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西軍聯盟

字數:6075   加入書籤

A+A-


    接下來幾天,劉錡帶著妻兒,在秦州四處遊玩,也順便看看這個西北的交通樞紐、軍事重鎮被劉仲武治理得如何。
    秦州是北宋通往西北、蜀中的主要道路的交匯之處,戰略位置極為重要,不僅是交通咽喉,也是北宋和吐蕃的交匯地帶,對北宋經製西夏、吐蕃有重要的意義。
    劉仲武經略秦州以來,十分注重調整民族關係,修築城池,在重要關口設置堡寨,加強對吐蕃等少數民族的管理,增強秦州的軍事防禦能力。
    秦州是一個少數民族雜居的地區,少數民族眾多,他們散居於山野,耕牧自足,不相君長,對西北的邊防形勢有著重大的影響。
    劉仲武一方麵實行懷柔政策,拉攏秦州的吐蕃大族,通過中原漢人的文化信仰來影響秦州蕃部,使之為己所用。另一方麵,針對不願依附北宋的吐蕃部族實行軍事打壓,取得了明顯的效果,絕大多數的吐蕃部族都願意歸附,成為劉仲武的重要助力。
    秦州還是西北重要的經濟文化交流場所,劉仲武在秦州設立市易務、馬市等商品交易場所,開放沿邊市場,鼓勵蕃漢商賈進行交易,促進秦州的經濟文化發展。
    宋夏開戰之後,秦州顯得愈發重要,秦州為劉仲武部提供了充足的兵力、戰馬等戰爭資源,是宋夏戰爭中的一個重要的戰略基地。
    秦州的農林牧業資源豐富,秦州巨木是市場上十分難得的優質的建築材料,影響十分廣泛。
    劉仲武在秦州開發林木、招募弓手、修築堡寨,墾地屯田,彌補了兵力不足的狀況,還開發了當地的閑置荒地,發展了當地農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劉錡不禁佩服劉仲武的手段,有如此基礎,秦州將來完全可以建設成西北地區的經濟文化政治軍事中心,使之變成一個繁榮的大都市。
    離開了秦州,劉錡又帶著妻兒去了府州折家,折可求、折可存自是十分歡喜。
    大家坐在一起,自然又要談起當前局勢。折家兄弟對劉錡的觀點也十分讚同,表示不會去趟童貫的渾水,堅決反對朝廷的聯金抗遼之策。
    府州折家在當地經營幾百年,簡直就如土皇帝一般,就算是不奉調,汴京也毫無辦法。
    劉錡帶去了二十柄火槍,和一千發子銃,配給折家兩位兄長的親衛。也讓折可求、折可存見識了劉錡鞏州軍火器的犀利。
    聽說劉錡還擁有一支千人火槍軍,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和自己這個妹夫搞好關係,結成同盟戰線。
    折可求還表示,麟州的楊家便由折家去聯絡,兩家向來同氣連枝,共同進退。劉錡本來想親自跑一趟,想了想還是算了,以免讓折家人產生一些不必要的想法,便寫了一封信交給折可求由其轉交楊震。
    離開府州之後,劉錡又帶著妻兒去渭州以子侄的身份拜見了種師道。對於種師道,劉錡是十分敬重的,非常相信種師道人品,也不怕種師道出賣,非常想勸說種師道兄弟加入西軍聯盟,把種家軍這支戰力非凡的軍隊留在西軍。
    可種師道雖然十分讚同和欣賞劉錡對今後局勢的判斷,卻也明確表明,折家世受皇恩,不能在關鍵時刻撒手不管,必會為官家社稷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劉錡隻得遺憾告辭,種師道讓幾個青年將領送劉錡一家離開,他們都是種家的子侄輩,種浩、種溪、種洌、種浤。劉錡知道再過幾年,種師中、種師閔兄弟就在靖康之難時盡皆戰死,種師道也憂憤而亡。這幾個種家子侄甚至比種師道死得還早,劉錡可不想這幾個青年俊才稀裏糊塗地就歿於戰陣。
    劉錡和其中年紀最大的種浩並轡而行,聲音低沉地說:“種家軍去了北方前線,就是被童貫拿來當炮灰的。如果西夏是犬,遼國就是一隻虎,還是一隻已經病倒了的虎,我們不去惹它,它都沒力氣來惹我們,不足為懼。可一旦惹毛了這隻病虎,被它咬上一口,也夠我們受的。而金人就是狼,吃人不吐骨頭的,貪心不足的狼。現在遼國擋在我們和金國的中間,讓他們魚蚌相爭,互相消耗,我們或許還有機會漁翁得利。但是如果我們和金國聯手滅掉遼國,讓金國做大,那麽金國下一個的目標必然是我大宋。”
    種浩問道:“為什麽不是西夏?”
