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各方雲動

字數:3327   加入書籤

A+A-


    高俅同宿元景回到高府,二人在書房中準備寫信給京東東路轉運使,著其調兵出征京東西路,高俅邊寫邊說道“既然要動用鄉紳,那不如再擴大一點,將京東東路各地的草莽一同招安,許以重利共討梁山!”
    宿元景聽後,麵露喜色“妙,此計甚妙,反正那些草莽無惡不作,讓他們去討伐梁山,也不過是狗咬狗罷了。”
    “不錯,這次出兵不止調動京東東路,我要傳信各路,讓他們招安各地草莽,共伐梁山。”高俅凶狠的說道。
    “好,高大人,你盡管去信,我這邊也會去信,此次一定要剿滅梁山!”
    兩位太尉開始寫信,傳給各路同自己交好的轉運使,待信件送出,高俅喝了口茶說道“如今已經解決了出兵的問題,但是禁軍缺額的問題還不知如何是好,宿大人可有良策?”
    宿元景聽後,心中暗自思量,這高俅這是要將自己徹底同他綁在一起啊,自己可以同他一起剿滅梁山,但是其他事情決不參與。
    “高大人,禁軍一直由您統領,這缺額之事,隻能依靠您自己解決了。”
    聽了宿元景的話,高俅並不生氣“當然,此事本太尉會自己解決,隻是希望,宿大人有時能網開一麵。”
    宿元景一聽,不用自己出力,便答應道“高大人放心,宿某明白。”
    高俅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後說道:“不瞞宿大人,我打算暗中在各州縣強行征兵,充實禁軍隊伍。隻是這事兒若是處理不好,定會引起民怨,所以還需宿大人在朝中幫忙遮掩一二,莫要讓其他大臣抓住把柄,在官家麵前參我一本。”
    宿元景心中暗忖,高俅此舉實在冒險,強行征兵極易引發民變,但此時自己已經與他在圍剿梁山一事上綁在了一起,若不答應他這個請求,恐怕高俅會心生不滿,影響剿滅梁山的大計。權衡利弊之後,宿元景無奈地說道:“高大人放心,隻要此事不做得太過張揚,我在朝中自會盡量幫您周旋。”
    高俅聽後,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有宿大人這句話,我就放心多了。此次若能成功剿滅梁山,又補齊禁軍缺額,我與宿大人在官家麵前的功勞可就大了。”
    “一切皆是高大人的功勞,宿某不敢領功。”
    隨著兩位太尉定好計策,各方風雲再起。先是高俅為了彌補禁軍缺額,強行命禁軍征兵,汴梁周邊州縣百姓遭了殃。
    禁軍征兵吏如狼似虎地闖入各個村落,挨家挨戶搜尋適齡男丁。一時間,原本寧靜祥和的村莊雞飛狗跳。百姓們哭聲、喊聲交織在一起,令人心酸。在某一個小村落裏,征兵吏一腳踹開了一戶人家的門,家中的老夫婦被嚇得癱倒在地。他們的兒子才新婚不久,本是一家人的頂梁柱。征兵吏二話不說,就要強行帶走年輕人。老婦人哭著抱住兒子的腿,苦苦哀求:“官爺,求求您放過我兒子吧,他要是走了,我們老兩口可怎麽活啊!”征兵吏卻一臉冷漠,用力將老婦人推倒在地,罵罵咧咧道:“少廢話,這是上頭的命令,誰都別想違抗!”年輕人看著年邁的父母,眼中滿是悲憤與無奈,卻又無力反抗,隻能被強行拖走。
    還有些人家為了躲避征兵,舉家逃亡,一路上風餐露宿,顛沛流離。許多年輕男子為了不被抓去當兵,不惜自殘身體,場麵慘不忍睹。整個汴梁周邊州縣籠罩在一片恐懼和絕望的氛圍之中,百姓對高俅等人的怨恨也日益加深。
