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7章 危中尋機,順勢而為

字數:5297   加入書籤

A+A-


    一周後。
    眾興在紹城的分公司已經裝修完畢。
    辦公室在柯區商業中心的一棟寫字樓裏,麵積不大,兩百多平米。
    裝修風格簡潔,白牆灰地,辦公桌椅都是新的。
    楊鳴的辦公室在最裏麵,有一整麵落地窗。
    窗外能看到不遠處的輕紡城市場,幾棟巨大的交易大樓連成一片,停車場停滿了貨車。
    下午三點,楊鳴坐在辦公桌後麵。
    王小雅坐在對麵的椅子上,手裏拿著一份資料,正在匯報工作。
    “華泰紡織的搬遷手續已經辦好了。環保衙門那邊批了,新廠址我們還在選,暫定在城東的工業園區。”
    楊鳴點點頭,沒有說話。
    “搬遷成本初步估算,大概兩千萬左右。”王小雅翻了一頁資料,“包括新廠房的租賃、設備的運輸和安裝、工人的安置補償,還有一些雜七雜八的費用。”
    “加上之前收購債權和資產重組的費用,我們在華泰紡織上總共投入了五千萬。”王小雅抬起頭,“但是現在看來,最值錢的反而是那塊土地。”
    楊鳴靠在椅背上,說:“土地值多少?”
    “華泰紡織那塊地有二十畝。按照現在的市場價,每畝大概一百五十萬左右。二十畝就是三千萬。”
    “工廠的設備呢?”
    “設備比較老舊,而且是印染行業的專用設備。如果賣掉,估計也就能賣個幾百萬。不如我們自己搬到新廠去繼續用。”
    楊鳴點點頭。
    王小雅放下資料:“鳴哥,華泰紡織這個項目,我們總體上還是虧的。雖然土地值三千萬,但賣掉土地的話,我們前期投入的五千萬隻能收回三千萬,還虧兩千萬。如果不賣,繼續搬遷經營,又要再投兩千萬。”
    “你的意思是?”楊鳴問。
    “我覺得應該搬遷。雖然前期多投入兩千萬,但工廠運營起來之後,每年能有幾百萬的利潤。三四年就能回本。而且我們來紹城,本來就是為了站穩腳跟。如果現在把工廠賣了,等於前功盡棄。”
    楊鳴笑了一下,說:“周邊不是還有幾個工廠要搬遷嗎?”
    王小雅愣了一下:“是的。因為環保新規,華泰紡織周邊還有三個印染廠也在黑名單上。”
    “你去把那些工廠的地皮收過來。”楊鳴說。
    王小雅更愣了。
    她不明白楊鳴的意圖。
    “鳴哥,您是說……”王小雅有些猶豫,“我們要收購那些工廠的土地?”
    “對。”
    “可是……”王小雅想了想,“那些工廠也要搬遷,他們的土地和華泰紡織的情況一樣,都不能再做印染了。我們收過來有什麽用?”
    楊鳴沒有回答。
    他站起身,走到落地窗前,看著窗外。
    王小雅也跟著站起來。
    楊鳴指著不遠處的輕紡城市場,說:“你看那裏。”
    王小雅順著他的手指看過去。
    輕紡城的幾棟交易大樓在陽光下很顯眼,停車場裏停滿了各種貨車,有的在裝貨,有的在卸貨。
    “你看這裏每天這麽多貨物進進出出。每天全國各地,甚至一些外國買家,絡繹不絕地來這裏。這麽多貨物,運輸就是一個很大的市場。”
    王小雅看著窗外,若有所思。
    “如今這邊雖然有物流基地,”楊鳴繼續說,“可還是供不應求。很多商戶都在抱怨找不到合適的倉庫,貨物隻能堆在自己店裏。”
    王小雅腦子飛快地轉。
    她忽然明白了什麽。
    “鳴哥,您是打算……把工廠那邊的地皮改成物流中心?”
    楊鳴轉過頭,看著她,點了點頭。
    王小雅的思路一下子打開了。
    她快步走回辦公桌,拿起資料,開始翻看。
    “華泰紡織那塊地有二十畝。如果再收購周邊三個工廠的地,加起來應該有五六十畝。”
    楊鳴走回辦公桌,坐下:“那三個工廠的老板現在什麽情況?”
