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歸途
字數:3366 加入書籤
接下來的幾日,在武夫子的書房裏,秦朗坐姿端正,全神貫注地聆聽著夫子關於文章詞句運用的精妙講解,時不時在紙上記錄下要點,眼神中滿是對知識的渴望。
而在遙遠的大陳幽州境內,烈日炙烤著大地,秦明所率領的那隊人馬揚起陣陣塵土。隊伍有序地停下,士兵們開始忙碌地安營紮寨,吆喝聲、勞作聲此起彼伏。
秦明坐在臨時搭建的營帳中,卸下頭盔,揉了揉眉心,臉上露出一絲疲憊但又難掩即將歸家的期待。
秦穆走進營帳,為父親倒了一杯水,說道:“父親,您先喝口水,休息休息。這一路奔波,您也累了。”
秦明接過水杯,輕抿一口,微微點頭:“穆兒,這趟出征,咱們總算是不辱使命。西梁那邊的戰事穩定下來,咱們也能安心回家了。”
秦穆在一旁坐下,目光中透著思念:“是啊,父親。離開家這麽久,我甚是想念母親和小妹。也不知道二弟在國子監裏有沒有好好照顧自己,雖說有夫子們教導,可我這心裏還是放心不下。”
秦明笑了笑,眼神溫和:“你這做大哥的,總是操心得多。朗兒那孩子聰明伶俐,又勤奮好學,在國子監定能有所收獲。而且,他也不是小孩子了,能照顧好自己。”
秦穆撓了撓頭,有些不好意思地說:“父親說得是,我這就是習慣性地擔心。也不知道二弟現在文章學問到了什麽程度,等回去了,我還想和他切磋切磋呢。”
秦明看著兒子,眼中滿是欣慰:“你兄弟倆相互促進是好事。等回到京城,一家人團聚,好好吃頓團圓飯。這些日子在戰場上,我時常想起家裏的溫馨場景。”
這時,一名士兵走進營帳,單膝跪地:“將軍,營寨已安紮完畢,崗哨也都布置好了。”
秦明點了點頭:“好,讓兄弟們好好休息,明日一早繼續趕路。”
“是!”士兵領命退下。
秦明看著遠方,繼續對秦穆說道:“穆兒,咱們從西梁邊境的燕州過來,這一路進入了幽州。燕州地處邊境,常年有戰事,百姓也多驍勇善戰,以保家衛國為念。而這幽州,它的位置更是關鍵。”
秦穆認真聆聽,微微頷首。
“幽州,連接著燕州與江州。它是大陳北疆的重要屏障,也是南北往來的要道。”
秦明說道,“從軍事戰略上看,幽州地勢複雜,山脈、關隘眾多,一旦有外敵入侵,這裏是必須要守住的地方。咱們大陳能在北疆安穩多年,幽州的作用不可忽視。”
“而且,幽州的經濟也頗為繁榮。”秦明接著說,“它不像燕州那樣時常受戰火侵擾,百姓得以安心發展農桑和商業。這裏的集市上,有來自四麵八方的貨物,不僅有大陳各地的特產,還有周邊番邦的稀罕物件。”
“再往南去,就是江州了。”
秦明目光深邃,仿佛已經看到了江州的模樣,“江州可是個富饒之地。土地肥沃,河網密布,是大陳的魚米之鄉。那裏的糧食產量極高,每年都要向京城輸送大量的糧草。而且江州的商業也很發達,各種作坊林立,手工業製品遠銷各地。”
“進入江州境內後,離京城就不遠了。”秦明語氣中帶著一絲感慨。
秦穆眼神中透露出期待,說道:“父親,聽您這麽一說,我對江州越發向往了。隻是不知道這一路到京城,還會不會有什麽變故。”
秦明拍了拍秦穆的肩膀,說道:“我們行軍打仗多年,什麽樣的場麵沒見過。隻要我們小心謹慎,隨機應變,便不會有什麽大問題。況且如今西梁戰事已穩,我們這一路也算是順風順水。”
“是,父親。”
秦穆應道,“孩兒定會聽從父親的安排,確保這一路平安抵達京城。”
秦明微微眯起眼睛,思緒仿佛飄向了過往的歲月,接著對秦穆說道:“穆兒,幽州除了地勢和經濟上的重要性,這裏的人文風情也別具特色。”
秦穆來了興致,湊近了些,說道:“父親,快給我講講。”
“幽州有不少古老的部落和氏族,他們在這裏繁衍生息了數百年。”
秦明緩緩說道,“這些部落大多保留著自己獨特的習俗和信仰。比如,每年的仲秋時節,他們會舉行盛大的祭月儀式,祈求月神保佑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儀式上,人們會身著盛裝,載歌載舞,熱鬧非凡。”
“還有幽州的建築風格,也與其他地方大不相同。”
秦明指了指遠處一些隱約可見的房屋,“這裏的房屋多以石頭和木材建造,牆壁厚實,屋頂高聳,既能抵禦北方的嚴寒,又能在戰時起到一定的防禦作用。而且,不少房屋的牆壁上還繪有精美的壁畫,描繪著他們的祖先事跡和神話傳說。”
秦穆聽得津津有味,不禁感歎道:“沒想到幽州還有這麽多有趣的事情,真想去見識一番。”
“幽州的人才也是輩出。”
秦明繼續說道,“這裏出過不少有名的武將和文人。武將們在戰場上奮勇殺敵,保家衛國;文人們則以筆為劍,寫下了許多流傳千古的佳作。他們的事跡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幽州子弟。”
“隻是,幽州近年來也麵臨著一些問題。”
秦明的神色變得凝重起來,“周邊一些小部落時常侵擾,雖然規模不大,但也讓當地百姓不得安寧。而且,幽州內部的幾大豪強家族之間,偶爾也會因為利益衝突產生一些摩擦。朝廷雖多次出麵調解,但問題始終未能徹底解決。”
秦穆皺起眉頭,說道:“父親,那我們此次路過,需不需要留意一下這些情況?”
秦明點了點頭,說道:“自然要留意。我們身為朝廷將領,即便隻是路過,也有維護地方穩定的責任。若是遇到什麽突發情況,我們要及時應對,不可坐視不管。”
“是,父親。”秦穆恭敬地應道,眼神中透露出堅定,“孩兒定會牢記父親的教誨。”
父子倆就這樣站在營帳前,談論著幽州的點點滴滴,在這即將歸鄉的途中,對幽州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認識和思考。而此刻,秦朗還在武夫子的書房裏,全神貫注地學習著文章之道,對遠方父親和大哥所討論的事情一無所知。
喜歡穿越古代,無雙庶子請大家收藏:()穿越古代,無雙庶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