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別想蒙混過關

字數:7263   加入書籤

A+A-


    “對了,天子信璽拿到了?”張繡問道。
    顧天從袖中拿出一塊巴掌大的天子信璽,反問:“你覺得呢?”
    張繡大驚,忙對顧天低語:“快收起來,這麽多人都在街上,別被人看見。”
    顧天將天子信璽高高拋起,接住後說道:“怕什麽?就算看到也不一定認得,認得的也不一定覺得是真的。”
    張繡點頭,覺得此話有理。
    回到丘家,門房有人等候,說是呂布派人送來的請柬。
    顧天看完後疑惑地問張繡:“金水樓是什麽地方?沒聽過。”
    張繡解釋:“金水樓的杏花釀堪稱洛陽一絕,因價比金水得名,知道的人少,但個個都是有錢人!”
    顧天笑道:“照你這麽說,你也算富貴之人了。”
    金水樓聽著低調,與呂布張揚的風格不符。
    今日突然邀請,今晚的酒定不簡單,顧天暗自揣測。
    張繡此刻無暇與顧天爭論,丘毓多年的頑疾即將治愈,這讓他激動不已。
    赤霄劍雖品階更高,但天子信璽的天運之力更平和,故而選擇後者。
    若用赤霄劍,恐適得其反。
    顧天將信璽留下陪伴丘毓,畢竟治愈非一日之功。
    出丘家後,顧天剛回小院,就見張繡隨後而來。
    相隔不足半個時辰,顧天感到十分詫異。
    他忍不住詢問張繡:\"為何回來了?此時不該陪在丘毓身旁,討她歡心嗎?\"
    \"什麽叫討歡心,我是真心掛念毓兒,你這話未免太失禮。\"張繡反駁道。
    \"即便如此,你也不該在此時離開。\"顧天說道。
    \"毓兒精神不佳已入睡,有侍女照料,我留在那裏反倒不便。再說,毓兒讓我好好報答你的救命之恩。\"張繡解釋。
    顧天點頭認可,心想正好可以戲弄張繡一番,便說道:\"哦,是毓兒讓你來的啊,看來她很在意你呢。\"
    張繡頓時變了臉色,伸手抓住顧天肩膀質問:\"你這是何意?\"
    顧天輕點張繡的手肘,使其半邊手臂麻木,隨即掙脫開來。
    顧天故意調侃:\"就你往那方麵想。\"
    張繡撲上前與顧天交手,顧天武力已達三品,對青囊經頗有心得,一時之間兩人旗鼓相當,各種巧招讓張繡頗為苦惱。
    激鬥三十多回合後,顧天漸落下風,跳出戰局說道:\"別鬧了,我隻是跟你開玩笑。\"
    \"可以玩笑,但別拿毓兒取樂。\"張繡提出建議。
    顧天點頭應允:\"好,我答應,不過我看毓兒都不介意,倒是你緊張得很。\"
    張繡靠近一步說:\"我就樂意這樣。\"
    顧天笑道:\"行行行,你最厲害。\"
    張繡揉著被打中的要害部位低聲抱怨:\"近來你的功夫進步神速,用的什麽招式,實在讓人摸不著頭腦。\"
    \"華佗的青囊經,想學嗎?我可以教你。
    \"顧天回應。
    張繡有些心動,卻又遲疑道:\"可是那是華大夫的家傳秘籍,你這般輕易傳授,是否妥當?\"
    顧天說道:“別擔心,華佗先生並非如你所想那般小氣。
    若他擔心我泄露,就不會讓我看青囊經了。”
    “我想,華佗大夫或許正盼著天下人都懂些醫術,可惜這世間太難實現,但願人間無疾苦,何愁良藥蒙塵!”
