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讓土人鎮南詔 雅琪和要跟林衝回中原

字數:4210   加入書籤

A+A-


    趙甘與韓愈麵麵相覷,心中雖有萬般無奈,但眼下林衝的安排於他們而言,的確是當下唯一的出路,容不得不同意。趙甘暗自思忖,若能在南洋站穩腳跟,或許真能如往昔一般,再建大宋輝煌,他日卷土重來,反攻中原也並非全無可能。隻是要達成這一宏願,單靠這些宋軍將士遠遠不夠,多帶些漢人同去,方能壯大根基。
    韓愈領會了趙甘的意思,盡管重傷未愈,身體虛弱不堪,每邁出一步都伴隨著鑽心的疼痛,但他還是咬著牙,強撐著開始在幸存的宋軍中穿梭。他看著那些滿臉疲憊與迷茫的將士,心中五味雜陳。
    “兄弟們!”韓愈的聲音因為傷痛而略顯沙啞,但仍竭力喊得響亮,“我們雖敗於大梁,但這並非終點!此番前往南洋,是一場艱難的征程,可也是我們重建大宋的契機!若有願意追隨陛下,一同前往南洋開疆拓土的,站出來!我們要在那片新的土地上,延續大宋的血脈,總有一日,殺回中原!”
    將士們聽聞此言,先是一陣沉默。他們心中既有對未知旅途的恐懼,又有對故土的不舍。然而,韓愈的話也點燃了他們心中那一絲尚未熄滅的熱血。一些年輕氣盛、滿懷壯誌的將士率先站了出來,壯誌表態:“韓將軍,我們願意追隨陛下!”
    緊接著,越來越多的宋軍將士響應號召,他們的眼神中重新燃起希望的光芒。“對,我們去南洋,重建大宋!”“就算死,也要死得像個大宋的兒郎!”一聲聲呼喊,匯聚成一股激昂的力量,在這戰敗的陰霾中,為眾人帶來了一絲振奮。
    與此同時,趙甘也在安排人手,在大理城張貼告示,招募願意一同前往南洋的漢人百姓。告示上寫明了此去南洋的目的與前景,承諾會保障眾人的安全與生計。消息傳開後,大理城的漢人百姓們議論紛紛。一些人被趙甘描繪的美好願景所打動,認為這或許是改變命運的機會;而另一些人則顧慮重重,畢竟南洋遙遠且陌生,前途未卜。
    但在這動蕩的時局下,許多人最終還是選擇了跟隨趙甘。他們收拾行囊,告別熟悉的家園,懷著忐忑與期待的心情,準備踏上這未知的征程。而韓愈則在忙碌中,強忍著傷痛,有條不紊地組織著招募工作,他深知,這每一個加入的人,都可能成為未來重建大宋的希望。
    不論大宋對外戰事如何,它在國內仍舊是有人心的,尤其是在士族階層,越來越多的百姓加入了趙甘的行列,準備去往南洋。不過仍舊有大部分人不願離開故土,而韓滔便是如此,這位原曆史上抗金的名將,跟隨韓愈四處征戰,如今卻是不願離開故土,再跟隨韓愈廝殺了。
    大宋雖在對外戰事上節節敗退,可在國內,尤其是士族階層中,它依舊有著深厚的人心根基。隨著趙甘招募人手前往南洋的消息傳開,越來越多對大宋仍抱有期望的百姓,懷著複雜的心情加入了他的行列。他們或是被重建大宋的理想所感召,或是在這動蕩時局中尋求一線生機,紛紛收拾行裝,準備踏上那充滿未知的南洋之旅。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有勇氣和意願離開這片生於斯長於斯的故土。韓滔便是其中之一。這位在原曆史中本應是抗金名將的人物,曾跟隨韓愈四處征戰,曆經無數血雨腥風。可如今,連年的征戰已讓他身心俱疲,對故土的眷戀和對安穩生活的渴望,讓他不再願意追隨韓愈遠渡南洋,繼續廝殺。
    韓滔找到韓愈,一臉凝重,眼中滿是糾結與無奈。“韓將軍,我追隨您多年,南征北戰,從未有過二心。但如今,我實在不願離開這片土地。我累了,隻想在這故土上度過餘生。”
    韓愈看著韓滔,心中一陣酸澀。他理解韓滔的想法,多年的征戰,讓他們這些將士都渴望安寧。“韓滔,我懂你的心思。這些年,你跟著我出生入死,也該歇歇了。隻是此去南洋,艱難險阻無數,若你能同去,必能助我一臂之力。但我也不強求,你既心意已決,我便不再挽留。”
    韓滔抱拳,向韓愈深深一拜,眼中含淚說道:“韓將軍,您的知遇之恩,滔銘記於心。日後若有用得著我的地方,盡管開口。隻是這南洋,我實在無法同行。”
    韓愈扶起韓滔,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我兄弟,不必如此。往後你在故土,若遇難處,盡管來找我。我隻盼你能安穩度日。”
