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青雲之誌

字數:4484   加入書籤

A+A-


    楊進京的辭職報告剛寫到一半,辦公室的電話就炸響起來。
    "老楊!緊急情況!"周衛國的聲音在電話裏劈了叉,"省委鄭書記點名要來城關鎮調研,後天就到!"
    鋼筆尖在信紙上洇出一團墨跡。楊進京望著寫了一半的"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城關鎮黨委書記職務",輕輕歎了口氣:"周縣長,需要準備什麽?"
    "啥都不用準備!"周衛國急吼吼地說,"鄭書記最討厭弄虛作假,就說要看最真實的情況!"
    掛掉電話,楊進京把寫了一半的辭職報告鎖進抽屜。窗外,工業區的煙囪正冒著白煙,遠處的田野裏,農民們正在給冬小麥追肥。一切如常,卻又似乎有些不同。
    消息像長了翅膀,當天下午就傳遍了整個開州縣。縣委大院裏人來人往,各部門連夜開會準備匯報材料。隻有城關鎮異常平靜——楊進京照例去了紡織廠,和技術員們研究新引進的自動織布機。
    "楊書記,"年輕的車間主任小聲問,"要不要把舊設備暫時收起來?"
    "收什麽收,"楊進京頭也不抬,"鄭書記要是隻看光鮮的,不如去看模特隊走秀。"
    調研前一天,市委先遣組浩浩蕩蕩開進城關鎮。帶隊的市委秘書長一下車就皺起眉頭:"怎麽連個歡迎橫幅都沒有?"
    "按楊書記的意思,"張虎硬著頭皮解釋,"一切照常......"
    "胡鬧!"秘書長氣得直跺腳,"這是省委主要領導!馬上安排學生夾道歡迎!"
    正吵嚷著,楊進京騎著那輛叮當作響的自行車來了。他剛從果脯廠回來,褲腿上還沾著果漬。
    "秘書長,"他停好自行車,"鄭書記這次來,主要想看什麽?"
    "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秘書長打量著楊進京樸素的衣著,欲言又止,"楊書記,您這身打扮......"
    "我換身幹淨的。"楊進京笑了笑,"不過鄭書記要是下車間,還得穿工作服。"
    秘書長走時憂心忡忡,給周衛國打電話:"這個楊進京,也太不講究了!"
    周衛國在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隨他去吧,城關鎮的成績擺在那兒。"
    省委書記鄭為民來的那天,天空飄著細雨。沒有紅地毯,沒有鮮花隊,隻有工業區門口那塊樸素的牌子:城關鎮產業集聚區。
    鄭書記穿著普通夾克衫,一下車就握住楊進京的手:"老楊啊,我可是慕名而來!"
    楊進京引著考察團走進紡織廠車間。機器轟鳴聲中,工人們專注地操作著設備,甚至沒人抬頭張望。鄭書記饒有興趣地觀察著生產線,突然在一台舊機器前停下。
    "這台設備有些年頭了吧?"
    "七二年產的,"楊進京如數家珍,"我們改造了電路係統,效率提高了三成。"
    鄭書記眼前一亮:"花多少錢改造的?"
    "不到兩萬,"楊進京指著正在調試機器的老師傅,"主要是馬師傅他們的技術。"
    馬師傅沒想到會被點名,粗糙的大手在工裝褲上擦了擦,結結巴巴地匯報起來。鄭書記聽得頻頻點頭,最後拍了拍老師傅的肩膀:"老師傅,您這是為國家節約了大筆外匯啊!"
    轉到果脯廠時,發生了一個意外。包裝車間突然停電,流水線停了下來。隨行人員頓時慌了神,楊進京卻不慌不忙地從工具間拿來手電筒。
    "鄭書記,正好看看我們的應急措施。"
    在手電光下,工人們熟練地切換備用電源,有條不紊地繼續工作。鄭書記注意到,每個工位都貼著清晰的應急流程。
    "老楊,你們經常停電?"
    "農村電網不穩定,"楊進京實話實說,"所以我們每個車間都培訓過應急操作。"
