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封城上朝

字數:5333   加入書籤

A+A-


    然而,蒙大將卻並未立即提及糧倉之事,而是背對著他們,輕輕撫摸著身旁的長槍。那長槍寒光閃閃,似乎也在訴說著即將到來的戰鬥。蒙大將深吸一口氣,緩緩轉過身來,目光如炬,聲音堅定而有力:“應該是京城出事了,攻擊糧倉的人隻是在吸引我們的注意。糧倉那邊,幾個百夫長就足以應付,他們訓練有素肯定能趕走幾個‘臭蟲’。”
    副將們聞言,臉上露出了驚訝的神色,他們麵麵相覷,一時之間難以消化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蒙大將見狀,再次提高了聲音,語氣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決斷:“現在,你們都把各自的親信召集起來,我們要立刻行動,從外麵守護京城!京城若有失,我們家族的頭也不用留了。”
    說著,蒙大將還特意看了看手中的飛鴿傳書。那傳書上的字跡雖小,卻如同重錘般敲擊在他的心上。他深知,這封來自京城的飛鴿傳書,不僅傳遞了緊急的消息,更承載著無數人的希望和期盼。他必須帶領大軍,以最快的速度、最堅定的決心,守護住這座承載著國家命運的京城。
    隨著蒙大將的一聲令下,副將們迅速行動起來,他們紛紛轉身離去,去召集各自的親信士兵。帳篷內再次恢複了平靜,但蒙大將的心中卻如鼓點般跳動著。
    換上輕便而堅固的盔甲後,士兵們迅速為蒙大將軍牽來一匹雄壯的戰馬,它鬃毛飛揚,似乎也在期待著即將到來的征程。蒙大將軍矯健地一躍,穩穩落在馬背上,雙手本能地伸向腰間欲取令牌,但目光所及之處,是夜色中隱約可見的巍峨城門,他心中一動,暗想:城門狹窄,令牌出示不便,何不另尋標識?於是,他轉而示意身旁的騎兵,將繡有“蒙”字大旗緊緊綁縛於自己的背脊之上,那旗幟在風中獵獵作響,彰顯著主帥的威嚴與決心。
    緊隨其後的是幾位副將,他們個個神色凝重,環繞在蒙大將軍周圍,如同群狼護主,不離不棄。再加上一幹親信衛士,總計七百餘精兵,隊伍雖不甚龐大,卻個個英勇無畏,士氣如虹。
    蒙大將軍一聲令下:“京郊宵禁,百姓回避!”他的聲音渾厚有力,穿透夜色,直擊人心。副將們聞令即應,亦大聲複述,七百餘兵士齊聲響應,聲震雲霄,隨後如同一股不可阻擋的洪流,衝出大營,向著京城的方向疾馳而去。
    與此同時,兵營的另一側,幾個百夫長正忙著指揮士兵撲滅因不明原因燃起的大火,火光映照著他們焦急而專注的臉龐。火勢雖已得到初步控製,但空氣中仍彌漫著焦灼的氣息。百夫長們注意到,除了那些被燒毀的木質投擲裝置散落一地,四周竟空無一人,顯得格外詭異。
    一位經驗豐富的百夫長沉吟片刻,果斷下令:“再派人仔細搜尋軍營周圍,每一個角落都不能放過。在將軍歸來之前,我們必須徹底排除所有可能的隱患,確保營地安全無虞。”
    其餘兵士聞言,紛紛點頭,迅速行動起來。他們自發組成數個小隊,手持火把與武器,朝著不同的方向深入黑暗,開始了緊張而細致的巡邏。夜色中,他們的身影漸行漸遠,隻留下一串串堅定的腳步聲,在寂靜的營地回響,為這不平凡的夜晚增添了幾分莊重與緊張。
    “京郊宵禁,百姓回避!”的喊聲如雷鳴般在夜空中回蕩,遠遠便能感受到那份不容置疑的威嚴與緊迫。張副將身姿挺拔,穩穩地站在城門之上,目光如炬,穿透了夜色,一眼便看到了遠處那麵迎風招展的“蒙”字戰旗,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敬意與期待。他迅速做出部署,命令士兵們迅速移動到城牆的凹槽位置,拉滿了弓弦,箭頭在月光下閃爍著寒光,形成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
    就在這時,一隻原本盤旋於城樓上空的老鷹,似乎也被這突如其來的巨大馬蹄聲所震懾,振翅高飛,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郊外的百姓們更是聞風而動,紛紛關緊門窗,躲回屋內,整個京郊陷入了一片沉寂之中,唯有遠處偶爾傳來的馬蹄聲,打破了這份寧靜。
    蒙大將軍率領著七百餘精兵,騎行至城門之下,眼前的景象讓他也不禁微微一愣。隻見城牆上弓箭手林立,箭矢直指天際,一股無形的壓力撲麵而來。他朗聲大笑,喊道:“張副將,你這是在給我準備什麽特別的歡迎儀式嗎?”