    張繡聽罷,亦有所感:“華大夫以救人濟世為己任,你我卻隻是……”
    顧天臉色一沉,斥道:“你這家夥,那叫保命防身,怎能如此形容?你要是說不出話,不如閉嘴。”
    張繡不服氣地嘟囔:“於你而言是防身,於我則是製衡,我不自欺欺人。”
    “有時看似製衡,實則為了拯救更多人。”顧天對張繡解釋道。
    張繡點頭附和:“還是你懂得多。”
    顧天揚腿一踢,暗道這小子分明是故意找茬。
    “這青囊經要不要?不要就罷了,囉嗦個沒完。”顧天回房取出一本新編纂的上半部經書丟給張繡。
    張繡笑嘻嘻接過,傻子才不要呢。
    晚間,顧天前往金水樓赴宴。
    金水樓依水而築,門前楊柳成蔭,四周流水潺潺,別有韻味。
    這樣一個清幽之地,與呂布的性情格格不入,顧天頗為詫異,心想金碧輝煌的花萼樓才更適合呂布。
    張繡帶顧天至目的地後便轉身離去。
    “喂,來了就一起上去吧?”顧天喊住張繡。
    張繡拒絕:“他們請的是你,不是我。小心別被人看到,這裏講究清淨。”
    “你以為人人都衝著杏花釀來的?若是在花萼樓,我定會陪你上去,但此處就算了。”
    顧天覺得張繡言之有理,便作罷:“行,改天我讓人在花萼樓請你。”
    想到張繡的話,顧天特意隱去呂布的名字。
    獨自踏入金水樓,樓內大堂燈光昏黃,寒意襲人,顯然經過刻意布置。
    忽然身旁多出一人,身披素衣,頭戴氈帽遮住半張臉,全身包裹得嚴嚴實實。
    靠近顧天時,他才發現是呂布。
    在這季節裏,這樣的裝扮並不顯怪異。
    呂布神秘兮兮地引他上樓,至一間臨河雅室,推開雕窗,屋外河水緩緩向東流去,動靜相宜。
    “今晚不必拘禮,我年長幾歲,就喚你一聲顧兄弟吧。
    顧兄弟可好奇,我為何偷偷摸摸約你來這裏?”呂布直截了當地問。
    “因為王司徒。”顧天答道。
    料到這一點並不難,上次分別時顧天已特意提醒呂布注意王司徒。
    看如今的情形,呂布必定發現了什麽,才這般謹慎。
    “顧兄弟果然神機妙算,連這個也猜到了?”呂布驚歎。
    顧天笑著搖頭:“隻是猜測而已。你信這個,那我還用親自來找你?在家推演一番不就行了嗎?”
    呂布若有所思,雖然承認顧天的話有理,但他依然堅信顧天擁有超凡的預知能力。
    顧天端起桌上酒壇斟了一杯,品嚐後說道:“這便是著名的杏花釀?味道似乎平平無奇。”
    至於杏花釀是否美味,暫且不論。
    呂布今晚邀顧天至此,並非單純為了飲酒。
    不然,為何不選熱鬧些的地方?
    靠近顧天,呂布低聲說:“王司徒與漢室舊臣往來密切,多虧顧兄弟及時提醒。”
    “最近我多方查探,有所發現。王司徒絕非表麵看起來那麽簡單,隻是支持董卓。”
    與其說他是以漢室老臣身份輔佐董卓,不如說他在明麵上與董卓合作,背地裏另有圖謀。近期,王司徒頻繁接觸董卓手下郭汜、李傕等人,恐怕別有用心。”
    “董卓?”顧天驚訝,這是他頭一次聽呂布提及此事,總覺得有些奇怪。
    呂布飲了一口酒,對顧天說道:“大家都知道我是董卓的義子,可誰又能明白,是他想認我為義子,而不是我主動認他為義父!”
    “董卓生性殘忍,濫殺無辜,我呂布不屑與他為伍。
    今天索性和你說清楚吧!”
    顧天知道一些背景:“我本是丁刺史的部下,麾下兵力也多來自並州。當年丁刺史被董卓擊敗後慘遭殺害。”
    說到這裏,顧天提出了疑問:“丁原不是被你所殺嗎?”