    劉錡笑道:“論富庶,西夏與我大宋怎能相提並論?到時候,這狼和犬會不會同時進攻我們這隻肥碩的羊,還真不好說哦!”
    種浩點點頭:“明白了!”
    劉錡囑咐道:“情景一旦不對,一定要勸勸各位長輩,隨時回來!”
    說罷對著大家一拱手,道:“各位就送到這裏吧!劉錡謝過大家!”
    眾人紛紛拱手告別。劉錡手一揮,一馬當先奔了出去,身後親兵左右相隨,身形彪悍,動作一致,如洪流一般從眾人身邊卷過,鍾浩不由對幾個兄弟說道:“聽聞錡哥兒練的一手好兵,今日一見,氣勢果然不凡!”
    鍾洌點頭,道:“錡哥兒所慮頗有道理,今官家昏聵,童貫貪功,我等西軍將門何去何從,看來是真的需要好好考慮考慮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種溪道:“隻是父親叔伯執意為趙家盡忠,我等又能如何?”
    種浤最小,道:“如事不可為,便回來投靠錡哥兒得了!大伯不也總是誇讚錡哥兒少年英雄,必成大器嗎?我看,跟著錡哥兒不會有錯。”
    幾人回到種府,卻見種師道、種師中、種師閔正坐在堂上議事,見幾人回來,種師道鄭重道:“劉錡剛才所議之事,不得外傳。”
    眾人齊聲應諾。種師道又說道:“剛才我們幾個也商議過了,我種家世受皇恩,若果如劉錡所料,社稷蒙難,我種家必不能袖手旁觀,隻是……”
    種師中接著說道:“我種家也的確需要在西軍中留有一席之地,因此,我們幾個剛才商議過了,三家的子侄全部留下,率二千精兵,明日就出發去鞏州投劉錡。”
    鍾浩拱手道:“為什麽不是去秦州投劉世叔?”
    種師閔笑道:“劉子文為人寬厚,遇事處處忍讓,倒是劉錡,武藝、兵法無一不精,見識更是遠超我等。否則也不會有如此野心,想著割據陝西。”
    種浤道:“可劉錡不是說他是絕不會擁兵造反的嗎?”
    種師道擺了擺手,笑道:“劉錡自然是不會輕易造反,隻是對爛攤子見死不救罷了!看起來是和童貫置氣,實際上是看透了官家昏庸,明麵上是割據自保,本質卻是換一個方式扶助漢家江山。此子不得了,假以時日,必成大器!”
    劉錡陝西遊的最後一站,是岷州。何蘚父親何灌正第二次在這裏做知州。
    劉法統安城敗亡後,嵬名察哥趁勝包圍震武軍,何灌率兵出廓州急救,嵬名察哥擊潰劉法已竟全功,便不願糾纏,退兵回到統安城,何灌兵少,隻能虛張聲勢並未追趕,解了震武軍之圍便回了廓州。童貫責其不聽節製,猶豫不前,罷其兵權,再次調回岷州搞生產。
    與劉錡不同,劉錡是大力開墾荒地,收納流民,何灌在岷州卻是大搞水利工程。修建“廣利渠”,引邈川水灌溉數千頃偏僻的田地,不用半年,就改善了耕地質量二萬六千頃,並且招募到了七千四百青壯弓手。
    劉錡到了岷州,正好何蘚收到劉錡的書信,也從熙州趕了回來。三人意見一致,決定從此不聽汴京提調,加入劉錡主導的西軍聯盟。
    何灌向劉錡提出想把何蘚調到岷州身邊,劉錡還沒做聲,何蘚就跳起來了不願意。何蘚在鞏州軍中,掌握著劉錡麾下精銳中的精銳,核心戰力“霹靂軍”,又如何肯回到何灌身邊?
    何灌無奈,隻好作罷。隻是何灌鄭重表示,願把七千青壯交給劉錡訓練,加入劉錡麾下,成立“岷州軍”。自己則不再過問軍事,安心政務。
    劉錡不解,何灌這樣一位功勳卓著的老將軍,怎會這麽早就想到解甲歸田呢?