    張副將聞聲探出身子,麵帶笑意,回答道:“蒙大人,既然您已經親臨城下,何不順手幫個小忙,把這些弓箭手的目標給清理了呢?有勞大人了!我這就去城裏給您備上幾壇上好的女兒紅,等著您凱旋歸來!”
    蒙大將軍聞言,笑容更甚,卻也不忘正事,說道:“這個好說,不過皇上剛剛給我飛鴿傳書,讓我火速前來救駕,如今這般陣仗,我該如何進城啊?”
    正當兩人交談之際,一個氣喘籲籲的聲音突然插了進來:“蒙大人!皇上還有口諭,讓您在京城外仔細搜尋,務必找到反賊的線索!”眾人循聲望去,隻見府尹大人一臉焦急,好不容易爬上了城門,顯然是一路奔跑而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副將見狀,隻好再次開口,將府尹的話重複了一遍:“蒙大將軍聽令,府尹大人傳話,皇上下令,讓您即刻搜索京郊,務必找到反賊的蹤跡!”
    蒙大將軍聞言,神色變得凝重起來,他深知此次任務的艱巨與緊迫。他點了點頭,向張副將和府尹大人示意,隨後一揮手,帶領麾下士兵,開始了對京郊的仔細搜查,一場關乎國家安危的較量,就此悄然拉開序幕。
    張副將笑容中帶著幾分調侃,對府尹說道:“這女兒紅的酒錢,看來要府尹大人慷慨解囊了。”府尹尚未喘勻氣息,但一聽這話,連忙抬手,連聲道:“我出,我出!隻要能助蒙大將軍一臂之力,區區幾壇酒錢,何足掛齒!”
    此時,跟在府尹身後的方胡傑,步伐沉穩,緩緩走上城牆,他的目光在夜色中顯得格外銳利,仿佛能穿透一切黑暗。他望向張副將,緩緩開口:“今夜,怕是要在這城牆上度過不眠之夜了,還請張副將多多關照。”
    張副將聞言,無奈地攤了攤手,笑道:“打地鋪還是睡板凳,方大人您就自己斟酌吧,我這城牆之上,可沒什麽豪華寢宮供您享用。”方胡傑聞言,嘴角勾起一抹淡笑,顯然並未將此事放在心上。
    緊接著,方胡傑的神色變得嚴肅起來,他從懷中掏出一份密詔,緩緩展開,對張副將說道:“張副將,皇上還有口諭給您。”張副將一聽,立刻收起笑容,正色拱手作揖,以示尊重。
    方胡傑清了清嗓子,繼續傳達皇上的口諭:“外有反賊蠢蠢欲動,意圖顛覆朝綱;內有奸佞之徒,與反賊勾結,成為其內應。昨日,四位忠臣慘遭毒手兩死一傷,還有一位也嚇得不輕,你的人也傷了幾個,皆因這刺客與內應之人裏應外合。無論城門是否緊閉,你都必須全力以赴,務必將這些潛藏的奸細一一揪出,以絕後患。”
    張副將聽完,神色更加凝重,他深吸一口氣,堅定地說道:“張正廷領命!定當不負皇上厚望,誓要將這些反賊與內應一網打盡,還我大好河山一個朗朗乾坤!”
