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百廢待興
字數:4369 加入書籤
很多很多年後,李娘子已成李婆婆,許多事已然記不起,卻仍常於午夜夢回時想起這一天——
每個人的臉色都不好看,每個人都想反駁,可每個人苦思冥想很多很多答案,卻仍沒有人能回答上餘縣令的問題。
她們沒能回答上,於是,便再沒了猶豫,彷徨的餘地。
那清冷絕倫的小娘子一揮手,眾人便隨著她手指所向的方向而去。
那個範圍,隻遙遙可見關了一半的城門角。
她的聲音,仍然如此沉穩,叫人隻能聽她的,也隻能聽得進她的:
“這縣令,你們願不願意,我會都當。”
“我已派人將城中屍體清出城,立馬就會封城,你們若願意留下,往後就留在崇安,會修補的修補,會種地的種地,會刺繡的刺繡,縱使什麽技藝都不會,淘洗做飯總也不難。”
“你們照數做工,我照數給你們銀錢,如此一來,縱使家人不在身邊,早已棄你們而去,你們養活自己,再攢些銀錢過好日子總不難。”
“若是不願意留下......”
那滿是凍瘡,老繭的手收了回來,清冷小娘子的聲音也低沉了些:
“即刻便可帶著自己能搜羅到,且能帶走的所有東西,從崇安離開,我絕不阻攔。”
不願意留下,還可以走?!
並不強留?
非但如此,還可以帶著自己搜羅到的東西離開?
哪朝哪代,能有百姓有如此待遇?
李娘子登時一片恍惚,不可置信自己都聽到了什麽。
她幾乎被這消息砸暈,可又在此時後知後覺聽到了那位揚言要做縣令的小娘子的第二句話:
“隻要你們自己想好去哪裏,隨時可以走。”
這話如一盆冷水,一下子澆在眾人頭頂。
李娘子一下從驚喜中回神,終於回憶起一件事——
她......早就無處可去了。
這小娘子雖然說話難聽,可有一句話,說的當真沒錯。
她們這群人,被舍棄的被舍棄,沒被舍棄的,親眷早已不知死在了何處。
如今要是離開,那便成了無處可歸的流民。
流民的下場,所有人都已經見識過了。
況且,老弱婦孺當流民的下場,說不定連那群暴亂殺人的流民都不如,說不準沒有到地方,就被人劫掠....奸汙。
最重要的是,離開了崇安,她們又能去哪裏呢?
天下如此之大,去了旁處,難道就能遇見好縣令嗎?
【天下之大,她們又能去哪裏呢?】
這個問題,回蕩在每個人的心頭。
李娘子死死咬著唇,絲毫沒有察覺到有血腥氣正從唇角溢出,她心中煎熬無比,終於鼓足勇氣,幾乎就要邁步,可也恰在此時,有人先一步上前,問道:
“那若是官家發現了崇安流民作亂的事情,發現了你以女子之身當縣令的事,派人來絞殺咱們,咱們又如何是好?”
“咱們這裏至多隻有數十人,小娘子...不,女縣令,你又有多少人能護住咱們?能護住這座城?”
李娘子原先幾欲邁出的步子頓止,猛地抬起頭,一眨不眨的盯著逆光而站,揚言要當縣令的女子,心中溢出一抹不知緣由的渴望......
渴望,渴望......
那些被救出深坑的人,此時幾乎都差不多和她是同樣的神情。
她們在渴望,渴望她能給一個庇佑的允諾,或說些能讓人安心的言語......
縱使,縱使,眾人都知道,或許隻能得到一個謊言。
可如今,缺的正是欺騙。
隻要幾句好聽話,說不準,大家就都會借坡下驢,順從的留下來,留在崇安......
“護不住。”
冰冷的話語落地,一眾老弱婦孺的心一下子沉到了穀底。
李娘子萬萬沒有想到麵前之人連欺瞞都不願,一下愣在當場。
每個人都在驚慌,可那道不疾不徐的聲音,卻似看不見眾人神色一般,繼續響起:
“這也是我為什麽選擇封城的原因。”
“你們這裏一共六十三人,我餘家一共約摸四十口人,在加上來時零星發現的幾戶人家,崇安城內,至多隻有不超過一百五十人,這點兒人手,根本護不住崇安城。”
“若是有一天,朝廷發現了崇安的情況,派兵圍剿,咱們也隻能封城不出,直到被強攻,或耗盡糧草而死。”
圍剿,強攻,耗盡糧草.......
死。
每個字,都敲擊在在場之人的心頭,震得每個人都開始發抖。
李娘子一時間有些暈頭轉向,她倉皇想去看清冷小娘子的神色,可卻又一次,聽到了那沉穩的聲音:
“不過,這世道總歸是不留咱們性命的,何處都是死,但大家留下,總歸都能一起死在故鄉。”
“而我,若是城破,一定身先士卒,比你們先死。”
【轟隆——】
天空無雲無雷,李娘子卻好似被一道雷霆重重擊碎,震得她的心口隱隱發燙。
再然後,她又一次什麽都聽不清了。
隻依稀,依稀,聽到那位高高在上,從不低頭的小娘子說讓她們不必著急抉擇,可先養傷。
隻依稀,見到好似有兩個小娘子吵架,一人說另一人偷自己首飾,而另一人則說自己是撿到的首飾......
一片亂象之中,餘小娘子幹脆利落的出手,製服了吵鬧的兩人,旋即分別細問了兩人,一人問是從何處撿到的首飾,一人問首飾的形製......
旋即,又果決公正的將該是誰的首飾,歸還給了誰人......
恍惚間,雖此地仍然還是一片廢墟,可李娘子卻好似又瞧見了縣衙門口那塊寫有‘正大光明’的牌匾。
隻不過,餘小娘子會斷案,又不藏私。
而縣衙的鳴冤鼓,卻從未響過。
既然從未響過,那何必再響呢?
終於,終於,李娘子掙紮著,邁出了第一步,她也乖順的同大部分人一樣,走到餘小娘子的麵前,說出了自己家中被劫掠的首飾細節。
可她,卻又與旁人有所不同,隻在餘小娘子將那一節銀簪遞還給她之時,沒有去接,而是噗通一聲跪在了地上。
餘幼嘉正為這一場戲的順利而高興,見此略微有些詫異,正欲將人扶起,便聽麵前那含淚的小娘子說道:
“縣令大人,我不要銀簪,我想用它和你換一把大刀。”
“我想清楚了,這世道害我爹娘身死,早晚有一日也會害死我,若咱們注定沒有寧日,我隻想在我死前,多殺幾個禽獸.......”
“我如今僥幸留著命,往後畢生,就隻為了做這一件事——
從今往後,我願追隨縣令,留在崇安,與您同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