    “都很著急。搬遷的期限不長,他們又找不到合適的新廠址。而且搬遷成本太高,他們承受不起。現在他們都想把廠子賣掉,然後拿錢去別的地方重新開始。”
    “土地能賣多少?”
    “現在的市場價是每畝一百五十萬左右。但他們現在著急脫手,價格肯定會壓得很低。我估計每畝一百萬就能拿下。”
    楊鳴點點頭。
    王小雅繼續推演:“如果我們收購三個工廠,每個工廠平均十五畝左右,總共四十五畝。按每畝一百萬算,就是四千五百萬。加上我們華泰紡織的二十畝,總共六十五畝。”
    她停頓了一下,接著說:“這些工廠都有現成的廠房和倉庫。雖然是做印染的,但稍微改造一下,就能當倉庫用。改造成本應該不高,估計一千萬就夠了。”
    “算一下總投入。”楊鳴說。
    王小雅拿起筆,在紙上寫寫算算:“華泰紡織前期投入三千萬,收購三個工廠的土地四千五百萬,改造費用一千萬,總共八千五百萬。”
    她抬起頭,看著楊鳴:“如果建成物流中心,以輕紡城現在的貨運量,倉儲和物流業務的利潤應該很可觀。”
    “你覺得能賺多少?”楊鳴問。
    王小雅想了想:“六十五畝地,大概四萬多平米。如果全部做成倉庫和物流中轉,按照現在市場上的價格,倉儲費每平米每月二十塊錢左右。四萬平米就是每月八十萬,一年就是將近一千萬。”
    “這還隻是倉儲。”她繼續說,“如果我們再提供貨運配送服務,利潤會更高。我估計一年下來,總利潤能有一千五百萬到兩千萬。”
    “四五年就能回本。”王小雅的眼睛越來越亮,“而且這塊地以後會越來越值錢。輕紡城的規模還在擴大,貨運需求隻會越來越大。我們這個物流中心,將來的價值不可估量。”
    她放下筆,看著楊鳴,臉上露出佩服的表情:“鳴哥,您這個思路太厲害了。本來我們怎麽都要虧,結果您這麽一轉,不僅不虧,反而能賺大錢。”
    楊鳴笑了一下:“現在那些工廠的老板急著脫手,正是我們進場的好時機。你去跟他們談,價格壓到最低。”
    “好。”王小雅點頭,“我明天就去。”
    “還有,”楊鳴說,“這件事我已經和穆家談過了。到時候可以一起合作。”
    “穆家?”王小雅愣了一下。
    “穆家在紹城做運輸物流很多年了。他們有現成的客戶資源和運輸車隊。我們提供場地和倉儲,他們負責運營。利潤五五分成。”
    王小雅點點頭:“這樣的話,我們的風險就更小了。穆家在本地經營多年,客戶關係都在他們手裏。有他們加入,這個物流中心肯定能做起來。”
    “嗯。你去準備一份詳細的方案。把收購土地、改造廠房、運營規劃,全部寫清楚。”
    “好的,鳴哥。”
    楊鳴看了看手表:“過幾天華玲會過來,到時候會配合你這邊的工作。”
    王小雅一聽,臉上露出笑容:“華玲姐要來?太好了!”
    楊鳴看著她,說:“華玲來了之後,紹城這邊就由她負責。你繼續做你的事,有什麽問題直接找她。”
    “明白。”王小雅收拾好資料,站起身,“鳴哥,那我先去準備方案。”
    楊鳴點點頭。
    王小雅走出辦公室,關上門。
    她站在門外,深吸了一口氣。
    這一周以來,華泰紡織的事讓她焦頭爛額。
    環保新規一出來,她以為這個項目徹底完了。
    她甚至想過,是不是應該勸楊鳴放棄華泰紡織,把土地賣掉止損。
    可是楊鳴很快就把整個局麵扭轉了過來。
    不僅扭轉了,還變成了一個更大的機會。
    王小雅走到自己的辦公桌前,打開電腦,開始準備方案。
    她腦子裏已經有了清晰的思路。
    收購周邊工廠的土地,改造成物流中心。
    這不僅能彌補華泰紡織的損失,還能在紹城站穩腳跟,打開新的市場。
    而且趙姐要來了。
    有趙姐在,她做事會輕鬆很多。
    王小雅敲擊著鍵盤,開始寫方案的第一段。
    窗外,夕陽西下,輕紡城的交易大樓在落日餘暉中閃著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