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揚州夜宴暗流湧,文碑待題魁首言
字數:3652 加入書籤
秦朗剛謝過洛雲舒,便見陳靖從人群裏走出。他今日換了身墨色錦袍,腰間的狼頭刀換成了玉佩,神色比論辯時緩和些,卻仍帶著鋒芒“秦朗,昨日是我失言。這杯酒,算我賠罪。”他舉杯一飲而盡,酒液順著下頜線滑進衣領,倒有幾分磊落。
秦朗也舉杯回敬“陳世子言重了,論辯本就是各抒己見。”
兩人目光相觸,沒有了壇上的劍拔弩張,卻仍像兩股水流交匯,暗湧未歇。
“看來秦公子很受歡迎。”
一個溫潤的聲音自身後響起,秦朗轉身,見三皇子陳睿淵正站在廊下,手裏搖著玉骨折扇,鎮南王陳昊與吏部尚書韓振分立兩側。
“殿下謬讚。”
秦朗躬身行禮,林詩允與趙承德、溫清悠也連忙跟上。
陳睿淵笑著擺手“不必多禮。今日無君臣,無主客,隨意些才好。”
他目光掃過秦朗身後的三人,“這位是林姑娘吧?司農寺的王少卿還跟我誇你算的畝產賬,比老吏還精。”
又看向溫清悠,“洛刺史說你昨日幫漠北學子解圍,倒是有機智。趙學子調度穩妥,國子監能奪魁,你功不可沒。”
被點到名的三人忙躬身謝過,臉上都帶著幾分拘謹,卻難掩意氣。
鎮南王陳昊忽然開口,玉骨折扇指向戲台“聽說秦公子不僅論政厲害,棋藝也不錯?方才我與三殿下對弈,正缺個觀棋的,秦公子可有興致?”
這話看似隨意,韓振卻悄悄碰了碰秦朗的衣袖——鎮南王的棋風淩厲,從不留餘地,這分明是想試探他的應對。
秦朗笑道“王爺棋力高深,晚輩不敢班門弄斧。不過方才聽沈硯兄說,清風書院有位學子善解殘局,不如請他來與王爺對弈?晚輩在旁學習,反倒更合適。”
他既沒拒了鎮南王的麵子,又推了個台階,陳昊眼底閃過一絲訝異,隨即笑道“好個‘學習’,倒是謙虛。”
正說著,戲台的琴聲停了,揚州刺史洛洪走上台,高聲道“諸位,今夜良辰,既是餞行,也是結緣。咱們大陳的江山,靠的就是在座各位——文官提筆安天下,武將上馬定乾坤,士紳扶農桑,學子明是非!我提議,共飲此杯,祝大陳風調雨順,祝諸位前程萬裏!”
眾人舉杯響應,酒盞相碰的脆響裏,秦朗瞥見揚州藩司周大人正湊到陳靖耳邊低語,周大人是鎮南王的表親,兩人眼神交匯時,都往他這邊掃了一眼。
宴席過半,溫清悠拉著林詩允去看雜耍,趙承德被幾個武將出身的夫子拉去拚酒,秦朗則陪著林、武二夫子與幾位老儒閑談。
忽然有個穿青衫的文士走來,拱手道“秦公子,在下是幽州商會的賬房,聽聞令尊鎮西侯在西陲推行營田法,不知能否討教一二?”
秦朗剛要答話,林夫子卻搶先開口“後生們的法子,哪及得上老大人您經營商路的經驗?倒是幽州的桑麻,去年收成如何?”幾句話便岔開了話題。
待那文士走遠,林夫子低聲道“此人袖口繡著狼頭暗紋,是幽王的人。別接他的話,言多必失。”
秦朗點頭,忽然瞥見不遠處的假山後,蘇文正與一個戴鬥笠的漢子說話——那漢子的身形,與昨日去行館的人極像。蘇文遞給他一個錦囊,漢子接過便轉身融入夜色,腰間的狼形令牌在燈籠下閃了一下。
“在看什麽?”
韓振不知何時走到身邊,順著他的目光望去,隻看見搖曳的樹影。
“沒什麽,”秦朗收回目光,“隻是覺得這後園的景致,倒與《揚州風物誌》裏寫的一般。”
韓振笑了笑,聲音壓得極低“三日後啟程,你們走運河水路,我已讓人在船上備了暗衛。鎮北王與幽王都在盯著你,路上當心。”
秦朗心頭一震,剛要道謝,韓振已轉身走向陳睿淵,仿佛隻是尋常閑談。
戲台的琴音又起,這次唱的是《大陳開國記》,演到太祖與淮西諸將歃血為盟,台下一片叫好。
秦朗望著台上的燈火,忽然明白這場宴的真意——不是餞行,而是一場無聲的閱兵。四藩的眼線在試探,中樞的重臣在觀察,而他們這些年輕的學子,既是棋子,也是破局的可能。
“秦朗!”
溫清悠舉著兩串糖畫跑過來,一串是蓮花,一串是書卷,“給你!雜耍師傅說,這叫‘文心映蓮’,最配你!”
林詩允跟在後麵,手裏拿著塊玉佩“方才陳世子讓我轉交給你,說‘昨日論辯用刀,是他失禮’。”
玉佩是和田白玉,刻著“和光”二字。
趙承德也回來了,臉上帶著酒紅“方才跟幾位將軍聊兵法,他們說明年漠北秋獵,讓我定要去——秦朗,你說咱們回京後,真能有機會去邊關看看嗎?”
秦朗接過糖畫與玉佩,指尖觸到糖霜的甜與玉的涼,抬頭看向同伴們眼裏的憧憬,忽然笑了。
“會的。”
他說,“總有一天,咱們會用自己的腳,去丈量那萬裏河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宴席正酣時,戲台暫歇,三皇子陳睿淵放下酒盞,目光掃過滿座賓客,朗聲道“今夜群英薈萃,十一學院的棟梁與揚州父老齊聚,這般盛況,往後怕是難再得。既是餞行,總得留些念想——不如諸位各展才思,寫篇文章記下今日?不論辭賦策論,皆可留此府衙,將來刻成碑,也算一段佳話。”
這話一出,席間頓時起了興致。
清風書院的沈硯率先起身,拱手道“殿下有命,晚輩敢不從?”
他走到早已備好的案前,取過狼毫,略一沉吟便落筆成文,寫的是篇《揚州宴序》,辭藻清麗,句句不離“文友相逢,共沐聖恩”,寫完引得一片叫好。
接著,白露書院的洛雲舒也提筆寫下《贈別諸生》,以“願攜書卷破雲濤”作結,風骨峭峻,看得幾位老儒頻頻點頭。
漠北書院的葉寒舟卻不喜文辭,揮筆寫了篇《邊策淺論》,雖短卻字字如刀,說的仍是“屯田需集權,戍邊當用重典”,倒也符合他軍旅出身的性子。
眾人接連動筆,案前宣紙漸堆起厚厚一疊。有誇揚州風物的,有論治學之道的,也有感慨相逢短暫的,雖各有千秋,卻總少了些振聾發聵的力道。
忽然有位須發皆白的老貢生撫須笑道“諸位佳作頻出,倒是忘了位最該動筆的——秦公子既是‘天下文宗’,怎的反倒藏拙?”
喜歡穿越古代,無雙庶子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古代,無雙庶子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