和高俅正相對而坐,在桌邊悠閑地喝茶敘話。
    劉錡快步上前,恭敬地躬身行禮:“見過殿帥、爹爹。”
    高俅擺了擺手,臉上帶著笑意說道:“九郎來了。”
    劉仲武點了點頭,神色認真地說道:“錡兒,殿帥接朝廷傳召,即日進京述職。你去軍中挑選一百精銳,隨同護衛。”
    “諾!”劉錡心中暗自歡喜,沒想到這麽快就能去京城了,想來是爹爹有意借此機會,讓自己回去和寧表哥一家相聚。
    得了令牌,劉錡回到後院,喚來明月,囑咐她收拾行囊。明月聽到這個消息,眼中滿是興奮,她自然是要跟在劉錡身邊一起回去的。
    隨後,劉錡來到前院,讓劉貴備馬,前往軍營。
    來到軍營,正巧看到王猛帶隊在營門前站崗。王猛看到劉錡到來,立刻快步跑了過來,伸手牽住韁繩,恭敬地問道:“少將軍今日怎麽過來了?”
    這王猛和劉錡曾同帳養傷,一路上兩人相處得十分熟悉。
    劉錡翻身下馬,關切地問道:“你傷勢大好了嗎?”
    “謝少將軍掛念,不過是幾處外傷而已,早無大礙!”王猛回答道。
    劉錡點了點頭,笑著說:“那就是你了。待會自會有人找你。”說罷,徑直去往中軍,督辦調兵錢糧等諸多事宜。
    劉錡在營中用過午飯,回到城中時,已是醜時,高俅早已離去。
    劉仲武從房中取出一包銀兩,交到劉錡手中,神色關切地囑咐道:“此去千裏之遙,盜匪眾多。一路上你須謹慎行事,非必要不得露宿野地。”
    “諾!”劉錡認真應道。
    “另外,劉貴帶10名親兵與你同去,也好有個照應。”
    劉貴乃劉家家生子,跟隨劉仲武征戰多年,身為親兵統領,武藝高強。
    劉錡不禁擔心地問道:“那爹爹身邊無人護佑,可如何是好?”
    “無妨,”劉仲武神色鎮定地說,“我軍雖新敗,但夏奴國內動蕩,必不敢輕易動兵。”
    劉仲武從袖口掏出一封信,遞給劉錡道:“這是我寫給你娘的信,你回去帶給她。你也趕緊回去準備,明天早點出發,別讓殿帥等你!”
    “諾!爹爹保重。”劉錡躬身退下。
    來到前院,劉貴正在招呼親兵訓話。
    看到劉錡,劉貴迎過來笑著說:“九哥兒,正要去找你。我已派人先行出發,沿路安排照應,給明月丫頭的馬車,還有幹糧清水等一應物事均已準備停當。”
    “如此甚好!”劉錡笑道。
    劉貴接著說:“剛才馬軍都頭王猛派人來報,已接軍令,這次他負責率部隨同護送。”
    劉錡微微一笑,心想這家夥動作還挺快。
    回到房中,明月興奮得嘰嘰喳喳說個不停,大包小包放了一地。
    劉錡見狀不禁苦笑,真是個孩子,說道:“明月,趕緊去讓夥房殺幾隻羊,再多去買些雞鴨、雞子一起鹵了,拿油紙包好帶上。”
    明月平日最愛吃熟雞子,聽到這話,笑著應道:“九哥兒最好了,我這就去。”
    晚上,高俅派人過來約好時間,劉錡派人去軍營通知王猛,讓他把那幾個工匠帶著,明天一起上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第二天寅時,天色還未大亮,四周一片寂靜,唯有遠處傳來幾聲雞鳴。
    劉錡披掛一身輕甲,手提一杆眉尖刀,英姿颯爽地告別劉仲武,翻身上馬,一行車馬浩浩蕩蕩地往東門行去。
    王猛及麾下一百馬兵早就在東門外分左右兩隊,整齊地列隊相候。
    不多時,高俅一行車馬也來到東門,兩隊人馬匯合後即刻出發。
