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3章 湖畔沉思,意外來電
字數:6638 加入書籤
紹城柯區,晨曦微露。
早上六點半,人工湖邊的跑道上,楊鳴穿著一身深灰色運動服,正在慢跑。
湖麵如鏡,倒映著漸漸亮起來的天色。
跑道兩旁種著樟樹,晨風吹過,樹葉沙沙作響。
這個時間點,湖邊的人不多,偶爾能看到幾個晨練的老人在打太極,或是遛狗的年輕人牽著狗從旁邊經過。
楊鳴的步伐很穩,呼吸均勻。
他已經跑了二十多分鍾,額頭上滲出了細密的汗珠。
這段時間,楊鳴一直待在紹城。
表麵上,他是來考察華泰紡織印染有限公司的收購項目。
但實際上,他還有另一個更重要的目的,在柯區建立新的根據地。
華泰紡織印染的事,已經處理了一段時間了。
這家工廠位於柯區的工業園,原本是當地小有名氣的紡織企業。
但老板經營不善,欠了一屁股債,最後跑路去了泰國。
工廠停產三個月,債務總計四千七百萬,其中最大的債主是個叫趙興的商人,欠他九百萬。
楊鳴讓王小雅去接觸趙興,想把這筆債權買下來。
有了債權在手,後續收購工廠就容易多了。
但趙興這個人很難纏,態度強硬,堅持要把錢全部拿回來,一分錢也不肯讓步。
王小雅跟他談了好幾次,都沒什麽進展。
楊鳴倒也不急。
收購這種事,本來就需要時間磨。
而且,華泰紡織印染隻是他在柯區布局的一部分,並不是全部。
真正讓楊鳴看重的,是柯區本身。
柯區是紹城下轄的一個區,以紡織產業聞名。
這裏有個輕紡城,是全國最大的紡織品集散地之一。
每天,來自全國各地的客商在這裏采購麵料、輔料、成品,交易額以億計。
更重要的是,柯區正處在上升期。
這幾年,隨著紡織產業的發展,柯區吸引了大量外來人口。
尤其是川渝、溫城、福省一帶的人,很多都來這裏做生意。
他們有的開麵料店,有的辦小作坊,有的跑運輸,在柯區逐漸站穩了腳跟。
楊鳴看中的,就是這批川渝人。
他在南城經營多年,手下有不少川渝出身的兄弟。
這些人在西南混了大半輩子,對那邊的環境熟悉,對楊鳴也忠心。
但問題是,西南的商業環境和浙省比起來,還是差了一截。
浙省的商業氛圍更濃,機會更多,而且更規範。
尤其是在楊鳴準備“漂白上市”的當口,把一部分業務轉移到浙省,是個明智的選擇。
柯區就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這裏有大量川渝人,容易建立人脈網絡。
這裏的紡織產業發達,可以搞正規生意,不用像在西南那樣打打殺殺。
而且,柯區離杭城不遠,將來如果眾興集團真的上市了,在柯區有實體產業,也能增加公司的含金量。
當然,在柯區發展,不可能繞過當地的既有勢力。
柯區最大的地頭蛇是穆家。
穆家在當地經營多年,主要做運輸生意。
柯區的紡織品每天要運往全國各地,物流需求巨大,穆家掌握著大部分的運輸渠道。
黑白兩道,穆家都吃得開。
楊鳴通過朋友介紹,和穆家的人見過一次麵。
對方很客氣,但也很謹慎。
畢竟楊鳴是外來者,穆家不可能一下子就接納他。
雙方隻是互相認識了一下,喝了頓茶,沒有談具體的合作。
但這已經夠了。
楊鳴不急。
他知道,在一個新地方紮根,需要時間。
先把華泰紡織印染拿下來,有個正經的產業做招牌。
再通過川渝的關係,慢慢滲透進柯區的商業網絡。
等時機成熟了,自然能和穆家坐下來好好談。
他腦子裏盤算著這些,腳下的步伐沒有停。
跑道繞湖一圈,大約五公裏。
楊鳴已經跑了兩圈,正準備跑第三圈。
晨跑的時候,他喜歡一邊跑一邊思考。
身體在運動,大腦也在運轉,往往能想通一些平時想不明白的事。
香江那邊,胡飛一直在搞小動作,雖然被麻子和蔡鋒壓了下去,但楊鳴知道,對方不會就此罷休。
而且,老五在杭城那邊的事情進展也都在掌握之中,從紹城到杭城路程並不遠,也就一個小時,雙方也可以隨時見麵。
