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各路草莽入西路

字數:2922   加入書籤

A+A-


    官府招安草莽,欲以重利驅使各路草莽圍攻梁山林衝的消息,如一陣狂風般在江湖間迅速擴散開來,所到之處,各方勢力為之震動,唯獨在汴梁城,被高俅、宿元景等人刻意壓製,尚未掀起波瀾。
    麵對這一消息,江湖上的草莽們分化成了截然不同的兩派。一部分人被官府許下的重利迷了眼,幻想能借此機會加官進爵、飛黃騰達,毫不猶豫地選擇響應官府號召,摩拳擦掌,準備奔赴京東西路,與梁山為敵。他們滿心期待著戰後能獲得那誘人的賞賜,從此擺脫草寇身份,躋身仕途。
    然而,還有另一部分草莽,他們卻被梁山林衝的事跡與梁山所秉持的理念深深吸引。在大宋這片土地上,民間從來不缺眼光獨到的奇人,他們早已敏銳地察覺到了大宋王朝表麵繁華下隱藏的重重危機。朝堂之上,官員們爭權奪利、貪汙腐敗,無視百姓疾苦,整個國家猶如一座搖搖欲墜的大廈。但那些官場上的老爺們,卻依舊沉醉在虛幻的盛世美夢之中,對即將到來的危機渾然不覺。
    這些民間義士,曾經或為逃避官府迫害而落草為寇,或因無力改變現狀而選擇默默隱忍。如今,梁山林衝豎起了反宋大旗,其所作所為皆是為了反抗腐朽的朝廷,拯救受苦的百姓,這讓他們看到了希望,找到了方向。他們認為,梁山就是那麵能夠引領他們改變中原大地危機的旗幟。於是,這些人紛紛收拾行囊,從四麵八方朝著京東西路集結,他們懷著滿腔熱血,一心想要投靠梁山,與林衝等人並肩作戰,為爭那公平正義的天道,為改變這滿目瘡痍的中原大地貢獻自己的力量。
    一時間,通往京東西路的官道、小徑上,出現了形形色色的身影。有身形魁梧、滿臉虯髯的大漢,他們背著大刀,步伐堅定;也有身材矯健、眼神銳利的江湖俠客,手持長劍,身姿輕盈;還有一些看似普通的百姓模樣的人,他們雖手無縛雞之力,卻懷揣著堅定的信念。他們心中隻有一個目標,那就是加入梁山,與梁山好漢們一同對抗腐朽的朝廷,開啟改變命運的征程。
    在這股投靠梁山的熱潮中,各路草莽勢力紛至遝來,為梁山注入了新的活力。
    首先是來自青州境內清風山的“疾風雙煞”——風淩與雷烈。風淩,身形矯健,輕功卓絕,一襲黑衣仿佛融入夜色,故而江湖人稱“黑風影”。他本是青州城內一普通商戶之子,家中世代經營絲綢生意,家境殷實。然而,當地知府為滿足自己的貪欲,誣陷其父通敵,將其家產全部充公,父母也含冤而死。風淩僥幸逃脫後,滿腔仇恨無處宣泄,遂上了清風山落草為寇。他在山上廣交豪傑,練就了一手精準的暗器功夫,百發百中。
    雷烈則與風淩性格迥異,他身材魁梧,力大無窮,猶如一座移動的小山,江湖送號“轟天雷”。雷烈原是邊關守將之後,因得罪上司,被革去軍職,遣返原籍。途中又遭官兵追殺,無奈之下逃至清風山,與風淩相遇,二人誌同道合,結為兄弟,一同在清風山劫富濟貧,專與官府作對。
    另一股勢力來自登州城外的翠屏山,以“翠屏三雄”聞名。老大“神箭手”蕭羽,自幼習得一手好箭術,百步穿楊不在話下。他本是登州城內的武舉人,滿心壯誌想要報效朝廷,卻因拒絕賄賂考官,被取消功名,還遭人陷害,被迫逃離登州。在翠屏山落草後,他憑借精湛的箭術,多次帶領兄弟們擊退前來圍剿的官兵。
