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劉立 劉剛

字數:3799   加入書籤

A+A-


    徹底清剿了殘餘金兵之後,嶽飛請錢需暫代建康知府,率民軍負責駐守建康,整頓秩序,清理廢墟,救治百姓。然後派人飛馬報捷,並打算親自押送留哥等八名金將前往越州,向皇帝獻俘。
    嶽飛則率大軍退回溧陽屯駐休整,正準備繼續出發去越州的時候,之前被嶽飛派去扈衛姚太夫人的王萬卻來到了溧陽,還帶來了一個不好的消息。
    原來,嶽飛率軍離開宜興之後不久,便有一隊軍士圍住了姚太夫人的宅子,不讓進出。王萬這時還不知劉經已經率軍去攻打溧陽了,欲找劉經理論,軍士卻攔著不讓,隻說是奉劉統製的軍令前來保護嶽將軍的家小,根本見不到劉經的麵。
    王萬感覺不對,便去向嶽夫人討主意。
    嶽夫人姓李,喚作李娃,是張渚一家富戶的大小姐。性格潑辣,聰穎賢惠,有膽有識。
    嶽飛的前妻劉氏,為嶽飛生了兩個兒子,嶽雲和嶽雷。後來劉氏在戰亂中顛沛流離,因生活所迫,不得已改嫁給了韓世忠屬下的一個押運官。嶽飛因母親和孩子無人照顧,才接到軍營裏跟著自己四處奔波。
    後來,嶽飛駐紮在張渚之後,李家送來物資犒軍,李娃風風火火地在前後張羅,一來二去,和嶽飛就混熟了,慢慢地對嶽飛產生了仰慕之情。嶽飛也考慮到母親和孩子也的確需要一個女眷來照顧,便上門提親娶了李娃。
    李娃不僅十分孝敬姚太夫人,對嶽雲嶽雷這兩個劉氏所生的兒子也心疼有加,待之如親子一般。前段時間,李娃剛為嶽飛產下兒子嶽霖,正在宅中休養身子。
    李氏也覺得事有蹊蹺,便囑咐王萬半夜偷偷翻出院牆,盡快尋到嶽飛告警。
    嶽飛聽完王萬的訴說,心下奇怪,雖說與劉經有過些許罅隙,但劉經應該不至於記恨到圈禁自己一家老小的程度。
    嶽飛還在猶豫,姚政卻著急了!姚政是姚太夫人的娘家侄兒,自幼頗得姚太夫人喜愛,感情極深。聽說劉經把自家姑母給軟禁了,登時氣不打一處來,嚷嚷著要立刻帶兵回宜興去解救。
    嶽飛沉吟了一會,對姚政說道:“既如此,表弟且帶一隊親兵先回宜興,便說是代我看望母親妻小,期間暗中查探,弄清緣由,見機行事,萬萬不可魯莽。”
    姚政心急如焚,匆忙答應,慌慌張張地帶著二十個親兵便騎馬出發了!
    嶽飛見姚政如此急躁,唯恐生變,又命徐慶率本部即刻開拔,前往宜興接應。自己則按原計劃前往越州獻俘。
    姚政回到宜興嶽宅,守衛的軍士見是姚政帶兵回來,不敢阻攔,隻能暗自向自家長官稟報去了。
    話說,劉經怎麽會圍住嶽宅不讓進出呢?
    此事說起來,劉經卻是根本不知情。
    原來,去攻打溧陽前,劉經命後軍統製劉剛留守宜興。
    這劉剛原就是盜賊出身,軍紀自然極差,部下軍士因犯軍紀被嶽飛處罰過幾個,心裏早就對嶽飛極為不滿了。
    之前,劉立、劉剛這哥倆就在一起密謀,打算找機會幹掉嶽飛,然後吞並嶽飛的部隊。
    可他們也知道,自己的威望和資曆淺薄,根本不能服眾,所以隻能先扶劉經上位。扶劉經上位後,自己兄弟就是首功,肯定更得劉經信任。再說,劉經此人性格寬厚,講義氣,即便將來再有啥打算,也更好糊弄。
