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皆兵,

字數:4789   加入書籤

A+A-


    深秋的寒風吹得城牆上的旗幟獵獵作響,石禾站在箭樓裏,看著桌案上堆積的戰報,眉頭擰成了疙瘩。信使剛從北邊傳回消息,盤踞在中原的“北漠王”聽聞他連收數城,勢力漸強,已召集十萬大軍,正往這邊撲來。
    “大王,這石禾雖自稱‘守土’,可短短數月收複四城,民心歸附,隊伍已近二十萬,這股力量不容小視!”北漠王的謀士在帳中急聲進言,指著地圖上石禾的地盤,“他如今新收的城池尚未穩固,百姓雖附,根基未深,咱們趁他腳跟沒站穩,趕緊把他們打下來!否則等他糧草充足、壁壘堅固,後果不堪設想!”
    北漠王摸著胡須,眼中閃過貪婪“那片平原沃土,本就該歸我所有。一個種地的匹夫,也敢占這麽大的地盤?傳我命令,三日後出兵,踏平他的城池,搶光糧食,活捉石禾!”
    戰報傳到石禾手中時,他正在新收複的西城查看糧倉。趙將軍拿著軍報,氣得渾身發抖“將軍!這北漠王簡直欺人太甚!咱們收城是為了救百姓,從未招惹他,他憑什麽打過來?”李將軍也怒道“他就是見不得咱們過得安穩,想搶咱們的糧食和土地!”
    石禾捏著軍報,指節發白,眼睛裏漸漸湧上赤紅。他想起西城百姓剛種下的冬麥,想起主城學堂裏孩子們的讀書聲,想起阿蕎和孩子們等著他回家吃飯的笑臉——他隻想守著這方土地,讓百姓安穩種地,為什麽總有人要打破這份安穩?
    “召集所有將軍議事!”石禾的聲音帶著壓抑的怒火,平日裏的溫和被決絕取代。
    議事廳裏,氣氛凝重。石禾看著沙盤上北漠王的進軍路線,沉聲道“他們想打,咱們就守!加固所有城池的壁壘,糧倉全部封存,百姓遷入內城,能打仗的男子編入隊伍,婦女負責後勤!”
    “將軍,北漠王的軍隊是正規軍,戰力強悍,咱們……”有將軍麵露擔憂。
    “強悍又怎樣?”石禾猛地一拍桌子,“他們是來搶糧殺人的,咱們是為了守家護命!這仗,咱們不得不打,也必須打贏!”
    接下來的日子,五座城池總動員。百姓們扛著石頭加固城牆,鐵匠鋪日夜趕造兵器,春桃帶著醫館的人熬製草藥,柳姑娘和張玉瑤清點糧草、調度物資,阿蕎則把孩子們送到最安全的內城,自己也加入了縫補鎧甲的隊伍。
    三日後,北漠王的大軍兵臨城下,黑壓壓的軍隊望不到頭,旌旗蔽日,殺氣騰騰。北漠王騎著高頭大馬,在陣前喊話“石禾匹夫!速速開城投降,獻出糧食和土地,本王可饒你不死!”
    石禾站在城牆上,一身鎧甲,手握長劍,冷冷回應“我守我的地,你回你的家,井水不犯河水!若敢攻城,定叫你有來無回!”
    “敬酒不吃吃罰酒!”北漠王勃然大怒,下令攻城。
    箭雨如蝗,投石機轟鳴,北漠王的軍隊像潮水般撲向城牆。石禾沉著指揮,弓箭手精準射擊,滾石檑木砸向敵軍,護城河的吊橋遲遲不放下,城下很快堆滿了屍體。
    可北漠王的軍隊太多,一批倒下,另一批又衝上來。激戰三日,主城的城牆被砸出缺口,士兵傷亡慘重,趙將軍胳膊中箭,李將軍被石塊砸傷,連石禾自己也在拚殺中砍斷了兩把刀。
    “將軍!西城告急!敵軍快攻破城門了!”信使連滾帶爬地來報。
    石禾看著城下源源不斷的敵軍,聽著城內百姓的哭喊聲,又想起西城百姓送他冬麥種子時的期盼眼神,一股怒火直衝頭頂。“豈有此理!”他猛地拔出腰間的斷刀改造的長劍,“我隻想守一方土地,你們的大王為什麽要拚命攻打我們?!”
