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歸京風雲

字數:7535   加入書籤

A+A-


    秦明這邊率領著凱旋之師緩緩向京城進發。一路上,士兵們士氣高昂,整齊有序地行軍。
    當隊伍快到京城時,秦明勒住韁繩,目光深邃地望向遠處的城牆,略作思索後,便命令士兵安營紮寨,等候朝廷安排。
    隨後,他翻身下馬,轉身看向自己的兒子秦穆:“穆兒,隨我進城,去見見那些迎接的官員。”
    秦穆恭敬地應道:“是,父親。”
    說罷,秦明便帶著秦穆和幾個親衛,快馬加鞭朝著城門口奔去。
    此時,城門口已經有不少官員在此等候。
    為首的是禮部尚書周正,他身著官袍,臉上堆滿了笑容,遠遠地看到秦明等人過來,便快步迎了上去:“秦將軍,一路辛苦了,皇上得知將軍凱旋而歸,龍顏大悅,特命我等在此迎接。”
    秦明翻身下馬,微微拱手,禮數周全地說道:“周大人客氣了,秦明不過是盡了自己的本分,能擊退外敵,全賴皇上洪福齊天,以及眾將士的拚死效力。”
    周正笑著點點頭,目光落在秦穆身上,眼中閃過一絲讚賞:“這位想必就是秦將軍的公子了吧,虎父無犬子,秦公子一表人才,將來必是我大陳的棟梁之材啊。”
    秦穆謙遜地行禮:“周大人謬讚了,穆兒尚需多多曆練,還望大人日後多多教導。”
    寒暄幾句後,周正說道:“秦將軍,皇上已經在宮中設宴,為將軍接風洗塵,還請將軍移步皇宮。”
    秦明拱手道:“既如此,秦明便隨周大人進宮麵聖。”
    眾人沿著街道朝著皇宮走去,街道兩旁,百姓們聽聞將軍歸來,紛紛駐足觀望,人群中不時傳來讚歎聲:“秦將軍真是我大陳的大英雄啊,若不是秦將軍擊退外敵,我們哪能如此安穩地過日子。”
    “是啊是啊,聽說秦將軍的公子也很厲害,年紀輕輕就隨父出征,真是虎父無犬子。”
    聽到百姓們的誇讚,秦明和秦穆心中都湧起一股自豪之情。
    到了皇宮,秦明和秦穆在周正的帶領下,來到了大殿之上。
    皇帝陳清然高坐龍椅,看到秦明進來,臉上露出了笑容:“秦愛卿,你此次出征,戰功赫赫,朕心甚慰啊。”
    秦明和秦穆立刻跪地行禮:“微臣末將)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陳清然抬手示意他們起身:“秦愛卿平身,此次凱旋而歸,朕定當重重賞賜。”
    秦明起身,恭敬地說道:“微臣能為皇上分憂,為國家效力,是微臣的榮幸,不敢奢求賞賜。”
    陳清然笑著點點頭,目光在秦明和秦穆身上掃視了一圈,說道:“秦愛卿不必謙虛,朕已經決定,晉升秦愛卿為鎮西侯,秦穆為偏將軍,賜珍寶,賞良田,以彰秦愛卿的功績。望你們父子二人今後繼續為我大陳效力。”
    此言一出,大殿內眾人表情不一。雖然有些人早就得到了消息,但仍有不少官員露出驚訝之色。
    宰相蘇賀默不作聲,低垂著眼簾,不知道在想什麽。其他官員也是你看我,我看你,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這時,五皇子陳睿驍目光微微一轉,看向了禦史台官員林正。
    林正心領神會,向前一步,站出來唱反調:“皇上,微臣以為這賞賜太重了。秦將軍此次雖有戰功,但不過是擊退了西梁的擾邊,並未徹底解決邊患問題。若此時便封其為鎮西侯,賜予如此豐厚的賞賜,恐難服眾,也不利於我大陳日後對邊疆的治理啊。”
    林正話音剛落,又有兩個官員附和起來。
    其中一個是吏部的員外郎孫成,他拱手說道:“皇上,林大人所言極是。秦將軍固然有功,但封侯一事關係重大,需謹慎考慮。況且,我大陳向來賞罰分明,若此次破格封賞,日後其他將士有了戰功,又該如何賞賜呢?”
