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四大藩王
字數:3548 加入書籤
銅壺滴漏聲裏,十二座書院的代表依次在三丈長卷前坐定。洛洪輕叩桌案,三皇子陳睿淵抬手展開黃絹,聲線清冽:"末題《藩鎮十策》,需論節度使開府利弊。諸位需在兩時辰內成策,可引本朝及前朝典故,勿空言虛議。"
看到這個題目,陳睿淵不禁想起民間流傳的一句話。
“天下分七州,四藩控四方。”
大陳立國百年,太祖陳世傑以武定天下,卻因忌憚功臣而分封諸子鎮守邊疆,終成"外重內輕"之局。四位藩王割據四州,握兵、掌財、治民,其勢直逼中樞——
涼州,鎮北王陳崇嶽。鎮守要地:涼州。
涼州,作為大陳王朝西北的咽喉要地,北靠北魏,仿若一顆楔子,牢牢釘在邊關之上,戰略意義舉足輕重。這裏,是抵禦北魏鐵騎南下的第一道防線,亦是大陳王朝西北的門戶,一旦有失,中原大地將門戶洞開,直麵敵軍鋒芒。
鎮北王其人:年五十八,當今皇帝的叔叔,麵如刀削,左目有箭疤。少時隨大軍征北魏,善用騎兵奔襲,人稱"鐵浮屠"。府中養死士三千,皆著玄甲,腰懸"鎮北"佩刀。
轄"玄甲軍"十萬,戰馬皆出自涼州牧場,精騎可三日奔襲八百裏。
壟斷西域商路,設"互市監"抽重稅,每年進獻給朝廷的玉帛僅十之二三。
與北魏結"兄弟之盟",暗中輸送鐵器,換取戰馬良種。
民間傳言,王府書房藏太祖所賜《平戎策》,卻在"削藩"二字旁用朱砂畫了交叉骨。
青州,鎮南王陳昊。
鎮守要地:青州。
大陳王朝版圖上,青州宛如鑲嵌在東南的明珠,地處廣袤海域與莽莽林海的交界,北靠洶湧海疆,南鄰野心勃勃的南越國。此地扼守“天樞江”入海口,這條橫貫大陳的黃金水道,承載著王朝半數漕運,是連接南北的命脈。青州城高十二丈,青石築就的城牆蜿蜒如龍,巍峨城門上“鎮海”二字蒼勁雄渾,盡顯邊關重鎮的威嚴。
鎮南王其人:年三十二,先皇六子。善水戰,曾率水師七戰七捷,逼得南越稱臣。府中蓄養樂工百人,實則多為密探。
手下"淩波水師"十五萬,樓船千艘,甲板可列陣對攻,船頭鑄海神巨像。私鑄"鎮南通寶",通行江南七州;設"海運司"走私香料、瓷器,富甲天下。
在揚州、青州設"水鬼營",掌控漕運咽喉,朝廷糧船常"意外沉沒"。
嫡子陳墨擅易容術,曾喬裝成京官混入樞密院,無人識破。
幽州,幽王陳玄淩。
鎮守要地:幽州。
大陳王朝西境,幽州如同一座巨大的銅牆鐵壁,橫亙在廣袤的荒原之上。此地作為王朝西方要塞,與南梁接壤。南梁素有佛國之稱,境內佛寺林立,佛法昌盛,卻暗藏野心,對幽州這片富饒之地覬覦已久。幽州大地上,九座邊城星羅棋布,城牆高聳入雲,磚石斑駁間刻滿歲月與戰火的痕跡,彼此呼應,形成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
幽王其人:年四十,先皇二子,膚色蒼白如紙,喜穿玄色大氅。性嗜殺,常以"清君側"為名劫掠西梁,被稱為"幽州餓狼"。
手下"狼頭軍"八萬,皆由西梁降卒與中原流寇組成,戰力凶殘,常屠城立威。
強占幽州鐵礦,設"黑風寨"盜匪集團,劫掠往來商隊,與西梁互市皮毛。
與西梁公主聯姻,婚宴上竟將送親使團全部坑殺,隻留一人傳信:"敢犯幽州者,如此骨!"