    他看著身邊倒下的士兵,看著城牆缺口處湧進來的敵軍,看著遠處火光中百姓的哀嚎,眼睛徹底紅了“看我們損失慘重,簡直把我氣死了!”
    “弟兄們!跟我殺出去!”石禾嘶吼一聲,率先從城牆缺口躍下,長劍如一道閃電,劈開迎麵而來的敵軍。他像一頭被激怒的雄獅,劍法越發狠厲,所過之處,敵軍紛紛倒地。
    城牆上的士兵見將軍身先士卒,也士氣大振,跟著他衝殺出去。趙將軍帶傷揮刀,李將軍舉盾掩護,百姓們甚至拿起鋤頭、扁擔,從街巷裏衝出來,與敵軍巷戰。
    這場仗打得慘烈,從清晨殺到日暮,血流成河,屍橫遍野。石禾渾身是血,長劍卷了口,卻依舊屹立不倒,眼裏的怒火支撐著他砍倒一個又一個敵人。
    北漠王沒想到石禾的隊伍如此頑強,更沒想到百姓會拚死抵抗,眼看士兵傷亡過半,糧草也快耗盡,再打下去隻會得不償失,終於在夜色中下令撤軍。
    當敵軍的背影消失在遠處,石禾才拄著長劍,緩緩靠在城牆上,看著滿目瘡痍的城池和疲憊的眾人,喉嚨裏湧上腥甜。他贏了,卻沒半分喜悅,隻有無盡的疲憊和憤怒——為什麽安穩日子總是這麽難?為什麽想守著一方土地,總要付出這麽多代價?
    阿蕎帶著孩子們找到他時,石禾正望著城牆缺口發呆,手腕上的紅繩被血浸得發黑。“石禾哥……”阿蕎的眼淚掉下來,伸手想碰他的傷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石禾握住她的手,聲音沙啞“沒事……守住了……咱們的家還在……”
    他抬頭望向天空,殘陽如血。他知道,這不會是最後一場仗,隻要這亂世沒完,想守著一方土地,就必須拿起刀槍。但他不後悔,為了這些百姓,為了這片樂土,為了身邊的家人,就算再難,他也會守下去——用他的刀,他的血,他的命,守到亂世結束,守到這片土地再也沒有戰火,隻有莊稼和歡笑。
    城牆上的血跡還沒擦幹,石禾站在殘陽下,望著身邊傷痕累累的士兵和百姓,聲音嘶啞卻異常堅定“從今天起,給我全民皆兵!”
    他的目光掃過人群,落在白發蒼蒼的老者身上,落在帶著補丁的孩童臉上“不管是老人還是孩子,都要學戰鬥!老人教經驗,孩子練筋骨,男人握刀槍,女人備刀劍!敵人敢來,咱們就全民上陣,讓他們知道,這方土地上的每一個人,都不好惹!”
    人群中鴉雀無聲,隨即爆發出震天的響應“聽將軍的!”“全民皆兵!守家護土!”
    石禾抬手示意安靜,繼續下令“但咱們不能隻學打仗!給我全民都是農民,田不能荒,糧不能斷!打仗是為了守地,種地是為了活命,兩者都要抓!”他看向老鐵匠,“所有鐵匠鋪擴大規模,不僅打兵器,更要造農具、修器械!有手藝的人——不管是織布的、看病的、教書的、算賬的,全部重用!各司其職,各盡其能!”