    另一個是戶部的主事趙剛,也跟著說:“是啊皇上,如今國庫並不充裕,若再賜予秦將軍良田府邸,恐會增加朝廷的負擔。還望皇上三思啊。”
    一時間,大殿內氣氛變得有些緊張起來,眾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秦明和皇上身上。
    秦明麵色平靜,心中卻有些不悅,但他深知此時不能貿然發作,隻是靜靜地站在那裏,等待皇上的裁決。
    看到文官們反對,武將這邊可坐不住了。曆來武將升官都是看戰功,秦明此次立下如此戰功,若能封個侯,武將這邊不管是勢力還是以後的升官都是好事。
    這時,明威將軍李勇站了出來,義正言辭地說道:“林大人,孫大人,趙大人,你們說得輕巧!邊疆戰事凶險,秦將軍帶領著我們的將士們浴血奮戰,出生入死,這才換來了邊疆的暫時安寧。若沒有秦將軍,那些西梁賊子恐怕早就侵入我大陳腹地,到時候你們這些文官能抵擋得住嗎?如今秦將軍戰功赫赫,封個侯怎麽就重了?”
    一旁的振武將軍周平也附和道:“李將軍說得對!我們武將在邊疆拚命,為的就是保家衛國。若像你們這樣,對有功之臣如此苛刻,以後誰還願意為朝廷效力?再說了,皇上英明神武,做出的決定自然有皇上的道理,你們在這裏妄加揣測,是何居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文官們被武將們這一番話懟得臉色通紅,林正強詞奪理道:“我們這也是為了朝廷著想,不能因為秦將軍的戰功就破壞了朝廷的規矩。”
    雙方各執一詞,爭論不休,大殿內頓時一片嘈雜。
    就在這時,吏部尚書韓崇山站了出來。他官居高位,平日裏在朝堂上頗具威望,隻見他整了整官袍,不緊不慢地說道:“皇上,臣也以為封秦將軍為鎮西侯一事需從長計議。秦將軍此次出征,雖有戰功,但封侯不僅僅是看戰功,還需考量其在朝堂的影響力以及對朝廷平衡的作用。如今武將勢力漸強,若此時再大力封賞秦將軍,恐會打破文武之間的平衡,不利於朝廷的穩定啊。”
    韓崇山的話一出,武將們更加氣憤。
    李勇漲紅了臉,大聲反駁道:“韓大人,你這是在故意打壓我們武將!秦將軍一心為國,何談影響朝廷平衡?難道我們武將在邊疆出生入死,還比不上你們在朝堂上動動嘴皮子?”
    就在氣氛愈發緊張之時,白發蒼蒼卻精神矍鑠的周老將軍緩緩站了出來。
    他目光如炬,掃視了一圈朝堂上的眾人,聲音雖有些蒼老卻不失威嚴:“韓尚書,你這話可就不對了。秦將軍此次出征,冒著生命危險,為我大盛朝守住了邊疆,保了百姓的平安。若沒有他們這些武將在前線廝殺,你這吏部尚書還能安穩地坐在朝堂上嗎?”
    周老將軍頓了頓,接著說道:“封侯拜將,本就是對有功之人的嘉獎。秦將軍的戰功擺在那裏,封個鎮西侯是他應得的。至於你說的文武平衡,秦將軍忠心耿耿,又怎會破壞朝廷的穩定?莫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秦明聽著周老將軍的話,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投去感激的目光,微微拱手,以眼神向周老將軍致謝。
    朝堂上眾人被周老將軍的一番話鎮住,一時間都安靜下來。
    這時宋國公站了出來,上次孫子林文回家說起過和一個叫秦朗的發生矛盾,說是秦明的庶子,今天正好有機會給秦明使絆,於是開口反對周老將軍道:“周老將軍,您話說得雖在理,可這秦將軍的家風也不得不讓人考量啊。我聽聞秦將軍的庶子秦朗,在國子監求學,前段時間與我孫兒林文起了衝突。我孫兒一向老實本分,卻被秦朗那小子刁難。這秦將軍在外征戰,家中子弟卻如此跋扈,可見秦將軍在管教上是有所疏忽的。”
    周老將軍眉頭一皺,不悅道:“宋國公,這是秦將軍家中之事,與他此次戰功並無關聯。且不說此事真假如何,怎能因為一個孩子的行為,就否定秦將軍的赫赫戰功?”
