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捐錢

字數:5129   加入書籤

A+A-


    隻見那高丞相雙目圓睜,滿臉怒容,猛然間從自己的席位上霍然站起,其身形高大挺拔,猶如一座巍峨的山嶽矗立當場。他張開嘴巴,發出一聲震耳欲聾、如同洪鍾一般響亮的高呼:“我高某願親自統領大軍出征殺敵,發誓定要將這混亂不堪的世道徹底平定下來,還我們京城一片晴朗明亮的天空,給黎民百姓創造一個能夠安心居住、快樂從業的太平盛世!”他這番言辭可謂是鏗鏘有力、慷慨激昂至極,就好似有一股洶湧澎湃且無法阻擋的強大力量,在這座寬敞宏偉的廳堂之內來回激蕩回響著。
    就在高丞相話音剛落之際,坐在一旁的蘇丞相亦是毫不示弱,迅速起身響應道:“老夫同樣甘願率領軍隊奔赴前線,不僅如此,我還要從蘇家自家的私人庫房之中調撥出整整十萬兩雪花銀來,專門用於犒勞那些正在戰場上浴血奮戰的英勇無畏的禦林軍將士們,以此激勵他們全心全意地為國家盡忠效力,哪怕拚至最後一滴鮮血也要堅決守護好我們腳下這片壯麗遼闊的大好河山!”蘇丞相的每一句話都充滿了堅定不移的決心和一往無前的勇氣,讓人聽後不禁為之動容。
    有了這兩位位高權重的朝廷重臣身先士卒做出這般表率之後,整個朝堂之上原本凝重壓抑的氣氛在一瞬間便被熊熊燃燒起來。緊接著,一位頭發胡須已然全都變得雪白的年長大臣也顫抖著身子緩緩站起身來。盡管他因為年老體弱而導致說話的聲音顯得有些微弱,但其中所蘊含的那份忠誠與堅定卻是絲毫不減分毫:“下官如今已是風燭殘年之軀,實在沒有能力親身趕赴沙場衝鋒陷陣了。然而即便如此,下官仍願意竭盡所能,不惜傾家蕩產也要捐獻出五萬兩白花花的銀子,隻為表明自己對國家的耿耿忠心,並借此機會好好犒賞一番那些奮勇作戰的英雄豪傑們。”
    此言一出,猶如一顆巨石猛然砸入那原本平靜如鏡的湖麵一般,瞬間激起了千層浪、萬重波。一圈又一圈的漣漪以驚人之勢向著四麵八方蕩漾開來,整個場麵頓時變得喧鬧而熱烈起來。
    隻見那些平日裏養尊處優的官員們一個個麵紅耳赤地爭相高呼:“我願捐三萬兩!” “我出五萬兩,為國分憂乃是臣子應盡之責!” 這此起彼伏的捐資之聲宛如一首激昂澎湃的交響曲,響徹在寬敞的廳堂之內。每一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無比的熱情與豪邁,仿佛此刻他們所捐獻的不僅僅是銀兩,更是自己那顆熾熱的愛國之心。
    趙成宇端坐在那象征著無上權力的龍椅之上,他那雙銳利的目光緩緩掃過全場,眼中閃爍著難以掩飾的激動和興奮之色。此時此刻,他的心中正湧動著一股前所未有的豪情壯誌,仿佛眼前這些踴躍捐資的官員們已經成為了他手中最鋒利的武器,可以助他一舉蕩平所有的叛亂與外敵。
    趙成宇微微抬起右手,輕輕地向下一揮,示意眾人暫時安靜下來。緊接著,他嘴角上揚,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說道:“諸位愛卿如此赤誠,實乃我朝之幸事啊!朕心甚慰。你們大可放心,朕絕對不是那種忘恩負義之人。待到那叛逆之賊被徹底剿滅伏法之時,其所掠奪而來的不義之財自然應當與在座的眾愛卿共同分享。方胡傑!”