    老二“鐵臂猿”霍剛,天生神力,雙臂堅硬如鐵,擅長使用一對镔鐵雙鐧。他出身貧寒,靠在碼頭做苦力為生,卻因拒絕幫官府搬運搜刮來的民脂民膏,被官兵毒打致殘。幸得蕭羽搭救,二人結為好友,一同上了翠屏山。霍剛嫉惡如仇,打起仗來勇猛無比,讓人望而生畏。
    老三“多謀星”秦策,雖手無縛雞之力,卻足智多謀,熟讀兵書。他本是一介書生,滿懷報國之誌,多次參加科舉,卻因朝中無人,屢試不中。看透官場黑暗後,他來到翠屏山,成為蕭羽和霍剛的軍師,為山寨出謀劃策,多次化解危機。
    還有來自黃河岸邊的“黃河蛟龍幫”,幫主“浪裏飛鯊”周猛,水性極佳,能在水底潛伏數日,如蛟龍般神出鬼沒。他原是黃河上的漁民,一家人靠打魚為生。然而,當地的河霸勾結官府,強占河道,禁止百姓捕魚,還打死了周猛的父親。周猛一怒之下,殺死河霸,帶著一群同樣遭遇的漁民,組建了“黃河蛟龍幫”,在黃河上劫富濟貧,專搶那些為富不仁的商船。幫中兄弟各個水性了得,在黃河上縱橫無忌,讓官府頭疼不已。
    除了這些身懷絕技的草莽武夫外,還有一些對大宋深感不滿的士子也踏上了投靠梁山的路途。
    其中,來自應天府的徐逸,號稱“逸才先生”。他自幼飽讀詩書,才華橫溢,對治國理政有著獨到的見解。本指望通過科舉入仕,一展宏圖,造福百姓。然而,大宋科舉舞弊之風盛行,徐逸雖才高八鬥,卻多次名落孫山。一次偶然,他得知自己本已高中,卻被有權有勢之人花錢頂替,悲憤交加之下,對大宋官場徹底失望。聽聞梁山以替天行道為宗旨,廣納賢才,他毅然決然地收拾行囊,趕赴梁山,希望能在那裏找到施展才華的舞台,實現自己的抱負。
    與徐逸同行的,還有廬州的宋辭。宋辭性格剛正不阿,人稱“鐵筆宋生”。他擅長以筆為劍,針砭時弊,所作文章在民間廣為流傳,揭露了大宋官場的黑暗與腐朽。這自然引起了官府的不滿,他們汙蔑宋辭妖言惑眾,欲將其抓捕入獄。宋辭在朋友的幫助下逃脫,四處流亡。當他聽聞梁山林衝等人的義舉後,認定梁山是正義之所,便毫不猶豫地加入了投奔梁山的隊伍,期望用自己的筆為梁山的正義事業搖旗呐喊。
    在這群士子中,還有一位來自潭州的奇人,名叫林淵,道號“無為子”。他精通道家學說,對兵法謀略亦有深入研究。林淵曾遊曆四方,目睹大宋百姓在苛政下的悲慘生活,心中憂慮不已。他多次向地方官府建言獻策,卻皆被無視。林淵深感大宋氣數將盡,唯有梁山或許能成為拯救天下蒼生的希望。於是,他帶著自己的學識與理想,踏上了前往梁山的道路,準備輔佐林衝,為梁山的發展出謀劃策,以道家的無為而治理念,探尋一條讓百姓安居樂業的新道路。
    各方勢力,奇人異士,在官府的一紙通告下,紛紛朝京東西路集結,而京東東路的廂兵以及各鄉紳組織的鄉勇,已經集結完畢,京東西路再次陷入戰爭的疑雲之中。
    喜歡水滸之林衝覆宋請大家收藏:()水滸之林衝覆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