    宋國公冷笑一聲,道:“周老將軍,話可不能這麽說。這上行下效,家風不正,又怎能保證秦將軍在朝堂之上不會有私心?如今皇上要重賞秦將軍,若是因為他的功勞就忽視了這些潛在的問題,隻怕日後會生出許多麻煩。我這也是為了朝廷的長治久安著想。”
    大殿眾人聽到宋國公提起秦朗的名字,都是雲裏霧裏,但是也有一些見過秦朗或者和秦朗打過交道的人,在小聲議論著。
    這時,一直沉默的宰相蘇賀終於開口了:“皇上,宋國公所言,雖也有幾分道理,但秦將軍此次戰功卓著,實乃我大盛朝之幸事。至於秦朗之事,在未查明真相之前,實在不宜過多揣測。年輕人之間有些摩擦也在所難免,不能僅憑一麵之詞,就給秦朗定了過錯。秦將軍一門忠烈,為朝廷出生入死,我們應當多些信任。”
    蘇賀的話雖沒有直接維護秦朗,但話裏話外都是在幫秦朗說話,試圖緩和一下此時對秦明父子不利的局麵。
    宋國公聽了,臉色微微一變,心中暗恨蘇賀多管閑事。
    而秦明則偷偷看了蘇賀一眼,眼中閃過一絲感激。
    太子陳睿霆看到蘇賀開口了,也上前一步,恭敬地說道:“父皇,蘇宰相所言甚是。秦將軍為我大盛朝出生入死,立下汗馬功勞,這份功績不可磨滅。秦朗之事,既然尚未查明,就不該成為阻礙秦將軍受賞的理由。而且,秦朗身為秦將軍之子,想來家教也不會差到哪裏去,或許其中存在什麽誤會。兒臣以為,我們應該給予秦將軍一家足夠的信任,莫要寒了功臣的心。”
    太子的話讓朝堂上眾人紛紛側目。五皇子陳睿驍心中暗恨,沒想到太子會在此時幫秦明說話。
    陳清然在一旁聽著眾人的爭論,想了一下,秦朗的名字自己也聽過很多次,知曉他才學過人,在國子監中頗有名聲,想來這件事情不是宋國公說的這麽簡單。
    於是,陳清然輕咳一聲,向前一步,不卑不亢地說道:“宋國公,秦朗的才學和品行,在國子監也是有目共睹的。僅憑你孫兒的一麵之詞,實在難以服眾。在事情尚未調查清楚之前,還望你不要妄下定論,以免冤枉了好人。”
    宋國公被陳清然這麽一駁,碰了一鼻子灰,臉上紅一陣白一陣,張了張嘴,卻不好再說什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陳清然看了一眼眾人,蓋棺定論道:“秦將軍此次戰功赫赫,封鎮西侯乃是實至名歸,朕意已絕,此事便無需再議。至於秦朗與宋國公孫兒的衝突,朕既已決定徹查,定會水落石出。大家都是朝廷的肱骨之臣,應將心思放在為國效力上,而不是在這些尚無定論的事情上爭論不休,耽誤朝廷正事。”
    眾人聽了陳清然的話,紛紛點頭稱是。
    陳清然接著說道:“今日之事就到此為止,諸位都退下吧。”
    秦明連忙跪地,朗聲道:“微臣定不負皇上聖恩,願為大盛朝鞠躬盡瘁!”