    聽到皇上點名呼喚自己,方胡傑不敢有絲毫怠慢,趕忙向前邁進一步,然後恭恭敬敬地彎下腰來,拱手作揖道:“微臣在。”
    趙成宇麵色凝重地看著方胡傑,沉聲吩咐道:“速速將今日各位大人的捐款數目逐一詳細記錄下來,並整理成冊呈給朕看。記住,不得有任何疏漏之處。”
    方胡傑連忙點頭稱是,隨即開始快速地心算起來。沒過多久,他便胸有成竹地回答道:“啟稟陛下,經過微臣粗略計算,今日在場的大人們總共慷慨解囊七十五萬兩白銀。”
    聽到這個令人振奮的數字之後,趙成宇那原本緊繃著的麵容瞬間舒展開來,隻見他的嘴角微微上揚,勾勒出一抹極為滿意且自信的笑容。緊接著,他緩緩地從龍椅之上站起身子,身姿挺拔如鬆,散發出一種無形的威壓。
    此刻,他那雙深邃而明亮的眼眸之中閃爍著銳利的光芒,仿佛能夠洞悉一切。伴隨著他起身的動作,整個朝堂之上的氣氛也變得愈發肅穆起來。
    隻聽得趙成宇用他那低沉而又充滿威嚴的嗓音說道:“今日,朕終於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身為一國之君所肩負的重大責任以及無上的榮耀。諸位愛卿們一路跟隨朕共度這艱難時刻,忠心耿耿、毫無怨言,朕又怎能眼睜睜地看著你們的努力和付出付諸東流呢?待到那些叛賊被徹底鏟除之時,他們的所有資產皆會按照諸位愛卿的功績大小合理分配下去。”
    說到此處,趙成宇稍稍停頓了一下,目光環視了一圈在場的大臣們,接著繼續下令道:“戶部尚書何在?速速派遣得力之人立刻前往各位愛卿的府邸收取此次的捐款。這筆資金乃是專門用來犒賞禦林軍以及京城三萬英勇無畏的將士們平定叛亂之用,必須要確保每一文錢都能夠用在最為關鍵之處,絕對不允許出現絲毫的浪費或者流失情況。此命令一經頒布,若有人膽敢違抗不從,定當嚴懲不貸,不僅要抄沒家產,還要誅滅九族,以此來警示眾人切莫以身試法!諸位愛卿可都聽清楚了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此言一出,整個朝堂瞬間陷入一片死寂,仿佛時間都凝固在了這一刻。每一位官員皆麵色凝重,額頭上甚至隱隱有汗珠滲出,他們的目光緊緊地盯著上方那高坐於龍椅之上的帝王,心中充滿了敬畏之情。因為他們都清楚地知道,這乃是帝王親自立下的鐵律,如同鋼鐵般堅不可摧,絕對沒有人膽敢輕易違背。
    而趙成宇的這一驚人舉動,更是猶如一道驚雷劃過天際,在眾人的心頭炸響。他那堅毅的眼神和果敢的決斷力,不僅成功地鞏固了軍心,使得軍隊上下一心,士氣大振;同時也深深地撼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令他們不禁對這位年紀輕輕的帝王刮目相看。透過趙成宇的這一係列舉措,人們清晰地看到了他整頓朝綱、振興國家的堅定決心以及非凡的魄力。這種決心如同一股強大的洪流,勢不可擋;這般魄力又恰似一座巍峨的高山,令人仰止。
    趙成宇心中暗自思量:讓這些朝中大佬們出點“血”,也好讓他們知道局勢的嚴峻,省得一個個都跟沒事人似的,對國家的危難視而不見。他眼神銳利,掃視著下方一眾官員,聲音沉穩而有力地說道:“諸位愛卿,高女帝那邊的情況也不容樂觀,她最近頻繁與我傳書,言及那邊的反賊數目更為龐大,且他們的起義理由五花八門,層出不窮。這充分說明,反賊的勢力已經滲透得比我們想象中要深得多。”
    他頓了一頓,語氣更加嚴肅:“在此之前,對於夷公主被刺、城門發生的叛亂,我並未給予足夠的重視,隻當是外敵利用一些無知的下等人鬧事。但如今看來,事情遠非如此簡單。很明顯,這些反賊在我國的高官、郡王甚至更高的階層中,都有他們的內應。這是一場涉及朝野上下的陰謀,我們必須將其連根拔起,絕不能讓國家的根基被動搖!”