    隨著張副將的誓言落下,城牆上的氣氛變得更加緊張而肅穆。
    這時,天邊已泛起了魚肚白,第一縷晨光悄然灑落,預示著新的一天的到來。然而,在這本該充滿希望的時刻,皇宮內卻籠罩著一層不同尋常的氛圍。早朝的鍾聲悠揚響起,百名官員的腳步聲在空曠的宮殿中回響,每一步都似乎承載著沉重的壓力。他們麵色凝重,步履匆匆,卻無人敢多言一句,生怕觸動了這敏感時刻的某根弦。
    皇城門外,那些等候進宮的官員們,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卻也不忘交頭接耳,低聲議論著昨晚宵禁期間發生的種種。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不安與恐懼,仿佛昨夜的黑暗中還隱藏著未解之謎。然而,一旦踏入皇宮的大門,他們便立刻收起了所有的言語,仿佛被一種無形的力量所束縛,隻能默默承受著這份壓抑。
    趙成宇,這位一國之君,此刻卻並未換上那象征皇權的華麗龍袍,而是依然穿著寬鬆的便服,顯得隨意而灑脫。他的兩旁擺放著熊熊燃燒的火爐,驅散了冬日的寒意,但他的臉色卻如同寒冰一般冷峻。他靜靜地坐在龍椅上,目光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
    當朝臣們按照慣例,準備鞠躬行禮時,趙成宇卻突然站起身來,語氣中帶著幾分無奈與沉重:“免了免了,也不知道這會不會是我最後見你們一麵,就免了吧!你們也聽說了吧?昨晚,又有幾位官員被當街殺人滅口,他們是之前曾彈劾過方胡傑的忠臣。你們好好想想,你們是不是也曾有過彈劾方大人的念頭?或者,那份彈劾的奏折還靜靜地躺在你們家的書房內,未曾遞出?那也許,明日我就再也見不到你們了。如此想來,你們還拜我做什麽?改日,恐怕是我給你們上香才是。”
    趙成宇的話音剛落,整個大殿瞬間陷入了一片死寂。大臣們麵麵相覷,眼中滿是驚恐與不安。他們紛紛跪倒在地,卻不知道該如何搭腔,隻能默默地承受著這份來自君王的沉重與悲涼。大殿內,隻有趙成宇那略顯孤獨而堅定的聲音,在回蕩著,仿佛是在訴說著一個時代的悲哀與無奈。
    非常抱歉給您帶來了誤解,讓我們重新梳理並擴寫這一情節:
    這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大殿內的緊張氛圍,一名士兵手持急報,匆匆步入大殿,跪在光滑的地磚上,聲音中帶著幾分急切:“啟稟皇上,這是城門傳來的急報。”趙成宇輕輕點頭,示意士兵繼續。
    士兵連忙稟報道:“城門張正廷大人回報,蒙大將軍已率軍在城門外待命,目前局勢平穩,請示皇上是否解除封城令?”
    趙成宇聞言,緩緩從龍椅上站起,目光在朝堂之上掃視一圈,最終停留在了蘇丞相與高丞相的身上,語氣中帶著幾分考量的意味:“二位丞相大人,對於是否解除封城,你們有何看法?”
    蘇丞相聞言,微微皺眉,沉思片刻後,緩緩開口:“皇上,封城之舉雖是為了防範未然,但長時間下去,難免引起民間恐慌,且對城內物資供應也會造成影響。既然蒙大將軍已率軍在外穩定局勢,適時解除封城,恢複城內外正常往來,不失為明智之舉。”
    高丞相則持更為謹慎的態度,他捋了捋胡須,聲音沉穩:“皇上,封城之舉雖有其不便,但在當前局勢未明之時,擅自解除封城,恐會給予潛在的反賊可乘之機。蒙大將軍雖在外鎮守,但城內若有內應與之勾結,後果將不堪設想。臣以為,應繼續維持封城,同時加強城內巡邏,確保皇城安全無虞。”
    兩位丞相的意見截然不同,朝堂之上頓時陷入了短暫的沉默,眾臣皆屏息以待,靜候皇上的最終決斷。
    趙成宇靜靜地聽著,目光深邃,仿佛在心中權衡著每一個選項的利弊。他深知,這個決定不僅關乎到皇城的安危,更關乎到整個國家的穩定與民心。在這個關鍵時刻,他必須做出最為明智的選擇。
    片刻之後,趙成宇緩緩開口,聲音堅定而有力:“你們說了這麽多,這些難道我想不到嗎?你們要不能給我一個滿意的答案,我就讓你們圍在我的寢殿外麵,死也要你們先給我鋪路!”
    這話一出,所有的官員都跪了下來。連蘇丞相和高丞相也不情不願的跪了下來。
    喜歡我的皇宮全是大女主請大家收藏:()我的皇宮全是大女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