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軍權,政權,財權,三權分立。立法權還給百姓

字數:4460   加入書籤

A+A-


    “諸位愛卿為何不說話,是不知道該怎麽說,還是不敢說,再或者不願意說?”
    李承乾聲音冰冷,用力抓著龍椅的扶手道:“那,讓朕來告訴你們!
    從古至今,製度一直都在變革,就是因為製度必須適應時代。
    就好像秦始皇時代的軍功製,在有仗可打的時候,可以讓秦始皇手下的兵力如狼似虎。
    可到了六國一統,天下太平的時候。
    究竟是秦始皇自己沒注意到,還是既得利益者的阻力太大,導致了軍功製這駕馬車已經拉不回來,朕也不太清楚!
    史書,終究是後來人書寫的。
    但不管如何,事實證明,無仗可打之後,利益分配就出了問題,於是秦朝亡了!
    別說什麽秦二世胡亥昏庸無道,朕很早以前就說過,皇帝不是你們在必要的時候,推出來背鍋的存在。
    就算胡亥昏庸無道,那也是他長於深宮之中,什麽都不懂的情況下,被利益既得者蠱惑。
    人從來不是生而知之,每一個孩子在成長之中,都被身邊的人塗抹。
    長成什麽樣,一是看先天繼承什麽樣的基因,二就是看教導。
    就以胡亥舉例,哪怕他天生有凶殘的基因,隻要教育好了,最多是個喜歡虐殺的霸王,但絕不是他那種蠢貨。
    好了,話題扯遠了!
    話說回來,懂得了變法的本質和需求之後,該變法的時候就必須要變法。
    而我大唐,如今已經到了該變法的時候了。
    從古至今,曆代皇帝很喜歡把自己的需求轉嫁給大臣,大臣們也很喜歡讓皇帝背鍋,兩者之間就看誰玩得過誰。
    商鞅和白起就屬於被皇帝玩壞了,胡亥就屬於被大臣玩壞了。”
    百官們嘴角抽搐,眼皮跳動。
    李承乾這個皇帝說話,還是如此的直接了當又清醒。
    真是讓他們想找個空子插,都插不進去。
    李承乾看得太清楚了,知道他們需要什麽,知道他們想幹什麽,知道他們為了什麽。
    這就好像被扒光了,明明白白的擺在李承乾眼前,這還怎麽玩兒?
    魏征是感悟最深的那一個,他就被玩壞了。
    這一次上朝,他都還帶著黑眼圈。
    也不知道是睡不著,還是被人打了悶棍。
    但魏征也知道,自己這下真要千古留名了。
    以後史書上會記載,就是他讓女子主政一方的,洗都沒得洗。
    可他想要的名,不是這種名啊。
    百官沉默,不知道說什麽好。
    他們現在已經習慣了,等李承乾把話說完再談。
    要不然,一個理解錯誤,又搞得他們好像學識不夠的樣子。
    “朕跟他們不一樣,朕不需要哪個大臣來給朕背鍋,朕以皇道大勢,堂堂正正的去改一切!
    往後的大唐,將要統治的是全世界。
    這個世界,地方太大太大。
    就算努力發展工匠,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夠朝東海暮北冥。
    朕作為皇帝來說,也沒辦法真正的處理好天下之事。
    因為地方太遠,事情太多!
    朕現在日日夜夜,幾乎已經在立政殿常住。
    就算朕熬得住,難保後繼之君熬得住。
    一旦後繼之君不作為,權力就會被漸漸架空,這不是幾個忠心的大臣,能夠控製得住的。
    就好像你們沒辦法保證,家族代代出人才。
    因此,朕要改製。
    這既是適應曆史的潮流,也是為了大唐的千秋萬世。
    諸位愛卿,可明了?”
    魏征站出來,有氣無力道:“陛下,您還是明言吧!”
    “好,那朕就大概先給你們說一說,咱們先討論討論。
    畢竟事關全天下,朕也難保不會出錯,有錯朕就改。
    前提是,你們必須用正當的理由說服朕,而不是僅僅站在自己的利益角度,在那裏反對或者讚成。
    首先,朕準備把新的權力構架,分為軍、政、財、三權,三權互相獨立,類似於三省。
    軍權,主管軍隊一切事務。
    政權,主管民生上的一切事物。
    財權,主管一切資源的調配,如此清晰明了,諸位愛卿覺得如何?”
    這三權一說出來,非常的明了,百官心中都微微一動。
    之前,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如果是不明白的,聽都聽不懂。
    同時,隻有尚書省是負責執行的,中書省和門下省,就好像是兩個互相製衡的部門。
    同時,尚書省看似屬於執行部門,權力又不是特別大。
    比如說,兵部看似武將大本營,實際上是主管後勤,壓根就管不著兵。
    再比如說,所有官員的審判,都得交給大理寺。
    大理寺看似下屬,偏偏有時候又相當於高位存在。
    但這個高位存在,審核了案件之後又得交給刑部複審。
    刑部在平時,隻負責普通案件,還有就是律法的製定。
    總而言之,權力之間互相夾雜,有時候上下難分。
    互相製衡的同時,一旦各部之間互不對付,就容易形成長久的拖遝,執行很沒有效率。
    看起來是集權了,但偏偏又沒有徹底集權。
    每個部門,包括皇帝在內,有時候說話都不好使。
    必須得達成利益分配之後,才能夠真正做到政令通達,這就是三省六部製的根源局限。
    就在百官各有所思的時候,李承乾又說:“在這三權之上,高高在上的是立法權!”
    百官雙眼瞬間睜大,都不由自主的想,這是個什麽意思?
    李承乾就想知道他們在想什麽,馬上解釋道:“立法權,朕並不會給一個權力部門,這一項權利,朕準備交給天下百姓,交給所有平民!”
    百官頓時滿臉不可思議,他們根本就沒辦法理解,這是什麽意思?
    “朕知道,你們不能理解!
    朕給你們舉個例子,你們大約就能明白了。
    不管朕這個皇帝,還是你們百官,你們敢說,自己了解全天下嗎?
    比如說,此地隻適合種麥,而不適合種栗。
    但百官想當然,非要人家去種栗,這不是逼百姓絕食嗎?
    再比如說,有些山野民族或者部落,人家執行的是一妻多夫,並且人家已經習慣了幾千年。
    我大唐過去,非要讓他們變成一夫多妾,人家能不反抗嗎?
    尊重,包容,才是我大唐天下之道。
    因此,立法權必須要還給天下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