    劉經所部人數其實並不太多,加起來也就隻有二三千人,大多是由杜充當時撥給陳淬的各路民軍拚湊而成。
    劉經將他們編為前、中、後三軍,除了劉立、劉剛兄弟這前後二軍的統兵官,還有一路民軍,被劉經編為了中軍,其首領叫路尚,任中軍統製。
    這中軍統製官路尚平日裏雖然也和大家一起稱兄道弟,喝酒吹牛,卻並沒有“三劉”來的那麽親近。
    圈禁嶽家老小的事,就是劉剛幹出來的。他知道嶽飛是個大孝子,打算以嶽家老小為籌碼,逼迫嶽飛交出兵權,奉劉經為主將。這主意也是他在劉經去溧陽之後,突然一拍腦袋想出來的,別說沒和劉經商量過,就是自己的親兄長劉立也不知情。
    劉經從溧陽回到宜興後,急於清點戰果,以便分賞將士,每天在縣衙裏忙得腳不沾地。劉剛一是覺得時機還不成熟,二是也的確沒機會和劉經、劉立提及此事。
    劉剛聽到手下軍士來報,說姚政回來了,趕緊問道:“姚政帶回來多少人?”
    這軍士當時也沒細數,反正人也不多,便含糊地回道:“隻有一、二十人。”
    劉剛放下心來,吩咐道:“將嶽宅外的兄弟暫且撤回,不得與姚政等人發生衝突。”
    軍士暗自慶幸自己剛才沒有自作聰明,趕緊應諾去了。
    姚政來到內院,見到李娃,急忙問道:“嫂嫂、姑母可安好?”
    李娃點頭道:“暫且無事。可是王萬送信讓你回來的?”
    王萬因是半夜偷跑出來,守門軍士並不知情,擔心回去以後被他們發現反而露餡,所以這次就沒跟著姚政一起回來。
    姚政下意識地看了看門外,低聲說道:“表哥讓某先行回來,看護一家老小周全,以防萬一。”
    李娃問道:“表弟帶回多少兵馬?”
    姚政道:“隻有親兵二十。”
    李娃楞道:“區區二十人,如何能護得我全家周全?”
    姚政撓了撓頭,說道:“表哥讓我先回來,暗中查探,弄清緣由,不可莽撞行事。想必大軍隨後便回!”
    李娃蹙著眉頭,想了想道:“這劉經好好的,為啥搞這麽一出?實在是想不明白。派軍封門這麽些日子,除了不準進出,米糧肉菜每日送到門口,倒也不曾為難。”
    正說著,嶽飛的弟弟嶽飜走了進來,對李娃說道:“嫂嫂,門外軍兵已盡數撤了去。”
    李娃訝異道:“奇怪!表弟剛進門,就把兵士撤走?其中必有蹊蹺!”
    姚政道:“想來是看到某回來了,怕被某看出馬腳,才趕緊撤走的吧!”
    李娃緊握著雙手,來回踱了兩步,忽然轉過身來,咬牙沉聲說道:“不管他如何做作,劉經必有不軌之心。如今將軍帶兵在外,我等無異於已入虎口,絕不能坐以待斃。”
    嶽飜道:“我剛才看門外軍士撤走,便出門看了看情況,卻聽聞劉經剛從溧陽得勝而歸,前些時日根本就不在宜興!”
    姚政也點頭道:“的確如此,劉經率軍攻占了溧陽,卻不肯發兵去救表哥,竟自顧自回了宜興。”
    “這……”李娃一時語塞,她也沒想到被圈禁在家中的這段時間,外麵竟然發生了這麽多事。
    又想了一想,李娃咬牙說道:“管不了這許多了!誰知道是不是劉經臨走前安排好的,我們萬萬不可大意!”
    姚政聽李娃如此說,不禁問道:“嫂嫂有甚主意?”
    李娃雙手一招,示意二人附耳過來,輕聲說了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