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意料之中的舉動

字數:4397   加入書籤

A+A-


    垂拱殿內,群臣的頌揚之聲,餘音嫋嫋,尚未完全落下。
    龍椅上的趙佶,臉上的慈愛之色依舊濃鬱。
    然而,那雙看似溫和、蘊滿笑意的眼睛深處,卻極快地掠過一絲冰錐般銳利、老辣的精光。
    那是一個帝王本能的對權力的審視與警惕。
    趙佶仿佛剛剛想起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他用關懷備至、憂心忡忡的口吻,極其自然地開口問道“桓兒啊,那朱福一介商人,怎能如此輕易就接近了你?”
    “看來是你身邊護衛懈怠,力有不逮!”
    他輕輕歎息一聲,仿佛為兒子的安全操碎了心。
    隨即做出了一個“輕鬆”的決定“這樣吧,朕著實放心不下。”
    “就從殿前司親軍中,為你精心挑選一隊精幹可靠、身手了得、萬中選一的銳士,調入你的麾下,專司護衛你的安全。”
    “人數嘛…”他略作沉吟,仿佛在權衡,“就暫定五十人整。”
    “由殿前司都指揮使親自選派最得力的將校統領,務必確保萬無一失。”
    趙佶的目光落在趙桓身上,充滿了“父親”的擔憂與“君主”的恩典“桓兒,你看如何?”
    “有朕最信任的親衛精銳貼身保護你。”
    “朕這顆心,才能真正放得下啊。”
    這一刻,垂拱殿內,瞬間再次陷入一種令人窒息的、詭異的安靜。
    方才還充斥著歌功頌德之聲的空氣,仿佛被無形的寒冰凍結。
    但凡能進入垂拱殿的人,隻是立場不同、政見、派係不同而已。
    這百餘名官員,全都是個頂個的人精。
    所有人,都聽出了徽宗這句話的話外之音。
    殿內的大臣都下意識地屏住了呼吸,連眼珠都忘記了轉動。
    殿角的熏香爐,嫋嫋青煙也似乎凝滯了。
    誰人聽不出官家這“天恩浩蕩”背後的深意?
    這分明是對定王兵權最直接、最露骨的鉗製與監視!
    五十名由皇帝親信統領的殿前司精銳,哪裏是護衛?
    分明是五十雙無時無刻不在盯著定王的眼睛。
    五十把懸在他頭頂的利劍!
    什麽父子情深,什麽舐犢之愛,在至高無上的皇權與冰冷鐵血的兵符麵前,都脆弱得如同陽光下七彩的泡沫,一戳即破。
    這一刻,也有幾個官員一副幸災樂禍的表情。
    而趙桓,卻是心中冷笑不已。
    但麵上卻瞬間堆砌起無比感動和受寵若驚的神情,甚至夾雜著一絲“惶恐不安”。
    他立刻撩起親王袍服的下擺,再次深深躬身,幾乎成九十度“官家隆恩!兒臣…兒臣愧不敢當!”
    “官家日理萬機,心係天下萬民,竟還如此掛念兒臣微末安危,特調禦前最精銳的親衛護持…”
    “兒臣…兒臣感激涕零,五內俱焚,實無以言表!”
    他聲音裏的微顫,將那份“誠惶誠恐”與“受寵若驚”演繹得情真意切,“兒臣…兒臣遵旨!叩謝天恩!”
    “好!好!這才對嘛!”
    趙佶開懷大笑,聲震殿宇,似乎對定王的“懂事”和“感恩”極為滿意。
    方才眼底那一絲深藏的審視與試探,終於徹底化為了看似純粹無瑕的欣慰與放鬆。
    “這才是朕的好皇兒!深體朕心!起來吧,站著說話!”
    他隨意地揮了揮寬大的袍袖,目光轉向侍立一旁的殿前司都指揮使,語氣轉瞬間帶上不容置疑的帝王威儀“王卿,此事便交由你去辦。”
    “務必挑選最忠心耿耿、最驍勇得力、家世清白的兒郎,護衛定王周全!”
    “若有半分差池,朕唯你是問!”
    這位剛剛接替高俅的殿前司都指揮使,心頭劇震。
    “臣!遵旨!”
    他慌忙出列,高聲領命,額頭卻已隱隱滲出細密的冷汗。
    這差事,表麵是莫大的恩寵信任。
    實則是燙手的山芋,是架在火上烤的鐵板!
    這對天家父子…一個在談笑風生間笑裏藏刀地收權安釘,一個在感恩戴德中不動聲色地全盤接受…
    這大宋的朝堂,這垂拱的龍庭,究竟是何等凶險莫測的龍潭虎穴?
    趙桓緩緩直起身,轉向新任殿前司都指揮使微微頷首致意。
    早轉身準備退回班列的瞬間,他低垂的眼眸深處,那抹被完美掩飾的、冰冷刺骨的嘲弄,幾乎要如實質般溢流出來。
    對此,他的心中也早已想到。
    但還好,他的那兵權並未收回。
    這樣一來,損失還不算太大。
    至於,五十個如影隨形的監視者?
    很好。
    他倒要看看,這五十雙眼睛,最終會看清誰的麵目。
    這五十把利刃,最終會聽命於誰的號令!
    龍椅之上,趙佶看著兒子那恭謹順從、緩緩退下的挺拔背影,臉上慈父般和煦的笑容依舊掛著。
    但那隻放在龍椅扶手上的手,修長白皙的手指,卻開始無意識地、極有韻律地輕輕敲擊著冰冷的鎏金龍頭。
    嗒…嗒…嗒…
    聲音細微,卻在這重新恢複“祥和”的寂靜大殿裏,顯得格外清晰,如同無聲的警鍾。
    桓兒…你最好,永遠都這麽“懂事”,這麽“知進退”。
    殿內,虛假的父慈子孝、君明臣賢的祥和之下,權力的暗流從未停止洶湧澎湃。
    甚至因這看似“圓滿”的結局而變得更加湍急、更加致命。
    那溫情脈脈的麵具,終究掩蓋不住對那至高無上、生殺予奪的權柄。
    以及對那象征著力量與威脅的冰冷兵符,深入骨髓的深深忌憚。
    陽光穿過高窗,將雕梁畫棟的影子拉得斜長,如同無數窺伺的暗影,無聲地籠罩著這金碧輝煌的權力之巔。
    趙桓“誠惶誠恐”地謝恩退回親王班列,垂首侍立,仿佛方才那場驚心動魄的請罪與受賞從未發生,隻是一個恭謹溫順的皇子。
    然而,他那微微低垂的眼簾下,目光卻不動聲色地掃視著殿內每一張麵孔,捕捉著每一絲細微的變化。
    他知道,戲演完了上半場。
    而下半場——關於朱福案的定性,才是真正決定江南棋局走向的關鍵。
    龍椅上的趙佶,臉上那層慈父的溫情似乎也隨著趙桓的退下而收斂了幾分,重新覆上了一層帝王應有的、審視全局的威嚴。
    他手指依舊無意識地輕敲著龍椅扶手。
    那細微的“嗒嗒”聲,如同無形的鼓點,敲在殿中群臣的心上。
    喜歡闕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闕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