    與此同時,高俅和宿元景寫給各路轉運使的信件也陸續送達。各路轉運使接到命令後,不敢怠慢,紛紛開始聯絡京東東路的廂兵以及各地鄉紳勢力,傳達朝廷招安草莽、共討梁山的旨意。
    京東東路的廂兵們接到出征命令,心中雖有不滿,但軍令如山,也隻能無奈收拾行裝,準備開拔。而各地鄉紳們,聽聞朝廷許以重利,紛紛心動。他們一方麵打著為朝廷效力的旗號,實則為了謀取自身的利益,積極組織鄉勇。有些鄉紳趁機強征民夫,擴充自己的勢力;有些則克扣朝廷許諾的賞賜,中飽私囊。
    至於那些草莽,聽聞朝廷招安且有重利可圖,也都蠢蠢欲動。平日裏,他們在各地占山為王,打家劫舍,無惡不作。如今有了這樣一個“名正言順”的機會,既能洗白自己,又能獲取財富,自然是趨之若鶩。一些草莽頭目立刻召集手下,準備與廂兵、鄉勇會合,一同前往京東西路圍剿梁山。
    大宋疆域遼闊,各地山林間,落草為寇者確實不在少數。這些人雖同為草莽,卻各有各的緣由。
    那些村中惡霸,平日裏魚肉鄉裏,橫行霸道。一旦惡行敗露,官府追捕,他們為求活命,便逃入山林,落草為寇。他們本性難移,在山林中依舊幹著燒殺搶掠的勾當,過往商旅和周邊百姓深受其害。
    另有一些人,自恃才高八鬥,滿心抱負。然而,大宋官場黑暗,科舉舞弊叢生,門閥勢力盤根錯節。他們空有才華,卻屢屢在仕途上碰壁,得不到施展才華的機會。久而久之,心中的憤懣越積越深,最終選擇落草,妄圖以這種極端的方式引起朝廷關注,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他們往往在山寨中製定一些看似“正義”的規矩,試圖營造出與腐朽官場截然不同的秩序,以顯示自己的才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還有一類人,本是普通百姓,過著平靜的生活。卻因官府的苛捐雜稅、貪官汙吏的壓榨迫害,導致家破人亡。親人離散、生計斷絕之下,他們與官府結下血海深仇,無奈之下逃入山林,落草為寇,隻為有朝一日能報仇雪恨。
    宿元景同高俅的信件送達各路轉運使手中後,轉運使們迅速按照吩咐,在各地城門、集市等熱鬧場所貼出招安告示。告示上言辭懇切,承諾隻要這些草莽願意響應號召,協助朝廷圍剿梁山,戰後不僅既往不咎,還會論功行賞,封官賜爵。
    這告示一出,猶如在平靜的湖麵投入一顆巨石,激起千層浪。各路草莽頓時雲動。那些原本就心懷鬼胎、妄圖謀個前程的草莽,紛紛心動不已。他們覺得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可以借此洗白自己的身份,從人人喊打的草寇搖身一變成為朝廷命官。於是,紛紛召集手下,收拾行裝,準備應招出征。
    然而,那些與官府有著血海深仇的草莽,看到告示後,隻是冷笑幾聲。他們心中的仇恨早已根深蒂固,豈是幾句招安的承諾就能化解的。在他們眼中,朝廷的官員都是一丘之貉,這不過是又一次的欺騙罷了。他們依舊堅守在自己的山寨,冷眼旁觀著這場鬧劇,絲毫沒有參與的打算。
    而此時,高俅為補充禁軍缺額而強行征兵的行為,在民間引發的不滿情緒也愈發高漲。百姓們怨聲載道,各地暗流湧動。一場圍繞著梁山、草莽、朝廷以及普通百姓的複雜紛爭,正朝著不可預知的方向發展著。
    喜歡水滸之林衝覆宋請大家收藏:()水滸之林衝覆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