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天下一統
字數:3224 加入書籤
隨著趙甘正式投降,並著手準備出海前往南洋,曾經輝煌一時的大宋統治就此徹底畫上句號。那曾經響徹中原大地的“大宋”名號,如今已漸漸消散在曆史的風煙之中。
此時,大梁尚未攻打的川陝四路,在趙甘宣布投降的告示傳達到後,當地官員與將領經過一番商議,決定順應大勢,宣布投降。這一舉措,無疑是在戰火紛飛的局勢下,為川府之國的百姓帶來了一絲曙光,使這片土地免於戰火的殘酷侵襲。百姓們聽聞此消息,雖心中對舊朝仍有不舍,但更多的是對和平的期盼,他們深知,戰火一起,受苦的終究是普通民眾。
而遠在前線的林衝,在第一時間得到這一消息後,當機立斷,即刻命嶽飛率領大軍,協同幾位大梁精心挑選的文官,一同火速進入川陝四路,接受對方的投降。嶽飛,這位年輕卻已在軍中嶄露頭角的將領,向來以治軍嚴明、勇猛善戰著稱。林衝對他委以重任,正是看中了他的軍事才能與沉穩性格,相信他定能妥善處理此次受降事宜,為大梁順利接管川陝四路奠定良好基礎。
嶽飛接到命令後,絲毫不敢懈怠,迅速點齊兵馬,與文官們會合,而後一路疾馳向川陝四路而去。一路上,嶽飛神色凝重,心中思索著到了當地後如何穩定局勢,安撫民心,確保受降過程順利進行,同時也思考著如何讓川陝四路盡快融入大梁的統治,實現平穩過渡。而隨行的文官們,也各自在心中謀劃著,如何運用自己的才學與經驗,協助嶽飛完成這一重要使命,為大梁在這片新納入的土地上建立起有效的治理秩序。
嶽飛率領大軍威風凜凜地進入川陝四路。一踏入這片土地,他便感受到了空氣中彌漫著的複雜氣息,既有對新政權到來的忐忑,也有曆經戰亂後百姓們對和平的渴望。
當地駐軍在看到嶽飛大軍的威嚴陣勢後,大部分人深知大勢已去,紛紛放下了手中的兵器,選擇接受整編。嶽飛秉持著公正與寬厚的原則,對這些願意歸附的將士們進行了妥善安排。他親自出麵安撫眾人,承諾隻要誠心為大梁效力,必定不會虧待他們。這一舉動讓許多原本心懷憂慮的士兵們吃下了定心丸,他們開始逐漸融入大梁的軍事體係。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願意接受這樣的改變。仍有少部分人,或許是對舊朝的忠誠難以割舍,或許是對未來充滿迷茫與恐懼,不願就此歸順。他們趁著混亂,悄然退入山林,落草為寇。這些人在山林中憑借著熟悉的地形,迅速建立起據點,時不時對周邊的村莊進行騷擾掠奪,給當地百姓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困擾。
嶽飛得知這一情況後,眉頭緊鎖。他深知,這些流寇若不盡快剿滅,不僅會破壞川陝四路剛剛迎來的和平局麵,還可能引發更大的動蕩。於是,他一麵安排文官們迅速開展地方治理工作,穩定民心,恢複生產;一麵著手製定清剿流寇的計劃。
嶽飛仔細研究了當地的地形和流寇的活動規律,挑選了一批精銳士兵,組成了一支靈活機動的剿匪部隊。他深知,流寇在山林中行動敏捷,若以常規大軍圍剿,反而容易陷入被動。因此,這支部隊必須具備極高的機動性和適應性。
在做好充分準備後,嶽飛親自率領剿匪部隊深入山林。他們沿著崎嶇的山路小心翼翼地前行,不放過任何一個可疑的線索。終於,在一個山穀中,發現了流寇的蹤跡。一場激烈的戰鬥就此展開,嶽飛身先士卒,鼓舞著士兵們的士氣。士兵們在他的帶領下,勇猛無比,與流寇展開殊死搏鬥。經過一番苦戰,成功擊敗了這股流寇,大部分流寇被殲滅,剩餘的則四散而逃。
