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1章 借貸收購,上市倒計

字數:4301   加入書籤

A+A-


    一個月後,江城眾興公司總部。
    下午三點,會議室裏煙霧繚繞。
    楊鳴坐在主位,趙華玲在他右手邊,左邊依次是麻子、老五、柴峰、蘇柳明。
    桌上擺著茶杯和煙灰缸,老五的煙灰缸裏已經堆了五六個煙頭。
    楊鳴把煙頭掐滅,開口:“今天主要說三件事。第一,收購飛揚影視。第二,鏡像和飛揚合並。第三,上市籌備。”
    柴峰翻開麵前的文件夾:“我先說飛揚的情況。公司去年營收8.2億,淨利潤1.1億。手上有三部電影在拍,兩部已經殺青等上映。院線資源比鏡像強,在香江和內地都有發行渠道。團隊大概兩百人,核心團隊三十多人。”
    “估值呢?”趙華玲問。
    “胡飛那邊報價8個億,51%就是4.08億。”柴峰頓了頓,“我覺得可以談到3.5億左右。”
    老五彈了彈煙灰:“胡飛會同意?”
    “他沒得選。”楊鳴開口,顯然讓眾人不用擔心這個事。
    蘇柳明推了推眼鏡:“收購之後,鏡像吸收飛揚,胡飛的49%股份怎麽處理?”
    “暫時不動。”楊鳴說,“給他留著,穩住他。等上市之後再說。”
    “那資金從哪來?”老五直接問,“公司賬上拿不出這麽多現金。”
    趙華玲看了楊鳴一眼。
    楊鳴點點頭:“我會搞定,找幾家機構借,年利率控製在8個點以內。”
    “借貸?”老五皺起眉頭,“壓力會不會太大?”
    “不會。”柴峰接話,“飛揚每年淨利潤一個億,鏡像現在每年也能賺個五六千萬。合並之後,兩家公司協同效應,保守估計每年淨利潤1.5到2個億。還貸沒問題。”
    麻子吐出一口煙:“關鍵是上市要快。拖得越久,利息越多。”
    “所以今天要定時間表。”楊鳴看向柴峰,“你說說上市的事。”
    柴峰翻了一頁:“鏡像影業先上市,走借殼路線。現在港交所有幾家殼公司可以選,價格在1到1.5億港幣之間。買殼、注資、重組、遞交材料,到最後掛牌,快的話一年,慢的話一年半。”
    “一年半太慢了。”趙華玲說。
    “可以加速。”柴峰說,“多花點錢,找對人,一年之內可以搞定。”
    蘇柳明問:“鏡像上市之後呢?眾興怎麽辦?”
    “鏡像上市之後,再借鏡像的殼,把眾興其他資產注入。”柴峰解釋,“華遠地產、錦程酒店這些都裝進去。”
    老五聽得有些頭疼:“這麽複雜?”
    “不複雜。”柴峰笑了笑,“這是最快的路。你直接讓眾興上市,幾乎不可能。但借鏡像的殼,就不一樣了。”
    楊鳴敲了敲桌子:“上市的事情已經拖了一段時間了,和我們原計劃的時間完全不同,這一次我們要加快進度。時間表定一下,三個月內完成飛揚收購。半年內完成合並和買殼。一年內鏡像掛牌。一年半內眾興完成整體上市。”
    會議室安靜了幾秒,這個時間表很緊。
    “可以。”柴峰先表態。
    “我沒問題。”麻子說,“合並的事交給我,半年夠了。”
    趙華玲看著楊鳴:“借貸的事,三個月能搞定嗎?”
    “能。”楊鳴說得很肯定。
    老五把煙頭掐滅:“那南城的事怎麽辦?我要是去了紹城,南城那邊……”
    “南城的產業該處理的處理,該轉讓的轉讓。”楊鳴打斷他,“我讓你去紹城,是看中那邊的潛力。柯區輕紡城,每年幾百億的交易額,物流、倉儲、商貿,機會太多了。”
    老五沉默了一會兒,點了點頭。
    “紹城那邊,華玲已經幫你把物流中心的框架搭起來了。”楊鳴繼續說,“你過去之後,主要做兩件事。第一,把物流中心做起來,和穆家的合作要抓緊。第二,在柯區建立我們的根基。那邊川渝人多,你去了方便。”
    “明白。”老五說。
    蘇柳明翻開筆記本:“那我整理一下。收購飛揚,董事長負責資金,柴總負責談判。合並事宜,麻子負責。上市籌備,柴總牽頭,我配合。老五負責紹城,對嗎?”
    “對。”楊鳴站起來,“還有一點。飛揚和鏡像合並之後,陳熙娜繼續負責運營,柴峰把控大方向。麻子,你盯著香江那邊。”
    “好。”麻子應道。
    “散會。”
    眾人起身離開。
    老五走在最後,楊鳴叫住他:“等一下。”
    會議室隻剩兩人。
    楊鳴遞給老五一支煙,自己也點上一支:“舍不得南城?”
    老五沉默幾秒,說:“這些年一直都在那邊……”
    “我知道。”楊鳴說,“但那邊現在是負擔。賭場、收數、KTV,這些東西越來越難做。你繼續待在那邊,遲早出事。”
    老五吸了口煙:“我明白。”
    “紹城不一樣。”楊鳴說,“那邊是白紙,你可以重新畫。而且,你做的是正經生意。物流、倉儲、商貿,這些東西將來都能上台麵。”
    “那南城的兄弟怎麽辦?”老五問。
    “願意跟你去紹城的,你帶走。”楊鳴說,“不願意的,該安置的安置,該給錢的給錢。”
    老五點點頭,沒說話。
    兩人走出會議室。
    走廊裏,趙華玲和蘇柳明在說事,麻子靠在窗邊打電話,柴峰在抽煙。
    楊鳴看著這幾個人,心裏有數。
    飛揚的事,三個月內能搞定。
    上市的事,一年半也夠了。
    現在唯一的變數,是錢。
    三四個億的借貸,不是小數目。
    但他已經想好了門路。
    晚上七點,楊鳴回到家。
    趙華玲做了幾個菜,兩人坐在餐桌前吃飯。
    “今天會上,老五有些不太對。”趙華玲說。
    “正常,讓他離開南城,等於讓他放下過去。”
    “你覺得他能適應紹城嗎?”
    “能。”楊鳴很肯定,“老五雖然舍不得,但他知道什麽是對的。而且紹城那邊,他去了才能真正站穩。你在那邊已經給他打好了基礎。”
    趙華玲放下筷子:“借貸的事,你有把握嗎?”
    “應該沒有問題,不過我要去一趟滬市。”
    趙華玲看著他,說:“那你自己照顧好自己。”
    楊鳴點了點頭,繼續吃飯。
    窗外的江城華燈初上,這座城市在夜色中顯得越發繁華。
    一年半之後,眾興集團就能在港交所掛牌。
    到那時候,一切都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