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魚餌已下待龍吞,一紙檄文驚天下
字數:8073 加入書籤
神機營的工匠們在不計成本的資源傾斜下,僅僅三天時間,孟淵那篇嘔心瀝血寫就的《告南境書》,被連夜刊印了數萬份。
文章的開頭,並非枯燥的敘述,而是一首短詩:
“故園北望三千裏,家國在心不敢忘。
一腔熱血灑江水,但求明君照我鄉。”
質樸的文字,配上那慘烈悲壯的真實經曆,擁有著直擊人心的力量。
這些承載著血與淚的紙張,沒有通過官方驛站,而是經由林風麾下最神秘的“天機閣”,通過各種秘密渠道,如雪花般悄無聲息地灑向了廣袤的南方大地。
茶館裏說書的先生,將這段故事編成了新的段子,說的是“二十八義士木桶渡天塹,一片丹心隻為見新皇”。
酒樓裏飲酒的遊俠,聽完故事,將酒碗重重一摔,大罵胡文雍不為人子。
甚至連青樓裏的姑娘,都在傳唱著根據此事改編的新曲,曲調哀婉,聞者無不落淚。
一時間,“鐵骨文心”“木桶渡天塹”成了天下流傳最廣的詞匯。
孟淵等二十八人,成了天下讀書人心中不屈與風骨的象征。
而南越王胡文雍,則被牢牢地釘在了殘暴、割據、阻礙賢才的恥辱柱上。
輿論的火焰,在林風的刻意引導下,越燒越旺,已經有了燎原之勢。
……
南境,越王府。
金碧輝煌的大殿內,氣氛壓抑得仿佛能滴出水來。
一個價值千金的琉璃盞被狠狠地摔在地上,四分五裂。
“混賬!一群混賬東西!”
身穿蟒袍,年過六旬卻依舊精神矍鑠的南越王胡文雍,氣得臉色鐵青,胸膛劇烈起伏。
他手中攥著一張已經發黃的紙,正是那份在南境各地流傳的《告南境書》。
“什麽木桶渡江?什麽泣血檄文?一派胡言!全是汙蔑!是那個黃口小兒的陰謀!”
胡文雍指著北方,破口大罵。“他一個弑君篡位的亂臣賊子,有什麽資格對本王指手畫腳!”
大殿下方,文武官員們噤若寒蟬,一個個低著頭,不敢接話。
他們當然知道,這篇文章寫的基本都是事實。
封鎖關隘,嚴禁士子北上,甚至在江上射殺“叛逃者”,這些命令都是王爺您親自下的啊。
“王爺息怒!”
一名留著山羊胡的幕僚,硬著頭皮出列。
“如今這篇妖文在民間流毒甚廣,對我王聲譽,大大不利。
當務之急,是立刻查封所有私印此文的窩點,將散播之人,一體嚴懲,以儆效尤!”
“廢話!”
胡文雍一腳踹翻了身前的案幾。
“本王不知道要抓人嗎?
可抓得完嗎!你抓了一個,明天就冒出十個!
這分明是上京城那小子在背後搞鬼!”
“王爺,那……那我們該如何應對?”另一名將領問道。
胡文雍在殿上來回踱步,眼神陰鷙。
他沒想到,那個他根本沒放在眼裏的年輕皇帝,手段竟然如此陰險毒辣。
不動一兵一卒,就讓他在自己的地盤上,陷入了如此被動的境地。
“他不是說本王阻礙賢路嗎?他不是把那幾個泥腿子當成寶了嗎?”
胡文雍冷笑一聲,眼中閃過一絲狠厲。
“好!本王就跟他玩到底!”
他停下腳步,環視眾人,一字一頓地說道:“傳本王命令,立刻派使團北上!去上京城!”
“去上京城?”眾人皆是一愣。
“沒錯!”
胡文雍臉上露出一抹猙獰的笑意。
“本王要當著天下人的麵,問一問他林風!
他憑什麽包庇我南境的叛徒!
本王要他,把孟淵那二十八個逆賊,給本王交出來!
還要他,下旨向本王賠禮道歉,澄清事實!”
“啊?!”
此言一出,滿殿皆驚。
那山羊胡幕僚臉色大變,急忙勸道:
“王爺,萬萬不可啊!
這……這無異於是在火上澆油!
那林風本就借題發揮,您再派人去索要人犯,豈不是坐實了您霸道之名,正中他下懷?”
“你懂個屁!”
胡文雍厲聲喝道。
“本王就是要鬧大!鬧得越大越好!
本王就是要讓天下看看,他這個新皇帝,是如何欺壓他勞苦功高的藩王的!
本王在南境抵禦南蠻的時候,他爺爺都還沒出生呢!
他憑什麽對本王頤指氣使!”
胡文雍已經有些被憤怒衝昏了頭腦。
他自負在南境經營數十年,根基穩固,又有抵禦南蠻之功,料定林風不敢輕易與他開戰。
他要反將一軍,在政治上給林風施壓。
他掃視一圈,目光落在了自己的侄子,胡驍身上。
“胡驍!”
“末將在!”一個身材高大,麵容倨傲的年輕將領出列。
“你,就做這次的正使!
帶上本王的三百親衛,給本王大張旗鼓地去上京!
記住,姿態要高,氣勢要足!
你是代表本王去的,不是去求他的!”
“侄兒遵命!”
胡驍眼中閃過興奮的光芒。
“侄兒定不負王叔所托,必讓那小皇帝,顏麵掃地!”
