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金殿對峙殺機藏
字數:4627 加入書籤
夜,已至最深。
寒意如針,刺入骨髓。
那座不起眼的宅院書房內,燭火靜靜地跳躍著,將林風的影子投射在牆壁上,宛如一尊俯瞰凡塵的不動神魔。
趙猴子繪聲繪色地匯報著天牢與貨棧發生的一切,臉上是壓抑不住的狂熱與欽佩。
“主公,您這手腕,簡直神了!”
“那李從文從天牢出來,我的人親眼看見,他那張臉白得跟剛從墳裏刨出來的屍體沒兩樣,三魂七魄都嚇丟了一半!”
“還有那個西域‘雪狐’,被阿朵姑娘三言兩語就碾碎了所有膽氣,現在比哈巴狗還聽話!”
“嘖嘖,殺人,更要誅心!高,實在是高!”
林風對趙猴子的吹捧置若罔聞。
他端著茶杯,溫熱的杯壁仿佛與他的指尖融為一體。
他的目光,早已穿透了眼前的黑暗,落在了那座風雨飄搖的巍峨皇城之上。
李從文這顆棋子,活了。
他被死死地釘在懸崖的邊緣,身後是粉身碎骨的萬丈深淵,身前是唯一的,由林風親手為他鋪就的“生路”。
他,別無選擇。
而“雪狐”這柄來自西域的刀,也已磨礪至最鋒利的時刻,隻待在萬眾矚目之下,刺出那顛覆乾坤的致命一擊。
“楚文宇那邊,如何?”林風的聲音很淡,仿佛在問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趙猴子立刻收斂神色,語氣沉重了幾分。
“回主公,楚尚書從金殿回來,便把自己鎖進了書房,水米不進。”
“隻是派人去城外,訂了一副最頂級的金絲楠木棺材。”
趙猴子頓了頓,補充道:“看樣子,這位老大人,是抱著必死的決心,要跟王莽不死不休了。”
林風點了點頭。
他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而又滿意的弧度。
很好。
仇恨的烈焰,已經燃燒到了足以焚天的程度。
現在,隻缺李從文這陣東風,將這場滔天大火,徹底吹向整座太和殿!
“讓天機閣的眼線,死死釘在大理寺和李從文府的每一個角落。”
林風放下茶杯,聲音平靜得沒有一絲波瀾。
“他,會比我們更著急。”
……
事實,正如林風所料。
大理寺卿李從文,一夜無眠。
他將自己像囚犯一樣鎖在書房,從黃昏,一直枯坐到黎明。
書桌上,昂貴的燈油早已燃盡,隻剩一縷冰冷的青煙,在晨曦中無聲消散。
窗外的天光,透過窗欞,在他那張憔悴到脫相的臉上,投下如同屍斑般的陰影。
他的腦海裏,一遍又一遍,如同夢魘般回響著王昊那番瘋癲狠毒的“證詞”。
以及,那個神秘人留在紙條上,每一個字都帶著血腥味的威脅。
他想了整整一夜。
去找皇帝坦白一切?
不。
他不敢賭。
帝王心術,深如淵海。他一個無權無勢,僅靠“剛正不阿”的虛名立足朝堂的孤臣,拿什麽去跟那個能將他輕易置於死地的神秘黑手抗衡?
他若坦白自己被要挾,皇帝第一個念頭,絕不是相信他,而是懷疑他李從文早已與人勾結,演一出構陷朝廷重臣的苦肉計!
到那時,他百口莫辯,死無葬身之地!
私下去警告王莽?
那是自尋死路!
王莽是執掌兵權的將門統帥,性如烈火。一旦得知自己的兒子被如此栽贓,而他李從文是唯一的“知情人”,王莽要做的第一件事,恐怕就是讓這個“知情人”,從世上徹底消失!
思來想去。
向左是死。
向右是死。
唯一的活路,竟然真的隻有那條早已為他設計好的路。
將王昊的“供詞”,原封不動地呈上去。
將這盆足以顛覆整個大夏朝局的髒水,狠狠地潑出去!
讓所有人都被卷入這個血腥的漩渦,他才有可能在極致的混亂中,找到一絲苟活的縫隙。
“嗬……嗬嗬……”
李從文的喉嚨裏,發出一陣幹澀、嘶啞,比哭還要難聽的笑聲。
他一生引以為傲的清白與風骨,在這一夜之間,被殘酷的現實碾成了最卑賤的塵埃。
原來,所謂的堅守,在絕對的力量麵前,是如此的不堪一擊。
天,大亮了。
李從文緩緩站起身,因為整夜的枯坐,他的雙腿早已麻木,身體一晃,險些栽倒。
他死死扶著桌案,像一尊石雕,站了許久,才終於穩住身形。
他一步步挪到銅鏡前。
鏡中,是一個雙目赤紅、麵如死灰、仿佛一夜之間被抽幹了所有精氣神的……活死人。
他知道。
從他做出決定的這一刻起,那個鐵麵無私的大理寺卿李從文,已經死了。
活下來的,隻是一個為了苟延殘喘,不惜親手將整個朝堂拖入無間地獄的懦夫。
他親手研墨。
提起筆時,那隻曾寫下無數鐵畫銀鉤奏章的手,此刻卻抖得如同風中落葉。
一滴濃墨,重重地砸在雪白的奏章上。
暈開一團刺目驚心的黑。
……
早朝。
太和殿。
今日的氣氛,比昨日更加壓抑,更加死寂。
文武百官,涇渭分明地立於金殿兩側,中間那條寬闊的禦道,此刻仿佛成了一條奔騰著血與火的楚河漢界,無人敢越雷池一步。
吏部尚書楚文宇,依舊是一襲白得刺眼的孝服,麵容枯槁,眼神裏卻燃燒著擇人而噬的複仇火焰,像一頭來自地獄的孤狼。
兵部侍郎王莽,則依舊淵停嶽峙,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隻是那雙偶爾開闔的虎目中,閃爍的精光,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銳利,都要冰冷。
龍椅之上,皇帝夏啟麵沉似水,俯瞰著下方的一切。
他喜歡這種感覺。
文武相爭,相互撕咬,他的皇權,才能穩如泰山。
楚斐的死,不過是一個引子,一個讓他可以借機敲打一下日益驕橫的武將集團的絕佳由頭。
就在這凝固如鐵的氣氛中。
一個誰也未曾想到的身影,顫巍巍的,從隊列中走了出來。
大理寺卿,李從文。
“陛下……臣,有本啟奏。”
他的聲音沙啞、幹澀,每一個字都仿佛是用盡了生命中最後的氣力。
唰——!
滿朝文武的目光,如無數柄利劍,瞬間全部聚焦在了他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