傳聞寢殿懸七十二顆敵首,每攻克一城便添新骨,其中有三顆是朝廷監軍的。
燕州,燕王陳景昭。
鎮守要地:燕州。
大陳王朝東北邊陲,燕州宛如一柄寒光凜冽的鐵劍,直插冰原深處。此地終年苦寒,朔風裹挾著冰雪呼嘯而過,凍土層下埋藏著千年不化的霜寒。
燕州宛如一柄插向極北雪原的青銅重劍,雄踞大陳王朝東北邊陲。此地終年霜雪覆蓋,呼嘯的蒼狼風裹挾著冰碴,將裸露的岩石打磨得鋒利如刀。燕州統轄遼西、玄菟、樂浪三郡,與野心勃勃的蒼梧國隔鏡泊江相望。這條洶湧的界河蜿蜒百裏,冬季冰封時如銀龍橫臥,夏日漲水則濁浪滔天,兩岸陡峭的玄武岩峭壁上,九座黑曜石築就的烽火台拔地而起,在風雪中猶如巨獸的獠牙,日夜監視著對岸異動。
作為王朝東北防線的核心,燕州不僅是抵禦外敵的鋼鐵壁壘,更是拱衛中原腹地的最後屏障。一旦燕州失守,蒼梧國的重甲騎兵便能踏著鏡泊江的堅冰長驅直入,不出十日便可兵臨京城近郊。因此,這裏的每一寸凍土都浸染著戍邊將士的熱血,每一塊城磚都鐫刻著保家衛國的誓言。
燕王其人:年四十七,當今聖上堂叔,須髯皆白,左手握斷劍太祖所賜)。性沉穩,善用屯田之策,治下百姓稱"小堯舜"。
燕州麾下十二萬“玄菟軍”亦耕亦戰,春日裏將士卸甲扶犁開墾凍土,秋收後重披鐵甲戍守邊關。這支半軍半農的勁旅,憑借遼西沃野與樂浪灌區,實現糧草自給自足,糧倉常年屯滿耐寒粟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轄境黃龍府更名“赤霄府”,地底蘊藏的金礦脈縱橫百裏。開采出的赤金燦若朝霞,號稱“東荒金”,產量占據天下半數之多。但送往京城的貢品卻以“玄鐵錠”之名登記造冊,實則是將黃金熔鑄偽裝,瞞過朝堂耳目。
與蒼梧國雖表麵劍拔弩張,私下卻通過長白山密道暗通款曲。燕州以精鐵兵器換取人參、海東青等特產,邊境山林間常現神秘馬隊。朝廷派來的密探屢屢失蹤,隻在長白山麓留下染血的腰牌,被風雪漸漸掩埋。
靖邊王府內藏隱秘:書房正中懸掛太祖禦容,畫像雙眼處卻被戳出孔洞,透過裂痕可見背後《太祖實錄》的朱批——“燕州勢大,當削藩收權”。這道塵封的旨意,與牆上斑駁的禦像,共同訴說著藩王與皇室間暗流湧動的較量。
當今皇帝陳清然乃先皇四子,登基時四藩已尾大不掉。國庫歲入三億兩,四藩截留兩億七,京中禁軍僅三萬,且半數為藩王眼線。
四藩互不結盟卻又暗通款曲——鎮北王的戰馬經幽州流入中原,鎮南王的海鹽借燕州商船北上,幽王的皮毛由青州水師轉運海外。
三年前,戶部尚書奏請"丈量天下田畝",幽州幽王竟遣狼頭軍屠了三個丈量隊,自此朝廷再不敢提"削藩"二字。
世人皆言:大陳的龍椅下埋著四桶火藥,隻需一顆火星,便要燒盡這萬裏山河。
喜歡穿越古代,無雙庶子請大家收藏:()穿越古代,無雙庶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