    何蘚這時才告訴劉錡,原來仁多泉之戰時,何灌的腳就曾被西夏軍炮石所傷,帶兵出廓州救援震武軍已經是帶傷出戰,卻被童貫指責猶豫不前,心中寒涼,不願再問軍事,是以才想讓何蘚回來替他領軍。
    後來何蘚詳細告訴何灌,劉錡鞏州軍的詳細情況後,特別是何蘚掌管劉錡手下最精銳的“霹靂軍”之後,便有了把岷州兵交給劉錡,既表明了態度,也為何蘚在劉錡心中的地位增加籌碼。
    劉錡自然是感動不已。何灌又對劉錡說道:“錡哥兒,某在廓州領軍之時,屬下有一裨將,名喚楊政,原州人,此子頗有將才,軍中威望甚高。此次受我連累降職,某願書信一封,勸其投靠與你,不知錡哥兒可願意?”
    劉錡不禁大喜:“老將軍慧眼識珠,劉錡求之不得!”
    何灌又說:“還有一人,名喚劉韐。此人以前在秦州隴城做過縣令,現任陝西轉運使,震武城解圍戰時,他正好押運軍糧過來,還是他給我出的主意,讓我連夜帶兵,虛張聲勢出廓州奇襲嵬名察哥。我本來考慮兵力不多,恐陷入苦戰,他說,隻要我軍一到,察哥必然不戰而退。我問他為何有如此把握,他說夏國整個軍事態勢上已處劣勢,必不願久戰,察哥一定見好就收,主動退兵。後來事情果然如此。此人才能極高,幾個兒子俱是聰慧,如能收至麾下,必為錡哥兒一大助力!”
    劉韐?嶽飛的老上級啊!曆史上嶽飛就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光這份眼光,就不是凡人。
    劉錡道:“可我等所議之事,形同謀反,劉公恐難以理解啊!”
    何灌笑道:“我與劉韐年少時,本就交好。說起來我還是他的救命恩人呢!”
    原來,何灌與劉韐當年曾同在熙河經略王厚手下從軍。當時,何灌還隻是個斥候小隊長,劉韐在軍中擔任幕僚,負責糧草轉運之類事務。一次,劉韐在運送物資的時候,被西夏軍的探馬盯上,劉韐所率運糧軍即將全軍覆沒之際,何灌帶兵巡邏至此,趕緊過來支援,何灌連發十數箭,箭箭斃命,西夏探馬見勢不妙,慌忙撤軍,因此救了劉韐一命。
    從此,雙方便結下深厚友誼,幾十年來雙方經常保持書信來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何灌既然下定決心跟隨劉錡,便盡可能地把親朋故舊都舉薦進來,一方麵看看劉錡是不是真的求賢若渴,圖謀大業;二也是為將來何家多找助力,在西軍聯盟裏地位更加穩固。
    劉錡帶著岷州四千四百多的青壯回到鞏州,即刻著手安排李孝忠進行篩選整編,同時派傳令兵去熙河,通知王猛,加緊訓練,部隊馬上要再次整編,並為不久後即將展開的檢閱演習做好準備。
    種家的二千精兵也到了鞏州,令劉錡欣喜不已的是,除了幾個種家子侄,幾個都頭提轄裏居然還有兩個大名鼎鼎的人物,吳玠和他兄弟吳磷。這兩個可是後來和嶽飛、韓世忠比肩的名將!
    這時候的吳玠、吳磷還是兩個毛頭小子,吳玠比劉錡大五歲,吳磷比劉錡小四歲,吳磷和嶽飛同年。
    想到嶽飛,劉錡忽然想起來,劉韐如果來了自己這裏,嶽飛還會不會被其他人提拔起來?總不會因為自己,曆史上就沒了嶽飛這個人吧!劉錡開始有些擔心了,說起來,自己來到這個時代快五年了,一直覺得曆史好像沒有因為自己產生什麽變化,現在想來,也許是因為沒有遇見關鍵的人和事。
    劉錡忐忑的想了一陣,忽然豁然開朗。所謂穿越,其實就是和遊戲重啟一樣,人物、事件都擺在那裏,每次不同的操作,就會導致不同的結果。想那麽多幹嘛!怎麽爽怎麽來就是了!就當做了場夢好了!也許哪一天,這場夢就忽然醒來了呢!
    目前,西軍聯盟的架子算是搭了起來,畢竟劉錡年少,雖有些戰功,但還不足以服眾。大家隻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暫時被劉錡捏在了一起,軍人的威望還是需要在戰爭中樹立。
    喜歡西鳳烈請大家收藏:()西鳳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