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4章 離別贈言,引薦高手

字數:3854   加入書籤

A+A-


    三天的江城之行即將結束,何勝在內心深處經曆著一種微妙而複雜的情感轉換。
    這種轉換不僅僅是對楊鳴個人認知的重新構建,更是對自己既有世界觀的某種衝擊和重塑。
    在他多年的人生軌跡中,商業夥伴、競爭對手、甚至是敵人,都有著相對清晰的分類標準。
    但楊鳴的存在,如同一個遊離於所有既定分類之外的變量,讓他的內心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好奇感和認同感。
    離別的時,何勝和他的助理站在山莊的門廳前。
    “楊總,這次江城之行讓我收獲很多。不僅僅是商業層麵的交流,更重要的是對很多問題有了新的思考角度。”
    楊鳴能夠感受到這種感謝的真實性。
    在過去的三天裏,他同樣在觀察著何勝,觀察著這個金融圈的成功人士如何處理與自己這種背景的人的關係。
    何勝表現出的開放態度,超越了他的預期。
    這種超越不僅僅體現在表麵的禮貌和尊重上,更體現在思想層麵的真正交流和碰撞上。
    “何總客氣了,我也從你這裏學到了很多東西。如果以後有機會,我一定會去拜訪。”
    正當氣氛趨向於告別的常規模式時,何勝的表情突然變得有些複雜。
    他在內心深處正在進行著一場激烈的鬥爭,理性告訴他應該保持適當的距離和謹慎,但直覺卻促使他為這個新朋友提供更多的幫助。
    這種鬥爭的背後,是他對楊鳴真實能力的認可,以及對其未來發展潛力的判斷。
    “楊總,有一件事我想和你聊聊,關於你提到的上市計劃。”
    楊鳴的注意力立刻集中起來,他能夠感受到何勝語氣中的變化。
    “我有一個學弟,叫柴峰。”何勝繼續說道,但他的聲音中帶著某種微妙的猶豫,“這個人在包裝上市方麵是個高手,經驗非常豐富。”
    在何勝的記憶深處,關於柴峰的形象是複雜的。
    作為同一所大學商學院的學弟,柴峰在學生時代就展現出了超凡的商業敏感度和操作能力。
    畢業後,他迅速在資本運作領域嶄露頭角,成為業內公認的包裝上市專家。
    他的案例研究經常出現在商學院的教科書中,他的操作手法被同行們視為教科書級別的經典。
    然而,人生的軌跡往往充滿了意外的轉折。
    幾年前,柴峰操作的一個大型上市項目出現了嚴重問題。
    雖然這個問題的具體細節外界知之甚少,但結果是災難性的。
    不僅項目徹底失敗,柴峰本人也被迫退出了這個圈子。
    從那時起,這個曾經在滬市呼風喚雨的資本運作高手,就徹底消失在了公眾視野中。
    “不過……”何勝的聲音再次出現了停頓,這種停頓暴露了他內心深處的糾結,“他現在的狀況比較特殊。幾年前,他操作的一個項目出了大問題,之後就退出了我們這個圈子。現在在老家開超市。”
    這個信息讓楊鳴產生了強烈的興趣。
    在他的人生經曆中,挫折和失敗往往能夠更真實地檢驗一個人的真實品格和能力。
    那些在順境中展現出的才華,可能隻是運氣和機遇的產物。
    而在逆境中依然保持專業素養的人,才是真正值得合作人選。
    “他現在在哪裏?”楊鳴問道,語氣中透著明顯的關注。
    “淮寧市,一個三線城市。”
    在何勝的內心深處,對於是否應該將柴峰推薦給楊鳴,他一直在進行著複雜的權衡。
    一方麵,以柴峰的專業能力和經驗,確實是楊鳴上市計劃的理想人選。
    另一方麵,柴峰現在的心理狀態和對重新進入這個圈子的態度,都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更複雜的是,楊鳴的特殊背景可能會讓柴峰產生額外的顧慮。
    但最終,何勝內心深處的某種直覺戰勝了理性的謹慎。
    這種直覺告訴他,楊鳴和柴峰可能是一對理想的合作組合。
    一個有資源和決心,一個有技術和經驗。
    一個需要專業指導,一個需要東山再起的機會。
    “柴峰這個人……”何勝猶豫著說道,“性格比較……異於常人,有時候不太好相處。而且,以他現在的狀況,可能對重新進入這個圈子會有一些……顧慮。”
    這種描述讓楊鳴對柴峰產生了更濃厚的興趣。
    何勝知道,一旦說出這些話,就意味著他將自己的學弟引入了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這種引入的後果是不可預測的,可能是柴峰重新崛起的機會,也可能是更深的困境。
    “如果你真的想要推進上市計劃的話,我建議你可以去見見他。”
    “我會提前給他打個電話,先和他溝通一下。”何勝最終說道,“這樣可能會更容易一些。”
    “何總,非常感謝。這對我來說意義重大。”
    何勝點了點頭,然後帶著助理離開。
    楊鳴目送著何勝的車子消失在遠處,然後轉身回到山莊。
    客廳裏,趙華玲正坐在沙發上翻閱著一份雜誌。
    “何勝推薦了一個人。一個包裝上市的專家,叫柴峰。”
    趙華玲停下手中的動作,抬起頭:“什麽背景?”
    楊鳴將何勝剛才的描述完整地轉述給趙華玲,包括柴峰的專業能力、過往經曆,以及現在的情況。
    “一個經曆過重大挫折的專業人士,”她緩緩說道,“可能是最理想的合作夥伴,也可能是最大的風險源。關鍵在於他對失敗的態度和對未來的期望。”
    “我想去見見他。”楊鳴最終做出了決定,“無論結果如何,這個機會值得嚐試。”
    ……
    三天後的清晨,江城剛剛蘇醒,街道上還帶著晨霧的濕潤。
    一輛黑色的商務車停在別墅門口,賀楓正在進行最後的準備。
    “路線確認過了嗎?”楊鳴問道。
    “確認過了,鳴哥。”賀楓回答,“三個半小時車程,中途在服務區休息一次。柴總的聯係方式何總已經提供了,我昨天晚上確認過。”
    “那行,我們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