    王猛一揮手,左右兩側各有十數騎如離弦之箭般越隊而出,往前奔去,他們是去前方探路警戒的。其餘馬兵則護著中間車隊緩緩前行,馬蹄聲噠噠作響,在這清晨的道路上回蕩。
    王猛和劉錡一左一右,隨著高俅乘坐的馬車,走在隊伍的正中央。明月的馬車緊隨其後,她拉開車簾,正伸著脖子四處張望,眼中滿是好奇與興奮。
    會州離汴梁二千多裏,路途遙遠而漫長。王猛被劉錡點名辦差,糧草官不敢有絲毫怠慢,各種物資準備得十分充足,米麵草料預備了四五車之多。
    幾名工匠正坐在草料車上,圍著幾張圖紙嘀嘀咕咕地討論著。
    劉錡見狀,向高俅告了個罪,便策馬過去,把韁繩交到邊上一個馬兵手裏,跳上糧草車,坐在工匠們身邊,參與到他們的討論中。
    原來,劉錡匆忙畫出來的圖紙,倒是讓工匠們看明白了,此刻他們正在熱烈地討論各部分製作的細節。
    大家都是經驗豐富的熟手,他們計劃令竹筒中空,一頭連接蓄水鐵桶下部,一頭伸進浴房。連接處用油紙麻繩纏繞,再以漆塗之,最後用鐵條箍住,以確保不漏水。竹筒尾部封死,鑽出若幹細孔出水,這便是他們所理解的“花灑”。蓄水鐵桶用木架抬高到七尺左右,比花灑略高,這樣便於水從屋外流進室內。鐵桶帶腳,下置火盆,如此一來,一個簡易熱水器便在圖紙上逐漸成型了。
    劉錡又仔細地交代了幾個細節,比如龍頭開關、水溫控製等,工匠們聽後都表示這些都很簡單。
    劉錡不禁大喜,心想預備回京後就在家裏做一套,讓自己好好享受享受這現代文明與古代工藝結合的成果。
    一行人不是軍馬便是馬車,腳力甚為強健,不疾不徐地前行著。不知不覺間,便已走出三十餘裏。
    卻見劉貴牽馬立於路邊,見劉錡所乘草料車到來,便叉手稟道:“九哥兒,前方六十裏處,有一堡寨,有軍士駐防,可於此處打火歇息。”
    劉錡抬頭看了看天,尚不過辰時,點了點頭,吩咐到:“去告訴王猛,加快步伐,午時前到達此堡。”
    “諾!”劉貴轉身快步離去。
    劉錡又對工匠們囑咐了幾句,無非是務必精巧、密實之類的話,然後下車上馬,回到高俅轎旁,稟道:“殿帥,午時暫停歇腳,可否?”
    高俅笑道:“九郎,一切由你做主,無須事事稟報。”
    “諾!”劉錡把馬勒住,等到明月所乘馬車到了跟前,掀開窗簾一看,這丫頭居然縮在鬥篷裏,趴在包裹上睡得正憨。劉錡看著她那可愛的模樣,不禁暗笑,便找王猛聊天去了。
    王猛是臧底河之戰秦鳳軍第三將為數不多的幸存者,能在鐵鷂子的突然襲擊下護著大多數本部弟兄逃出來,確屬不易,這也正說明了他的凶悍與能力。養傷期間,二人就已極為熟絡,加上秦鳳軍第三將幾乎全軍覆沒,劉錡痛心之餘,對王猛也是多加關照,王猛自是感激不盡。
    這次劉錡點名由王猛負責護衛,一是熟人好辦事,路上也有人聊天解悶,二也是為了進一步了解王猛。
    目前看,王猛的表現很不錯,看得出來,王猛手下軍兵訓練有素。盔甲鮮明暫且不論,光是這揮手之間,無須主將呼喝,便已各就其職。探馬警戒四方,遠遠地吊著大隊;其餘軍士三三兩兩護衛左右,看似隨意,實則防守緊密,毫無破綻。
    劉錡在前世也執行過保衛任務,看到王猛行軍布陣頗有章法,也暗自點頭,心想這王猛應是個可用之材。
    一路說笑間,前方探馬匆匆回報,堡寨已到。忽見前方奔來數騎,王猛手按長槍,催馬上前迎住,大聲喝問道:“來者何人?殿帥當麵還不下馬!”
    “籲~”,為首一人勒馬於十數步前停下,翻身下馬,急忙趕到車轎前,單膝點地,叉手道:“卑職清水河第三護耕堡弓兵都頭郭二拜見殿帥!”
