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對孫二娘 顧大嫂封爵的爭議
字數:3793 加入書籤
大梁建立,封賞大典圓滿結束後,朝堂之上本應沉浸在一片新氣象之中,然而,一場激烈的爭論卻如暗流般悄然湧起,而爭論的焦點正是孫二娘與顧大嫂二位女將受封爵位之事。
早朝之時,一位年邁的大臣率先站出,他神色凝重,語氣中透著幾分不滿:“陛下,臣以為孫二娘與顧大嫂雖在征戰中有一定功勞,但自古以來,女子受封爵位乃罕見之事。我大梁初立,萬事需遵循祖製,如此做法恐壞了規矩,動搖國本,還望陛下收回成命。”
此言一出,朝堂上頓時響起一陣竊竊私語。一些保守的大臣紛紛點頭,顯然讚同這位老臣的觀點。他們認為,女子理應恪守內闈,即便在軍中有所貢獻,也不應獲得與男子同等的爵位封賞,這有違傳統禮數。
然而,以魯智深為首的一眾梁山舊將卻對此堅決反對。魯智深向前跨出一步,聲若洪鍾:“陛下,孫二娘與顧大嫂在戰場上出生入死,絲毫不輸男兒。她們為大梁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若因性別而不封爵位,實在不公!”
武鬆也緊接著說道:“不錯!這二位嫂嫂在多次戰役中奮勇殺敵,智謀雙全,若不是她們,我軍也不會如此順利。封她們爵位,實至名歸!”
兩方觀點針鋒相對,朝堂氣氛愈發緊張。林衝坐在龍椅之上,神色沉穩,靜靜地聆聽著雙方的爭論。他深知,這不僅僅是關於兩位女將的封賞問題,更是關乎大梁未來走向的重要抉擇。
這時,公孫勝站了出來,他神情淡然,緩緩說道:“陛下,我大梁新立,正是破舊立新之時。孫二娘與顧大嫂的功勞眾人有目共睹,若因傳統禮數而忽視她們的貢獻,恐傷了將士們的心。況且,女子封侯並非無前例可循,前朝也曾有巾幗英雄獲此殊榮,為國家立下不朽功勳。我大梁應以才德功績為封賞標準,而非拘泥於性別。”
林衝微微點頭,公孫勝的話讓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他抬手示意眾人安靜,而後目光堅定地說道:“諸位愛卿,朕意已決。孫二娘與顧大嫂為大梁出生入死,其功績不可磨滅。朕封她們爵位,不僅是對她們個人的肯定,更是向天下昭示,在我大梁,無論男女,隻要有才有德,為國家做出貢獻,都能得到應有的獎賞。這是大梁的新氣象,也是朕治理國家的理念。往後,莫要再為此事爭論。”
林衝一番話擲地有聲,朝堂上頓時安靜下來。那些原本反對的大臣見陛下態度堅決,也不敢再多言。至此,關於孫二娘與顧大嫂封賞爵位的爭論落下帷幕,而大梁也在林衝的引領下,以一種更加包容、開放的姿態,邁向新的征程。
林衝看著朝堂上逐漸安靜下來的眾人,目光堅定而溫和,繼續說道:“諸位愛卿,我大梁既立,當以民為本,注重人才的培養。朕決定,於大梁各地建立學校,凡願意送家中孩子啟蒙的,不論男女,皆可免費入學。”
此言一出,朝堂上再次掀起一陣波瀾。一些思想較為開明的大臣紛紛點頭稱讚,認為這是一項惠及萬民、利國利民的好政策。然而,也有部分守舊大臣麵露難色,他們覺得女子無才便是德,讓女子入學讀書,實在有違常理。
林衝敏銳地察覺到了大臣們的不同反應,他微微皺眉,提高了聲音說道:“女子亦是大梁的子民,她們同樣聰慧靈秀,若能接受教育,定能為大梁的繁榮貢獻力量。古往今來,不乏有巾幗不讓須眉的女子,她們在各個領域展現出非凡的才能。我們不應因性別而限製了她們的發展。”
看到大臣們若有所思的模樣,林衝接著宣布:“除此之外,朕還將推行一係列對於女子友善的政策。在婚姻方麵,女子將擁有更多自主權利,可自行選擇心儀之人,父母不得強行包辦。若遇夫家虐待,女子有權提出和離,官府將予以支持。”
“在財產繼承上,從今往後,女子與男子享有同等的繼承權。家中產業,女兒也可分得一份,以保障她們日後的生活。”
“在就業上,鼓勵各行各業接納女子。無論是行醫、經商還是做工,隻要女子有能力勝任,皆不應受到歧視。”
林衝這一連串的政策宣布,讓朝堂上的大臣們大為震驚。一些大臣開始低聲討論,對這些政策的可行性表示擔憂。
這時,一位年輕的大臣站了出來,躬身說道:“陛下,這些政策雖好,但推行起來恐有諸多困難。傳統觀念深入人心,百姓一時之間恐難接受,還望陛下三思。”
林衝微微一笑,說道:“朕明白推行這些政策並非易事,但朕相信,隻要我們循序漸進,加以引導,百姓定會看到這些政策的好處。我大梁要想長治久安,繁榮昌盛,就不能因循守舊,必須做出改變。而重視女子的權益,便是改變的開始。”
魯智深在一旁大聲叫好:“陛下英明!灑家就覺得這些政策好得很!那些個老規矩,早該改改了!”
