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熱幹麵碗底的金融密碼

字數:3456   加入書籤

A+A-


    香港半島酒店的玻璃幕牆映出鄭老三摔碎的茶杯,而雷宜雨站在宜昌碼頭的夜風裏,指尖摩挲著從周家砂石船截獲的矽晶片。程硯舟遞來一份電報:“周氏電子東莞車間全停了,但他們在武漢的賬房今早去了蔡林記總店。”雷宜雨眯起眼,遠處長江貨輪的汽笛聲混著江水的腥氣撲麵而來。“熱幹麵?”他忽然笑了,“走,回去嚐嚐芝麻醬的滋味。”
    漢口中山大道,蔡林記老店
    木桌邊沿的漆皮被歲月磨得斑駁,雷宜雨用筷子尖挑起一撮熱幹麵,芝麻醬的香氣裹著堿水麵在晨光裏泛出油亮。程硯舟壓低聲音:“周家賬房連續三天在這兒包二樓雅間,每次帶走兩箱空碗。”
    “碗?”雷宜雨的筷子頓住。
    後廚傳來瓷碗碰撞的脆響,穿藍布褂的老師傅正把摞成山的空碗浸入水池。雷宜雨起身繞到洗碗池旁,水龍頭衝下的濁流裏,一隻碗底隱約露出墨跡。他伸手撈起——碗底內側用特製墨水寫著“武商聯19970923軋空”字樣,水漬一浸便消失無蹤。
    “金融暗語。”程硯舟瞳孔一縮,“周家把股市操盤指令藏在碗底!”
    雷宜雨甩掉手上的水珠:“去楚風堂找徐蔚,讓他帶兩卷漢正街的防水油布來。”
    楚風堂辣椒倉庫
    徐蔚抖開印著“1991年漢正街信用代購”字樣的油布,雷宜雨用鋼勺舀起一捧幹辣椒鋪在上麵:“周家用熱幹麵館洗錢,我們就用他們的套路反將一軍。”
    “但碗底信息遇水則化,怎麽截獲?”徐蔚皺眉。
    “辣椒粉。”雷宜雨從貨架抽出一袋貴州朝天椒,“研磨時摻顯影劑,裝進改造過的芝麻醬罐子。明天起,所有送到周家雅間的熱幹麵——都用這個。”
    程硯舟忽然推門進來,手裏捏著半張糧票:“剛發現周家通過糧票換購,控製了蔡林記三家分店的洗碗工。”
    雷宜雨撚開糧票對著燈光,水印處竟藏著微型電路圖。“怪不得能精準回收信息碗……”他轉向徐蔚,“你當年在漢正街管集裝箱改裝時,是不是留了一批磁吸密封條?”
    十分鍾後,徐蔚從舊貨箱翻出鏽跡斑斑的金屬條。雷宜雨用打火機烤化表層,露出內嵌的磁石:“把顯影辣椒粉罐改成磁吸底,周家運碗的貨車經過地磁強的地方,罐子自動鎖死。”
    長江日報路證券營業部
    杜青山蹲在報攤旁假裝看《楚天都市報》,餘光盯著營業廳裏穿綢衫的中年男人——周家操盤手正把一疊交割單塞進熱幹麵外賣袋。
    “雷總猜對了。”耳機裏傳來薑敏的聲音,“他們用外賣動線傳遞交易指令,剛監測到營業部往江漢關方向發了兩組摩斯電碼。”
    杜青山壓了壓鴨舌帽:“跟上去,但別驚動送餐員。”
    一輛二八自行車擦過他身邊,車筐裏摞著印有“蔡林記”的食盒。騎車的年輕人拐進巷子時,杜青山瞥見他手腕上纏著防汛應急隊的舊袖章——那是1995年長江洪災時雷宜雨讚助的物資。
    江漢關鍾樓暗室
    薑敏用鑷子夾起剛從外賣袋摸出的碗底殘片,顯影劑作用下浮現出“平倉線:5.83”的藍字。程硯舟對照著漢正街物流隊的貨運記錄:“周家今天有十七車鋼材到港,全是這個價位質押的。”
    雷宜雨突然抓起暗室裏的老式電話,撥通了1994年國債風波時埋下的暗線:“老趙,武商聯的場外期權是不是你在做市?”電話那頭沉默幾秒,傳來沙啞的回應:“雷老板要加注?”
    “不,我要你今早所有交易記錄。”雷宜雨指尖敲著碗沿,“用漢正街集裝箱編碼當密鑰。”
    掛斷電話後,他掰開碗底殘片,露出夾層裏的矽膠薄膜——這是卷二中證券周報的防偽技術改良版。程硯舟倒吸一口氣:“周家把芯片嵌在碗底了!”
    漢口碼頭集裝箱區
    暴雨將至的悶熱中,徐蔚帶人撬開標著“辣椒幹”的集裝箱。內壁焊著一排磁吸架,上百隻空碗按編碼排列,碗底芯片閃著微光。
    “難怪要防水。”徐蔚用改錐挑起芯片,“每隻碗記錄一筆離岸交易,遇水自動銷毀證據。”
    雷宜雨從懷裏掏出一卷泛黃的紙——1991年漢正街流動商攤的布局圖。他撕下邊緣空白處,寫下一串數字遞給裝卸工頭:“告訴周家運碗的車隊,就說防汛指揮部征用這批集裝箱裝沙袋。”
    工人剛離開,程硯舟匆匆跑來:“剛截獲周家往澳門發的貨輪,底艙有二十箱鍍金碗!”
    雷宜雨笑了。那是他上個月故意讓杜青山放給周家的假消息——所謂“鍍金工藝”,其實是漢正街流動攤販用銅粉調漆的土法子。
    武漢無線電廠舊倉庫
    夜色如墨,薑敏調試著從防汛電台拆下的信號放大器。二十隻改造過的熱幹麵碗擺在木箱上,碗底芯片已被替換成林秋白編寫的幹擾程序。
    “等周家明天用這批碗接收交易指令……”她按下開關,碗沿突然泛起一圈藍光。
    雷宜雨拎著蔡林記的銅壺澆下滾水,芝麻醬香中,碗底浮現的不是數字,而是一幅長江防汛圖——那是1995年他帶人守大堤時親手繪製的。圖中某處標紅的閘口坐標,正對應周家在倫敦金屬交易所的暗倉位置。
    “該收網了。”他抬手潑掉殘湯,瓷碗在水泥地上摔得粉碎。
    翌日,香港聯交所
    鄭老三盯著突然跳水的鋼鐵期貨,手中報紙登著“武漢防汛指揮部突擊檢查碼頭”的新聞。他暴怒地掀翻茶幾,卻看見碎片裏混著半片印有“蔡林記”的瓷碗——那是昨夜雷宜雨讓杜青山特意送去的“外賣”。
    與此同時,長江實業武漢總部裏,雷宜雨正翻開程硯舟送來的報告:“周家澳門賬戶被凍結了?”
    “不止。”程硯舟笑著展開《湖北日報》,“今早蔡林記宣布用糧票換股權,咱們1992年囤的糧票現在值三倍。”
    窗外,六輛印著“漢正街物流”的卡車正駛向碼頭,車廂裏裝的不再是空碗,而是貼滿“軍工級防磁”標簽的手機外殼——那些用周家矽晶片改造成的產品,即將通過1997年建立的跨境貿易通道發往東南亞。
    雷宜雨端起一碗熱幹麵,芝麻醬順著筷尖滴在最新的財報上。那數字比碗底的金融密碼更令人愉悅。
    喜歡九零倒爺請大家收藏:()九零倒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