    “咱們不要隻會殺人的軍隊,要能種地、能打鐵、能救命、能守家的活土!”石禾的聲音傳遍城池,“把這方土地給我守好!讓老人有粥喝,孩子有書讀,百姓有地種!誰也別想再踏進來半步!”
    “守好土地!護我家園!”十萬人的歡呼震得城牆都在發顫,眼裏沒有恐懼,隻有被激起的血性和對安穩的渴望。老者們顫巍巍地拿起拐杖當武器,孩子們舉起木刀木劍跟著操練,婦人們把織布梭換成了短刀,鐵匠鋪的錘聲日夜不息,田埂上即使在操練間隙,也能看到百姓彎腰播種的身影。
    軍令如山,落地生根。石禾把城池劃分為“農區”“工區”“戰區”“學區”,白天各司其職農民種地,工匠打鐵,士兵操練,孩子讀書;夜裏則全員練兵,老人教街巷攻防的土辦法,鐵匠教兵器使用的巧勁,石禾親自教陣法配合,連春桃都帶著醫館的人學包紮急救,張玉瑤則把賬本改造成軍情地圖,標注每一處防禦要點。
    短短半年,這片土地徹底變了樣。城池的壁壘加了又加,護城河挖得更深,城牆上不僅有箭窗,還多了百姓發明的“滾油槽”“石灰包”;田地裏粟米連片,糧倉堆得冒尖,甚至儲備了能支撐三年的糧草;鐵匠鋪打造的刀槍鋒利耐用,連孩子們手裏的木劍都做得有模有樣;學堂裏除了教書,還教辨識地形、傳遞信號,連最小的孩子都知道“遇敵如何躲,見火如何報”。
    消息傳到周邊勢力耳中,沒人再敢輕視。曾經躍躍欲試的小股亂兵,聽說這裏連老人孩子都能上陣,嚇得繞道而行;北漠王敗退後本想卷土重來,聽聞石禾“全民皆兵、亦農亦戰”的陣勢,又看著自己損兵折將的隊伍,終究沒敢再動。
    有路過的商旅回到中原,把這裏的景象傳遍天下“石將軍的地盤,人人能戰,戶戶有糧,城牆比鐵硬,人心比金堅!別說攻城,靠近都得掂量掂量!”
    從此,這方土地名聲鵲起,成了亂世裏的“鐵打的樂土”。再沒人敢輕易來犯,連最凶悍的勢力都默契地繞開這片區域。百姓們在田埂上種地時,腰間別著短刀;孩子們在學堂外嬉鬧時,手裏拿著木劍;老人們坐在城門邊曬太陽時,拐杖裏藏著鐵尖——他們不是好戰,是知道和平需要武力守護,安穩需要人人出力。
    石禾站在城樓上,看著田裏忙碌的身影,聽著操練場的喊殺聲和學堂裏的讀書聲交織在一起,傻嗬嗬地笑了。他身邊的四個妻子也笑著,阿蕎懷裏的小兒子正揮舞著小木刀,奶聲奶氣地喊“守家”。
    夕陽灑在這片土地上,鍍上一層溫暖的金光。這裏沒有帝王的野心,隻有百姓的堅守;沒有擴張的欲望,隻有守護的決心。全民皆兵是為了全民安寧,全民務農是為了全民溫飽,這方土地用最樸素的方式,在亂世裏站穩了腳跟,成了人人敬畏的存在。
    從此,再沒人敢來打擾這片樂土的祥和。石禾和他的百姓們,用鋤頭和刀槍,用汗水和血性,把“守一方土地”的誓言,種進了每一寸泥土裏,刻進了每一個人心裏,直到亂世落幕,直到和平降臨,這片土地上的故事,還在被後人傳頌——關於一個“傻子”將軍,如何帶著百姓,把家園守成了亂世裏最亮的光。
    喜歡風水雲雷電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風水雲雷電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