    秦明出了大殿,心中滿是感激,他快步朝著宰相蘇賀走去,在蘇賀麵前恭敬地一揖到底,誠摯地說道:“蘇宰相今日仗義執言,為秦某和犬子解圍,這份恩情秦某銘記於心,他日若有需要,秦某定當赴湯蹈火。”
    蘇賀微微抬手,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說道:“秦將軍不必如此客氣,你為朝廷立下赫赫戰功,實乃國之棟梁。今日之事,本就是應盡之責。況且,我也早有耳聞,令郎秦朗在國子監才學出眾,品行端正,想來其中定有誤會。秦將軍家教有方,培養出如此優秀的子嗣,實在令人欽佩。”
    秦明聽蘇賀誇讚秦朗,心中湧起一股暖意,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說道:“蘇宰相謬讚了,犬子能得您如此稱讚,是他的榮幸。秦某平日裏忙於軍務,對家中子弟的管教難免有所疏忽,日後定會更加用心。”
    與蘇賀道別後,秦明看到周老將軍走了過來,來到周老將軍身旁,再次恭敬地行禮,聲音中帶著幾分激動:“周老將軍,今日若不是您挺身而出,為秦某說話,秦某今日可真是百口莫辯了。您的大恩大德,秦某沒齒難忘。”
    周老將軍哈哈一笑,拍了拍秦明的肩膀,爽朗地說道:“秦將軍,你我同朝為臣,又都是武將出身,本就該相互扶持。你此次出征,為國家立下大功,卻被一些人無端刁難,我又怎能坐視不管?而且,我也聽說過令郎秦朗,那孩子聰慧好學,將來必成大器,可不能因為一些莫須有的罪名而被埋沒了。”
    秦明感動不已,說道:“周老將軍的教誨,秦某銘記在心。日後若有機會,秦某定當讓犬子親自向您請教學習。”
    隨後,秦明朝著太子陳睿霆走去,在太子麵前單膝跪地,鄭重地說道:“太子殿下今日在朝堂上為秦某和犬子美言,這份情誼秦某沒齒難忘。”
    陳睿霆連忙伸手扶起秦明,微笑著說道:“秦將軍不必如此多禮,你為我大盛朝出生入死,是朝廷的功臣。秦朗之事,在真相未明之前,本就不該成為阻礙將軍受賞的因素。而且,本太子也聽聞秦朗在國子監的才名,相信他不會做出無理取鬧之事。將軍一門忠烈,實在是我大陳之幸。”
    秦明起身,感激地說道:“多謝太子殿下信任,犬子若知道殿下對他如此看重,定會更加努力上進。”
    秦明聽到都是誇秦朗的,心中甚是欣慰,他看向身旁的秦穆,眼中滿是感慨,微微歎了口氣說道:“穆兒,今日朝堂之上,眾人對朗兒多有誇讚,為父心中實在欣慰。我平日裏忙於戰事,對你們兄弟二人的陪伴甚少,總擔心疏忽了對你們的教導。如今看來,朗兒能得眾人認可,也不枉他平日裏的刻苦努力,為父也能稍稍安心了。”
    秦穆恭敬地站在一旁,目光堅定地看著父親,認真回道:“父親,您為了大陳出生入死,保家衛國,是我們兄弟的榜樣。二弟一直以您為楷模,刻苦學習,不敢有絲毫懈怠。他能有今日的才學和品行,皆是受您的言傳身教和良好家風的熏陶。此次雖遭宋國公無端指責,但清者自清,相信很快便能查明真相,還弟弟一個清白。您也無需過於憂心,應當保重身體,朝廷還需您繼續效力,我們兄弟二人也離不開您的教導。”
    秦明聽著秦穆這番懂事的話語,心中湧起一股暖流,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抬手拍了拍秦穆的肩膀,說道:“穆兒,你如今也已長大成人,在戰場上也經曆了不少磨練,愈發成熟穩重了。為父很高興看到你和朗兒都如此優秀。此次朗兒之事,就勞你多費心去調查清楚。無論遇到什麽困難,都要及時告知為父。”
    秦穆微微頷首,鄭重說道:“父親放心,我定會將此事查個水落石出。我這就去安排人手,盡快了解清楚二弟與林文之間的衝突究竟是怎麽回事。”
    秦朗在國子監還不知道,因為自己的才學被大佬賞識,今天幫了自己父親大忙。此時的他,正沉浸在對學問的鑽研中。
    喜歡穿越古代,無雙庶子請大家收藏:()穿越古代,無雙庶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