他現在要做的,是把轉型計劃穩步推進。
灰產退出、資金洗白、合規審計、集團架構搭建,每一步都要走穩。
同時,在浙省這邊布局新的業務,為將來的上市打基礎。
楊鳴跑完第三圈,慢慢減速,最後停了下來。
他站在湖邊,雙手叉腰,深呼吸了幾次。
天已經完全亮了,湖麵上泛起一層金色的光。
遠處的高樓漸漸清晰起來,晨練的人也多了起來。
楊鳴走到跑道旁邊的長椅上,拿起放在那裏的毛巾,擦了擦臉上的汗。
不遠處的路邊,停著一輛黑色賓利慕尚。
兩個穿著西裝的手下站在車旁,看到楊鳴走過來,立刻迎上前。
“鳴哥。”
楊鳴點了點頭,拉開後座的車門,坐了進去。
車內的空調已經打開,溫度適宜。
楊鳴靠在座椅上,閉上眼睛。
司機發動車子,緩緩駛離湖邊。
車子剛開上馬路,手機就響了。
“喂。”
“鳴哥,”王小雅的聲音從電話裏傳來,“有個好消息。”
“說。”
“趙興那邊答應了。”王小雅說,“他同意把債權轉讓給我們,而且價格也優惠了。”
楊鳴睜開眼睛。
“優惠了多少?”
“原來他堅持要九百萬,”王小雅說,“現在他說可以八百萬。”
楊鳴沉默了幾秒。
九百萬的債權,願意八百萬出手,相當於讓了一百萬。
這個價格,還算合理。
但問題是,趙興之前態度那麽強硬,為什麽突然就鬆口了?
“他為什麽會答應?”
“我也不太清楚。”王小雅說,“他主動給我打電話,說考慮清楚了,願意把債權轉讓。我問他為什麽,他沒說具體原因,隻是說最近急需用錢。”
“急需用錢?”
“嗯。”王小雅說,“我感覺他好像遇到什麽麻煩了,但他不願意多說。”
楊鳴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急需用錢,原因無非幾種。
要麽是手上有更急的投資項目,要麽是自己的生意出了問題需要周轉,要麽是欠了別人的錢被催債。
不管是哪一種,對楊鳴來說都是好事。
趙興越著急,就越好談。
“還有,”王小雅接著說,“趙興說他想見你一麵。”
“見我?”
“對。”王小雅說,“他說想當麵和你談談,把債權轉讓的事徹底敲定。”
楊鳴沉默了幾秒。
“行,讓他安排時間地點。”
“好的,鳴哥。”王小雅說,“我馬上聯係他。”
“嗯。”
楊鳴掛了電話。
他把手機放在旁邊,拿起毛巾,又擦了擦額頭上的汗。
車子在馬路上平穩行駛。
窗外,柯區的街道漸漸熱鬧起來。
沿街的店鋪陸續開門,早餐攤前排起了隊,穿著工作服的工人騎著電動車匆匆趕路。
楊鳴看著窗外,腦子裏轉著念頭。
趙興突然鬆口,願意降價轉讓債權。
這件事,表麵上看是好事,但也有點反常。
商人都是逐利的。
趙興之前那麽強硬,堅持要拿回全部的九百萬,說明他不缺錢,或者說他覺得這筆債權值這個價。
現在突然降價一百萬,還主動要求見麵,這裏麵多少有點蹊蹺。
急需用錢,這個理由,聽起來合理,但也可能是托詞。
不過,楊鳴也不太擔心。
收購華泰紡織印染這件事,他已經讓王小雅調查得很清楚了。
工廠的資產、債務、稅務問題,都摸了個底。
隻要不出大的意外,這筆交易是劃算的。
至於趙興為什麽突然鬆口,見麵的時候自然會知道。
楊鳴靠在座椅上,閉上了眼睛。
車子繼續往前開。
楊鳴的呼吸漸漸變得平緩,整個人放鬆下來。
晨跑後的疲憊感慢慢湧上來。
華泰紡織印染,隻是一個開始。
拿下這家工廠,不是為了賺多少錢,而是為了在柯區有個立足點。
有了這個廠,他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在柯區活動,結識當地的商人,滲透進當地的商業網絡。
等站穩了腳跟,下一步就是把南城那邊的一些業務轉移過來。
手下那麽多兄弟,總得有地方安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