其他一些梁山舊將也紛紛附和,表達對林衝政策的支持。
林衝看著大臣們,目光堅定地說道:“此事就這麽定了。諸位愛卿需全力配合,確保這些政策能夠順利推行。朕希望看到,在我大梁的土地上,男女皆能平等發展,共同為大梁的輝煌未來而努力。”
原宋朝官員聽聞林衝這一係列關於女子的政策後,麵色驟變。為首的一位白發蒼蒼、身著錦袍的老臣,滿臉的義憤填膺,率先出班,撩起衣擺,“撲通”一聲跪地,聲淚俱下道:“陛下,此舉萬萬不可啊!您所推行的這些政策,嚴重違背了人倫綱常!女子天生就應恪守三從四德,相夫教子,專注於內闈之事。讓女子與男子同堂入學,平等繼承家業,甚至還能自行選擇夫婿、提出和離,這簡直是大逆不道,顛覆了自古以來的規矩啊!我等皆是讀聖人書長大,深受聖人教誨,豈能見此等亂象坐視不管!”
緊接著,又有幾位原宋朝官員紛紛出列,跟著跪地,齊聲附和:“陛下三思啊!這些政策一旦推行,必然會擾亂社會秩序,使民風變得輕浮淫亂,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啊!”他們一個個神情激動,言辭懇切,仿佛林衝所推行的政策是一場滅頂之災。
林衝麵色沉凝,看著這些跪地的原宋朝官員,心中明白,他們深受舊朝禮教的束縛,一時難以接受如此革新的理念。但他心意已決,大梁要想真正興盛,就必須打破這些陳舊的枷鎖。
林衝緩緩起身,目光如炬地掃過眾人,語氣沉穩卻又不容置疑地說道:“諸位愛卿,朕理解你們心中的擔憂,你們所秉持的,是舊朝傳承多年的理念。然而,時代已然不同,我大梁新立,需要的是順應時勢,謀求發展。”
他微微一頓,繼續說道:“所謂人倫綱常,本意是為了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但絕非用來束縛百姓、壓抑人性。女子同樣是大梁的子民,她們有著和男子一樣的智慧與能力,為何不能接受教育,為國家貢獻力量?為何在婚姻中就要處於絕對的從屬地位,忍受不公?”
林衝走下龍椅,來到一位老臣麵前,親手將他扶起,語重心長地說:“老愛卿,朕知道你一心為國,可如今的大梁,百廢待興,需要廣納人才,挖掘每一份潛力。若因循守舊,固步自封,又如何能開創盛世?這些政策並非是要顛覆傳統,而是在合理的範圍內,給予女子更多的尊重與機會,讓大梁的每一個人都能在公平的環境中,實現自己的價值。”
那位老臣被林衝扶起,雖仍一臉的不情願,但也不好再強硬反駁,囁嚅著:“陛下,這……這畢竟是祖宗傳下來的規矩啊……”
林衝拍了拍老臣的肩膀,說道:“祖宗的規矩,好的我們自然要傳承,但不合時宜的,就應當摒棄。朕推行這些政策,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並非一時衝動。還望諸位愛卿能夠理解朕的苦心,與朕一同為大梁的未來努力。”
朝堂上一片寂靜,原宋朝官員們雖心中仍有不滿,但麵對林衝堅定的態度,也隻能默默將反對的話語咽回肚裏。他們心中五味雜陳,不知這些政策將會給大梁帶來怎樣的變化,而大梁,也在這新舊理念的碰撞中,朝著未知卻充滿希望的方向,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