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房玄齡想通了
字數:4433 加入書籤
房玄齡起身接過參湯,又歎息道:“睡不著啊,實在是這次皇帝玩得太大了!
翻天覆地的改革,觸動了太多人的利益。
甚至可以說,這一次是觸動了所有掌權人的利益。”
梁國夫人走到他身後,給他揉捏著肩膀脖子,邊揉捏邊說:“我一個婦道人家,不懂其他的。
但是有一點我知道,皇帝讓這個天下,實實在在的變好了。
從偶爾你吐出的一些口風來看,皇帝的雄才大略,連你都理解不了。
雖然看似每一步都走得很冒險,但卻有那個能力去收拾殘局。
他既然要進行某種變革,那就肯定已經想好了一切。
他才二十五六歲,距離老糊塗還遠得很。
從他登基這幾年來看,他雖然很霸道,但卻行的是堂堂的正道,一步步都是大勢碾壓下來。
老爺,你也不要想太多了。
兒孫自有兒孫福,你最重要的是保住自己的身體。”
剛剛端起參湯喝了一口的房玄齡,聞言狠狠把碗頓在桌上。
似乎又感覺自己做得太過,輕輕把碗移了個位置,然後歎氣道:“按照陛下的說法,龍生龍鳳生鳳,鼠生的孩子會打洞。
可我們家的四個子,一個讓人省心的都沒有。
大子,你看他整日偷雞摸狗,哪裏有點我的樣子?
別說政治頭腦了,他連半點為人的頭腦都沒有。”
房玄齡的大兒子房遺直,在原本的曆史上,到了李治的時期才被封官,而且都是封的散官。
就這樣,他還在妹夫的裹挾下,非要搞點大事,最後被流放嶺南,死於非命。
“再來說二子,如果說大子好歹還有點小聰明,就是沒用在正道上。
二子就純純的一個莽夫,人家要不是看在我的麵子上,他早就不知道死在哪個角落了。”
二兒子房遺愛,曆史上的千古綠帽王,但實際的曆史記載,顯示其就是一個超級莽夫,俗稱腦子裏長的都是肌肉。
說他給高陽和辯機守門,還不如說他直接打進去,不管對方身份,把兩個都殺了來得真實。
現在由於出了變故,房遺愛還在混,根本沒得到賜婚。
李承乾不管,李世民為他那些兒女的婚嫁操碎了心。
“三子,哎……平庸到了極致,可謂放在百姓中都不突出!”
三隻房遺則,就是個超級混子,屬於不惹事,又沒亮點的混子。
“四子,四子已經算最好了……”
說是最好,屬於是矮個子裏挑高個子。
在房玄齡眼裏,這個四兒子房遺義,也就勉強能當個小小庸官。
別說宰相了,能不能站在朝堂上都是兩回事,除非他自己不要臉皮去求。
要是以前,求求李世民還行。
現在求李承乾,顯然是沒戲的。
因為李承乾的行動明確的告訴他,他隻看有沒有才。
能者上,庸者下。
而他自身對李承乾,也沒什麽太大的恩惠,根本就沒這個臉。
聽到這些話,梁國夫人沒什麽反應。
因為類似的話,房玄齡不止是說過一次了。
她知道,房玄齡不是在責怪自己,就是在發泄心頭的憋屈。
想他如此聰明的一個人,文能下馬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
怎麽生出來的兒子,就一個比一個沒用呢?
“老爺,正因為如此,你一定要保重身體。
否則,就算皇帝看在你勞苦功高的份上,給孩子們封個吃俸祿的散官。
他們也要麽碌碌無為,要麽隨時可能闖禍。”
“碌碌無為……闖禍?”
房玄齡的思維很發散,似乎得到了什麽靈感,端起碗把參湯灌下去,就急火火道:“走走走,去眯兩個時辰好辦公……”
梁國夫人滿臉問號,但也沒有再多問。
她怕繼續問下去,房玄齡的休息的時間都沒有了。
她並不知道,房玄齡是想通了。
既然自己四個兒子都如此不堪,想要保住房家的榮耀,看來是不可能了。
如此,為後代計,第一要務就是讓他們平安落地。
他站在朝堂上這麽多年,暗地裏又不是沒有人當他的政敵,或者暗戳戳的仇恨著他。
他最憂心的就是,自己死了之後會被秋後算賬。
原本的想法是,讓兒子們盡量站起來,能夠獨當一麵。
可四個兒子在他眼裏都是蠢貨,屬於進入官場自身難保的。
原本還是在左右為難,進不進都是死。
現在他想明白了,幹脆就不進了。
反正按照李承乾的意思,世襲國公已經沒了。
那他的四個兒子想要平安落地,現在最重要的就是,支持李承乾的政策。
讓白皮書上的政策實行下去,如此一來的話,就算他未來走了,就算四個兒子都不爭氣,他們起碼還能以平民的身份,好好的活下去,等待家族再出英才。
如果實在沒有那個機緣,起碼血脈傳承下去了。
隻要好好的支持,李承乾肯定也不會鐵石心腸,在他死後起碼會看著點。
況且,按照白皮書上的製度,就算他死了之後,某些人想要動他的後代,也是千難萬難的。
之前的他,是站在家族榮耀的角度去考慮,站在當前利益的角度去考慮,所以走進了死胡同。
現在的他,是站在家族後代平安落地的角度去考慮,站在家族的傳承角度去考慮,一切都不一樣了。
魏征的府上,他和房玄齡,在某種意義上極端相似。
也同樣是一個妻子裴氏,同樣是四個兒子。
但在曆史上,他的兒子比房玄齡的兒子有出息,也更有本事。
有些時候,甚至會把他的妻子跟房玄齡的妻子混搭起來,比如有人說是他的妻子吃醋。
魏征看得比房玄齡要慢一些,房玄齡都去睡覺了,他才剛剛放下手上的白皮書。
但他看完之後,卻是什麽都沒有說,老眼中卻燃起熊熊的火焰。
他跟房玄齡不一樣,從某種角度來說,房玄齡很圓滑,魏征屬於一根筋。
黃玄齡長袖善舞,魏征隻是正好遇到了李世民,才會相得益彰。
否則的話,他大概率就是被隨時砍頭的那種命。
就像他在李建成手下的時候,也是多次頂撞李建成,直言要砍了李世民,一點都不圓滑。
在魏征的眼裏,隻要能夠名留青史,死就死。
房玄齡算計的是生前利益,魏征算計的是身後名。
兩者既相似,又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