經過這次清剿行動,川陝四路的局勢得到了進一步的穩定。百姓們對嶽飛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而嶽飛深知,要讓這片土地真正長治久安,還有許多工作要做。他繼續加強軍事防禦,同時積極配合文官們開展各項治理工作,為川陝四路的繁榮發展奠定基礎。
在川陝四路投降時,廣南東路,福建路,兩路轉運使仍對大宋忠心耿耿,他們拒絕向大梁投降,並且在境內廣召百姓參軍,同時在各要道部屬重兵,擺出一副死守的架勢。
在南詔的林衝得知消息後,命李俊領水軍攻福建路,命盧俊義領軍攻廣南東路。
當川陝四路宣告投降的消息傳遍四方之時,廣南東路與福建路卻如兩塊頑固的磐石,依舊堅守著對大宋的忠誠。兩路的轉運使鐵了心拒絕向大梁投降,他們懷著滿腔的忠義,在各自境內廣發告示,號召百姓參軍入伍。一時間,不少深受大宋恩澤或是心懷家國情懷的百姓,紛紛響應號召,投身軍旅。
與此同時,他們深知大梁軍隊遲早會兵臨城下,於是在境內各交通要道部署重兵,精心構築防禦工事。從險峻的山口到寬闊的渡口,處處都有士兵們嚴陣以待的身影。壕溝、鹿角、拒馬等防禦設施層層排列,仿佛一道道堅固的屏障,將兩路與外界隔絕開來,擺出了一副死守到底的決絕架勢。
遠在南詔的林衝得知這一消息後,微微皺眉,隨即迅速做出部署。他深知這兩路若不盡快平定,必將成為大梁統一大業的絆腳石。思索片刻後,林衝點將發兵,命李俊率領精銳水軍直逼福建路。李俊素有“水戰奇才”之稱,麾下水軍訓練有素,戰船堅固,在江河湖海作戰皆能如魚得水。林衝相信,憑借李俊的才能與水軍的實力,定能在福建路的沿海地帶撕開一道口子。
同時,林衝又命盧俊義領軍攻打廣南東路。盧俊義武藝高強,智謀過人,在軍中威望極高。他所帶領的陸軍皆是大梁軍中的精銳之師,擅長山地作戰與攻堅戰。林衝對盧俊義寄予厚望,希望他能憑借卓越的軍事指揮能力,突破廣南東路的重重防線,一舉平定此地。
李俊與盧俊義領命後,不敢有絲毫懈怠,各自迅速集結兵馬,籌備糧草輜重,向著目標之地火速進發。
李俊早已對大海充滿向往,如今有機會沿海路進發,他豈會不興奮。
李俊早已對大海充滿向往,如今聽聞有機會沿海路進發,去攻打福建路,心中那股興奮勁兒簡直要衝破胸膛。他自小就對浩渺無垠的大海有著深深的憧憬,時常幻想自己能在波濤洶湧的海麵乘風破浪,縱橫四海。
這一回,林衝的命令恰似一陣東風,將他推向夢寐以求的征程。他望著那一艘艘整齊排列的戰船,眼中閃爍著熾熱的光芒,仿佛看到了自己在大海上大展身手的壯麗畫卷。
“終於可以駛向那片魂牽夢繞的汪洋了!”李俊喃喃自語,嘴角不自覺地上揚。他迫不及待地開始籌備此次出征,親自檢查每一艘戰船的裝備,確保帆檣牢固、兵器鋒利;又精心挑選隨行的水手,皆是水性嫻熟、經驗豐富之輩。
在李俊的指揮下,水軍迅速完成集結,戰船依次起錨,緩緩駛向大海。海風獵獵,吹起他的衣袂,李俊站在船頭,極目遠眺,心中滿是對即將到來的海戰的期待與豪情。他堅信,憑借自己對大海的熱愛與精湛的水戰技藝,定能帶領水軍在福建路沿海取得輝煌的戰績,不負林衝所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