    韓滔離去的背影,透著幾分落寞。而韓愈望著他的背影,心中感慨萬千。此次前往南洋,不知又要曆經多少艱難困苦,失去多少並肩作戰的兄弟。
    林衝得知韓滔歸順後,心中大喜,對韓滔的到來表示了熱烈歡迎。他深知韓滔這樣的將領在軍中的價值,其豐富的作戰經驗無疑是大梁軍的一筆寶貴財富。林衝當即設宴款待韓滔,席間對他多有讚譽,言語中盡顯拉攏之意,韓滔也感受到了林衝的誠意,心中暗暗決定為大梁效力。
    在妥善解決了宋帝趙甘前往南洋一事,處理完這一大棘手問題後,林衝便將心思轉到了南詔的治理之上。南詔之地,戰略位置重要,放棄自是絕無可能,但以大梁當下的局勢,想要全麵且細致地治理,卻又力有不逮。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林衝心中有了主意。
    於是,林衝差人找來了雅琪和她的阿爸。待二人到來,林衝熱情地將他們迎進營帳。雅琪和她阿爸對林衝的邀請感到既意外又忐忑,不知這位大梁的將領此番找他們所為何事。
    林衝笑著請二人入座,而後開門見山地說道:“南詔之地,山清水秀,百姓淳樸。但如今大梁初定此地,諸多事務繁雜,一時難以麵麵俱到。我思來想去,覺得南詔的治理,還需仰仗本地的力量。所以我有個想法,想讓土人永鎮南詔,大梁則派文官前來輔助治理。如此一來,既可以發揮土人熟悉本地風土人情的優勢,又能保證南詔在大梁的管轄之下,二位意下如何?”
    雅琪和她阿爸聽聞此言,不禁對視一眼。雅琪的阿爸沉思片刻後說道:“林將軍此計,倒是可行。土人在南詔生活多年,對這裏的一切了如指掌,若能永鎮南詔,也算是為南詔百姓謀福祉。隻是不知大梁派來的文官,會如何與我們配合?”
    林衝見狀,趕忙解釋道:“大梁派來的文官,主要負責傳達大梁的政令,協助處理一些重大事務,與土人一同為南詔的發展出謀劃策。平日裏,還是以土人的治理為主,不會過多幹涉本地事務。而且,我會挑選德才兼備的文官前來,保證與二位通力合作。”
    雅琪微微點頭,說道:“梁王既有此誠意,我們父女二人也願為南詔的安穩出一份力。隻是還望林將軍能言出必行,讓南詔百姓過上好日子。”
    林衝哈哈一笑,說道:“二位放心,我林衝向來說到做到。南詔百姓的安居樂業,便是我最大的心願。”
    就這樣,林衝與雅琪父女達成了共識,為南詔的未來治理定下了初步方案。這一決策,既兼顧了大梁對南詔的統治需求,又考慮到了南詔本地的實際情況,為南詔的穩定與發展,埋下了新的希望種子。
    雙方談妥後,雅琪和卻是開口說道“梁王,我不想留在南詔,我想跟你回中原。”
    林衝聽聞雅琪和竟不想留在南詔,而是想要跟著自己回中原,不禁微微一呆。他著實沒料到雅琪和會有這樣的想法,一時之間有些不知所措。
    就在場麵略顯尷尬之時,蕭逸不知何時來到營帳,聽聞了此事。隻見他眼珠一轉,計上心來,上前一步對著雅琪和的阿爸,拱手說道:“土人族長,雅琪和姑娘聰慧過人,溫婉大方,若能入我大梁皇室,成為梁王的妃嬪,那不僅是雅琪和姑娘的福氣,更是土人與大梁親如一家的美事啊。如此一來,土人在南詔的地位也將更加穩固,與大梁的情誼也會愈發深厚。”
    雅琪和的阿爸聽聞此言,先是一愣,隨後眼中閃過一絲驚喜與猶豫。他深知,若女兒能成為大梁皇室的妃嬪,對於土人而言,的確是莫大的榮耀,也能讓土人在南詔的未來更有保障。思索片刻後,他笑著點頭同意。
    林衝滿臉震驚地看向紅了臉的雅琪和,這才明白原來她打的是這個主意。雅琪和被林衝這麽一看,更是羞得低下頭去,雙手不自覺地絞著衣角。
    蕭逸在一旁看著這一幕,笑著對林衝說道:“梁王,如此一來,不僅解決了南詔治理的問題,還能促成一段佳話,實乃兩全其美之事啊。”
    林衝這才回過神來,心中暗自感歎事情的發展如此出乎意料。他對著雅琪和的阿爸說道:“既然族長同意,那此事便這麽定下了。待回到中原,我定會將雅琪和姑娘妥善安排,讓她風風光光地入宮。”
    雅琪和的阿爸滿意地點點頭,說道:“那就有勞林將軍了。我這女兒,自小任性,往後還望將軍多多關照。”
    林衝趕忙應下。營帳內的氣氛,因這突如其來的轉折,變得微妙而歡快起來。而雅琪和心中,既有對未來入宮生活的憧憬,又有一絲羞澀與緊張。這一場關於南詔治理與兒女情長的小插曲,為這段風雲變幻的曆史,增添了一抹別樣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