    中午吃飯時,鄭書記堅持要去職工食堂。看到公示欄上清楚的每周食譜和采購價格,他轉頭對隨行的幹部說:"這才叫公開透明!"
    最精彩的時刻出現在下午的座談會上。當鄭書記問到"發展經驗"時,楊進京從兜裏掏出一個小本子。
    "沒什麽經驗,就是記了三本賬。"他翻開已經起毛邊的筆記本,"第一本是問題賬,群眾反映啥記啥;第二本是進度賬,答應的事做到哪記哪;第三本是民心賬,老百姓滿意不滿意記下來。"
    鄭書記接過筆記本仔細翻看。上麵密密麻麻記著:某日東李莊反映葡萄銷路不暢,某日西王屯小學屋頂漏雨,某日紡織廠女工提出托兒所需求......每個問題後麵都打著勾或叉,還有後續跟進情況。
    "了不得!"鄭書記感慨,"這一筆一畫,都是民心啊!"
    座談會結束,鄭書記突然問:"老楊,聽說你主動放棄上調市裏的機會?"
    會議室瞬間安靜下來。所有目光都集中在楊進京身上。
    "鄭書記,"楊進京的聲音很平靜,"我是農民的兒子,最懂得土地需要什麽。城關鎮的發展剛起步,我不能半途而廢。"
    "那你打算幹到什麽時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等工業區三期建成,等東八裏莊養老院擴建完成,等......"楊進京頓了頓,"等找到合適的接班人。"
    鄭書記久久注視著這個黝黑瘦削的鄉鎮幹部,突然站起身,向他伸出了手:"楊進京同誌,我代表省委謝謝你!"
    回省城前,鄭書記對周衛國說了一句話:"這樣的幹部,要大膽使用!"
    一個月後,省委組織部下發文件,在全省開展"學習楊進京同誌三本賬工作法"活動。而此時的楊進京,正蹲在東八裏莊的田埂上,和村民們商量著明年試種新品種的事。
    "楊書記,"村會計匆匆跑來,"縣委來電話,說您被推薦為"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候選人!"
    村民們歡呼起來,楊進京卻隻是拍了拍手上的泥土:"先別嚷嚷,等麥子收了再說。"
    當晚,王素心發現丈夫在燈下又寫起了那份沒寫完的辭職報告。
    "當家的,"她輕聲問,"真要辭啊?"
    楊進京望著窗外的星空:"素心,你還記得咱家剛分責任田那會兒嗎?"
    "記得,"王素心坐到他身邊,"你天不亮就下地,月亮上來才回家。"
    "我現在做的事,和當年種地一個理。"楊進京合上筆記本,"莊稼要一茬一茬種,事業要一代一代幹。該給年輕人讓路了。"
    王素心突然紅了眼眶:"可你舍得嗎?"
    楊進京沒有回答,隻是輕輕撫摸著桌上那張東八裏莊的全景照片。照片裏,新建的小學教學樓在陽光下閃閃發亮。
    第二天一早,楊進京親自把辭職報告送到了周衛國辦公室。周衛國看完後,長歎一聲:"老楊啊,鄭書記剛在全省大會上表揚你......"
    "周縣長,"楊進京笑了笑,"我回東八裏莊,照樣能幹出名堂。"
    周衛國盯著他看了許久,突然拿起電話:"王部長嗎?關於楊進京同誌的職務調整,我有個新建議......"
    三天後,市委組織部下發了一份特殊任命:楊進京同誌任開州縣委常委兼東八裏莊村黨支部書記,重點探索"鄉村振興示範村"建設。
    消息傳來時,楊進京正在村口的老槐樹下給孩子們講故事。聽完張虎的匯報,他隻是輕輕"嗯"了一聲,繼續講著當年的知青歲月。
    夕陽西下,楊進京背著手往家走。路過新建的養老院時,裏麵的老人紛紛向他招手;經過村辦小學時,放學的孩子們圍著他喊"楊爺爺";田埂上勞作的村民直起腰,遠遠地向他點頭致意。
    這一刻,他知道自己的選擇是對的。腳下的這片土地,才是他永遠的根。
    喜歡年代逆襲:癱瘓老爹重生了請大家收藏:()年代逆襲:癱瘓老爹重生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