    說到這裏,趙成宇的目光變得異常堅定,他環視四周,繼續說道:“為了國家的安寧,為了揪出這些潛藏的奸細,我決定,無論官職大小,無論是否是皇親國戚,隻要有人能提供確鑿的證據,舉報出這些內應,我將從我的私庫中撥出五百黃金作為賞賜!這是我對國家的承諾,也是對忠誠者的獎賞!”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響起了一陣低語,官員們麵麵相覷,顯然被趙成宇這一舉措所震撼。五千兩黃金,對於任何人來說都不是一筆小數目,這足以激發他們內心深處的貪念與對國家的忠誠之心。
    趙成宇見效果初顯,心中暗自點頭,他知道,有時候,適當的“刺激”是必要的。他再次提高聲音,強調道:“記住,國家的利益高於一切!任何人,隻要敢於背叛國家,都將受到最嚴厲的懲罰!而忠誠者,國家將永遠銘記於刑,給予應得的獎賞與榮耀!”
    在趙成宇堅定而有力的聲音中,朝堂的氣氛變得更加凝重而緊張,一場前所未有的肅清行動即將拉開序幕。
    果然,如同趙成宇所預料的那般,下了朝之後,那些出了錢的大臣們,心中既懷揣著對賞錢的渴望,又擔心自己的舉報無法獲得認可,紛紛湧向禦書房,想要盡快向皇帝表明心跡,爭做那“勇夫”。一時間,禦書房外被大臣們擠得水泄不通,場麵熱鬧非凡。
    為了應對這突如其來的“熱潮”,小框子——禦書房那位經驗豐富的管家,忙得不可開交。他急忙調集了府中所有能動用的人手,包括平時負責打掃、整理書籍的仆從,全部投入到這場“接待大戰”中。他們穿梭於人群中,忙著給等候的大臣們遞上熱氣騰騰的茶水,試圖以這種方式安撫他們焦急的情緒。
    禦書房內,趙成宇早已布置妥當,他特意讓皇後、雲飛宇、方胡傑以及京城府尹一同參與此次接待工作。四人被安排在一個個專門準備的小房間內,輪流接待前來舉報的大臣。每個房間都配備了筆墨紙硯,以及一名書記官,負責記錄大臣們的舉報內容。
    然而,事情並未如趙成宇所想的那般順利。隨著大臣們一個接一個地進入房間,他們所提供的舉報內容卻讓四人頭疼不已。
    一位身著華麗官服的官員,神色緊張地走進房間,一見麵就迫不及待地開口:“微臣舉報,兵部侍郎張三,他昨日在府中宴請賓客,席間言語中對陛下多有不滿。”雲飛宇聞言,眉頭緊鎖,追問道:“可有證據?或是有何具體言辭?”官員卻支支吾吾,隻說:“微臣當時並未在場,但此事在京城官場中已傳得沸沸揚揚。”
    另一位大臣則舉報說:“微臣發現戶部郎中李四,家中常有陌生人出入,行跡可疑。”方胡傑聞言,立刻警覺起來,但隨即又問道:“你可曾親眼見過這些人?他們是什麽身份?有何可疑之處?”大臣卻隻能搖頭,表示隻是聽鄰居說的。
    更有甚者,一位大臣舉報說:“微臣懷疑工部侍郎王五,他平日裏對工匠們要求極為苛刻,時常克扣工錢。”皇後聽後,眉頭微皺,追問道:“你可曾親眼見過他克扣工錢?可有工匠願意作證?”大臣卻隻能尷尬地表示,自己隻是聽工匠們私下議論的。
    這樣的事情一件接一件,讓接待的四人疲於奔命。他們不僅要應對大臣們七嘴八舌的舉報,還要努力從中篩選出有價值的線索。而大部分時候,他們所得到的隻是一些模棱兩可的小事,缺乏確鑿的證據,也很難證明其真實性。
    趙成宇得知這一情況後,不禁深感憂慮。他知道,要想真正地揪出那些潛藏在朝中的內應,還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智慧。於是,他決定加強情報的收集和篩選工作,同時提高舉報的門檻,確保每一條進入皇帝眼簾的情報都是真實可信的。隻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地為國家鏟除隱患,讓國家恢複往日的安寧與繁榮。
    與此同時,在禦書房外,高丞相和蘇丞相儼然成了“賽選官”。他們站在人群中,對那些還沒有進去舉報的大臣們進行篩選和評估。大臣們為了能夠讓自己的情報獲得認可,紛紛找上這兩位重臣,想要聽聽他們的意見,看看自己的情報是否值得一說。
    喜歡我的皇宮全是大女主請大家收藏:()我的皇宮全是大女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