    “嗯,”高俅在轎裏淡淡地說道:“起來吧,前麵引路便好。”
    “諾!”殿帥這麽大的官居然來到了他這個小土堡歇腳,這可是上輩子都修不來的福氣啊!郭二忙不迭地牽著馬跑在前麵引路,心裏暗暗想著怎麽樣才能表現好一點,讓太尉記住自己。
    一路來到堡前,劉錡掀開轎簾,扶著高俅下了馬車。劉貴和王猛自是進入堡內,忙著安排夥軍埋鍋造飯。
    高俅和劉錡現在堡門前,四處打量著這個略顯破敗的土堡。
    “殿帥,這土堡地勢險要,居於河邊一片高地之上,麵向官道,背靠石山,堡牆向兩邊延伸,卡住路口。”劉錡說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高俅撇了撇嘴,一臉嫌棄地說道:“隻是過於破敗,土牆也如此單薄,實在是不堪大用。”
    正談論間,郭二顛顛地跑了過來,躬身叉手道:“稟殿帥,外麵風大,飯菜早已備好,請太尉進堡用膳。”說罷閃到一邊,做了個請的手勢。
    高俅也不看他,對劉錡說道:“九郎,一起進去吧!”
    “諾!”
    郭二所謂備好的飯菜,無非是紅燒鯽魚,烤羊腿,幾碗粗製菜肴。想來這堡裏駐守的弓手土兵,俱是粗漢,能把飯菜做熟已是不錯,又哪裏談得上精致呢?
    官居太尉的高俅,跟在官家身邊,什麽精細肴饌沒有吃過,麵對如此粗茶淡飯,自是難以下咽。
    看著高俅皺著眉頭,停箸不動,劉錡連忙起身,盛來一大碗熱騰騰的羊雜湯,端到高俅麵前,笑著說道:“殿帥,天涼,喝碗羊湯暖暖身子吧!”
    說罷,又去鍋裏撿出幾片烤饃,遞給高俅:“羊湯配烤饃,殿帥嚐嚐,別有一番風味。”
    羊羹肉香四溢,烤饃焦香可口,高俅腹中饑餓,不由食指大動,笑道:“這吃法可是太祖皇帝的最愛,不錯,不錯!”
    一碗羊湯下肚,高俅頓時神清氣爽,對劉錡說道:“九郎,不如早些上路,免得誤了行程!”
    “諾!”劉錡喚來劉貴,集合隊伍準備出發。
    見到高俅要走,郭二連忙端著一盤物事趕上前來,掀開蓋布一看,竟是五塊亮閃閃的金錠。郭二陪笑說道:“菜食粗陋,招待不周。小小心意,請殿帥笑納!”
    高俅瞥了一眼,對身邊小吏點了點頭,小吏忙伸手從郭二手裏接過。
    高俅淡淡說道:“都頭有心了!”徑直向車轎走去。
    郭二忙伸手扶住,“卑職恭送殿帥!”
    離開土堡,劉貴偷偷從懷中摸出一個小包遞給劉錡:“九哥兒,這是郭二塞給我說是孝敬你的。”
    劉錡接過小包捏了捏,約摸著是一包十幾兩碎銀子,笑道:“這廝倒是乖巧,你拿著給大家買酒喝!”
    劉貴笑著叉手謝道:“九哥兒體貼!”
    西北滿目荒蕪,早上還趴在車窗上到處張望的明月丫頭,早已沒了剛出城時的興致,正坐在車裏拿著針線認真繡著什麽,竟然沒有發現劉錡在看她。
    劉錡輕輕放下轎簾,心道,這等女紅手工,放到前世,已是鳳毛麟角,沒幾個人會了。前世讀高中時,畢業前同桌的女同學紅著臉偷偷送他一個十字繡做禮物,這份懵懵懂懂的感情還沒來得及升華,就被畢業後應征入伍直接抹去了。部隊裏無休止的訓練,讓爭強好勝的他隻想做到最好,根本想不到別的,回到宿舍倒頭就睡,新兵三個月,居然連同桌女生的名字都想不起來了。每個科目各項任務均表現優秀的他,後來考上了軍校,畢業後還當上了特種大隊的教官,可還沒風光兩年,“咣”的一下,就來了宋朝!
    想到這裏,劉錡不由得苦笑了一聲。搖了搖頭,拍馬隨著大隊而去。
    喜歡西鳳烈請大家收藏:()西鳳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