    呂布重重拍了一下桌子,憤怒地說:“那都是董卓的栽贓陷害,動手的人其實是他的手下。”
    “他覬覦我的並州十萬大軍,也想控製我,用這個威脅我。如果我離開,他就會屠殺我的兄弟們。”
    “如果我背負叛逆殺主的罪名,替他效力,他才不會傷害我的部下。換了你,你會怎麽做?”
    顧天明白了,呂布並非反複無常的小人,而是重情重義之人。
    “所以,隻要有機會,你還是會想辦法除掉董卓。”顧天說道。
    呂布又喝了一口酒:“這談何容易,他表麵上對我很好,實際上處處防備,根本沒有機會下手,否則董卓怎會至今未死?”
    “難怪,照這麽說,王司徒找你是沒錯的。”顧天笑著說,這些事情都對得上。
    呂布突然意識到什麽:“你的意思是?”
    顧天解釋道:“你之前提到王司徒暗中聯絡李傕、郭汜等人,難道你就沒考慮到自己?你無法直接對付董卓,但王司徒會給你機會。”
    “那貂蟬呢?”呂布神情憂慮。
    顧天急忙擺手解釋道:“無須擔心,此事與貂蟬無關,她隻是個引子,你盡可安心。”
    比起權力和江山,呂布顯然更在意另一件事。
    “這就好,這就好!”呂布低聲自語。
    隻要貂蟬對他懷有真心,其他一切都無足輕重。
    “說到曹操,最近他頻繁出入王司徒府,你知道是為何嗎?”呂布神秘兮兮地問顧天。
    顧天直截了當地回答:“東郡太守曹操!”
    呂布奇怪地打量著他:“你還說不會未卜先知?”
    “我隻是猜測,全是猜測!”顧天否認。
    呂布追問:“那麽你可知道曹操此行的目的?”
    兩人目光交匯,呂布再次開口:“你肯定清楚,別想蒙混過關。”
    這下顧天無法裝傻,隻能承認:“借刀殺人?”
    砰!呂布拍案而起:“我就說嘛,你果然能掐會算,跟我實話實說吧。”
    越描越黑,顧天索性坦白:“曹操借的是那把七星寶刀,很快就會借機刺殺董卓。
    這幾天你可以留意,若揭露曹操,定能贏得董卓的信任,為日後除掉董卓鋪路。”
    呂布疑惑:“我為何要做此多餘之事,我還盼著曹操成功呢。”
    顧天一怔,確實如此,也就是說,不用等到明年,洛陽即將迎來一場巨變。
    他猛地站起,環顧四周,黑暗中總覺得哪裏不對勁。
    “顧兄弟,怎麽了?”呂布被顧天的異常反應嚇了一跳。
    “不對,有些地方不對勁。”顧天搖頭。
    呂布滿頭霧水:“具體哪裏不對?”
    顧天沉思片刻:\"若呂布今日隕落,曹操能否掌控大局?未必,他尚不具備此等實力。那麽王司徒呢?亦不可。他或許能在暗處施展手段,但若真的賦予他權柄,董卓舊部必定群起反對。\"
    \"如此看來,王司徒此舉毫無益處,卻自找麻煩,這其中必有隱情。\"
    一時之間,顧天尚未理清頭緒,便坐回椅中,靜觀其變,暫且任由局勢發展。
    呂布今晚召見顧天,除告知以上消息外,還帶來兩隻信鴿,以便兩人隨時保持聯係。
    此刻,整個洛陽城中,唯有顧天贏得呂布信任。
    董卓利用他,王司徒也僅是敷衍,反倒是偶然相識的顧天,讓呂布倍感親近。
    \"吾之願望,不過保身邊人平安。若有顧兄相助,必能如願以償。\"呂布意在與顧天結盟。
    呂布並非未考慮將顧天納入麾下,然而多次接觸後,他意識到,自己難以留住這位如仙人般的人物。
    前有丁原,後有董卓,如今又冒出個王司徒,呂布心灰意冷,不願投靠任何人。
    隻要顧天應允協助,助他攜貂蟬及一眾兄弟逃離洛陽這個是非之地,呂布已深表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