看著胡文雍一意孤行,那山羊胡幕僚長歎一聲,眼中滿是憂色。
他仿佛已經看到,一場滔天巨浪,正朝著南境,狠狠拍來。
……
半個月後,上京城。
南越王使團抵達的消息,不脛而走。
三百名披甲執銳的南越親衛,護送著使團,招搖過市,引得無數百姓圍觀。
為首的胡驍,騎著高頭大馬,一臉傲慢,仿佛他不是來朝見的使臣,而是來巡視領地的將軍。
這副做派,讓上京城的軍民,無不心生反感。
消息傳到宮中,朝堂之上,頓時炸開了鍋。
“豈有此理!胡文雍派人來,竟是問罪的?”
“狂悖!簡直是狂悖至極!他這是要造反嗎?”
“陛下,絕不能輕饒!當將此等狂妄之徒,拿下治罪!”
群臣激憤,紛紛請命。
然而,龍椅之上的林風,卻隻是靜靜地聽著,臉上甚至還帶著一絲淡淡的笑意。
他等的人,終於來了。
“宣。”
一個字,輕輕吐出。
片刻後,胡驍在一眾南越衛士的簇擁下,大搖大擺地走進了太和殿。
他隻是象征性的單膝跪地,隨後立即站起身來。
“南境使臣胡驍,見過皇帝陛下。”
這輕慢無禮的舉動,讓殿內眾臣的怒火,又上了一個台階。
趙猴子更是手都按在了槍柄上,若非林風眼神製止,他恐怕已經衝上去了。
林風並不在意,他饒有興致地看著胡驍。
“南越王派你來,所為何事啊?”
胡驍清了清嗓子,拿出一份早就準備好的說辭,朗聲道:
“我家王爺命我前來,隻為兩件事。
其一,上京城內,有我南境叛逆孟淵等二十八人,汙蔑我家王爺,蠱惑民心。
請陛即將此二十八人,交由我等,押回南境,明正典刑!”
他頓了頓,聲音提得更高,充滿了挑釁。
“其二,因此事,已嚴重損害了我家王爺和整個南境的聲譽。
請陛下,下旨昭告天下,向我家王爺做個解釋,還南境一個公道!”
“轟!”
整個大殿,徹底沸騰了!
所有人都被胡驍這番無恥又狂妄的言論給驚呆了。
見過囂張的,沒見過這麽囂張的!
跑到皇帝麵前,索要皇帝親自冊封的“鐵骨文心”,還要皇帝給他做個什麽解釋?
這已經不是打臉了,這是把腳踩在林風的臉上,還使勁碾了碾!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為林風會龍顏大怒,下令將胡驍拖出去斬了的時候。
林風,卻笑了。
他笑得很開心,甚至輕輕鼓了鼓掌。
“說得好,說得好啊。”
這一下,不光大夏的臣子們懵了,連胡驍自己都愣住了。
劇本不對啊?他不應該暴跳如雷嗎?
林風從龍椅上站起身,緩緩走下台階,來到胡驍麵前。
“你的要求,朕聽見了。南越王的心意,朕也明白了。”
他臉上的笑容慢慢收斂,取而代之的是一種令人心悸的平靜。
“不過,在朕答複你之前,朕也有一份東西,想讓你,想讓南越王,也想讓天下人都看一看。”
林風對身邊的太監使了個眼色。
老太監立刻會意,展開一卷早已擬好的明黃色聖旨,用他那尖利而又洪亮的聲音,傳遍了整個太和殿,也仿佛傳遍了整個天下!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南越王胡文雍,鎮守南疆,勞苦功高,然近年德行有虧,行事多有不端。
其一,堵塞言路,禁絕士子北上,此為絕國之棟梁,罪也!
其二,殘害治下子民,以致天怒人怨,此為失君之仁德,罪也!
其三,割據一方,不敬天子,此為生臣之二心,罪也!”
“……朕念其舊功,不忍加兵。
然國法無情,民心似水。
朕今問於南境軍民,問於天下士子:有此三罪之王,當奉否?
有此行徑之臣,當留否?”
“朕,大夏之主,上京城門,永遠為忠臣義士而開!”
“欽此!”
這道聖旨,每一個字都像是一記重錘,狠狠地砸在胡驍的心上!
他徹底傻了。
他想過林風會拒絕,會發怒,會把他趕出去。
但他萬萬沒有想到,林風竟然會用這種方式回應!
這根本不是一道定罪的聖旨,而是一篇誅心的檄文!
林風沒有直接說要懲罰胡文雍,而是把他犯下的罪行,一條條列出來,然後問天下人,問南境人,這樣的人,該不該當你們的王?
他把自己放在了道德和法理的製高點,把選擇權,“丟”給了南境的軍民。
這一招,釜底抽薪,何其毒也!
胡驍帶來的所謂問罪,在這份氣勢磅礴,占據了大義的檄文麵前,瞬間成了一個天大的笑話!
他非但沒有讓林風難堪,反而親手遞上了一把刀,讓林風捅得更深,更狠!
“你……你……”
胡驍指著林風,嘴唇哆嗦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他感覺自己像個小醜,被耍得團團轉。
林風走上前,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用隻有兩人能聽到的聲音說道:
“回去告訴胡文雍。他送來的餌,朕吃下了。現在,輪到他來吞朕下的鉤了。”
“回去吧,把朕的這份‘禮物’,原封不動地帶給你的王叔。”
“朕,等著他的答複。”
說完,林風轉身,大步流星地走回龍椅,再也沒有看他一眼。
胡驍失魂落魄地站在大殿中央,隻覺得手腳冰涼,一股寒氣從腳底直衝頭頂。
他知道,他和他那位自作聰明的王叔,惹上了一個他們根本惹不起的怪物。
南境的天,真的要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