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天下矚目

字數:3817   加入書籤

A+A-


    晌午過後,朱紅色的宮門緩緩開啟,數百名"天子門生"逆著頭頂的日頭邁出了巍峨的宮城。
    頃刻間,如狂風掠過一般,本就熱鬧喧囂的京師更加沸騰,本是在茶樓酒肆安靜等待的商賈和士子們也忍不住走上街道,不約而同的朝著各部署衙所在的棋盤街湧去,目光很是殷切。
    按照過往的慣例,新科進士們於殿試取得最終的名次之後,便會由新科狀元率領著諸進士們"遊街",享受京師百姓的"追捧"。
    自承天門至大明門的這一路上,早有手持兵刃的五城兵馬司差役們在維持秩序,與身後摩拳擦掌的百姓一樣,臉上同樣湧現著溢於言表的向往。
    畢竟往常時候,這"遊街"一向是那些文曲星下凡的"進士老爺們"方才享有的特權,但今日卻是多出了一批"武進士",讓他們在潛意識裏也覺得與榮有焉,起碼日後多了個吹噓的資本。
    誰敢再說他們"武人"低人一等?
    故此,此時人潮洶湧的街道上,除了些國子監的儒生們心中發酸之外,餘下百姓均是翹首以盼。
    "來了,來了!"
    半晌,伴隨著一道急不可耐的呼喝聲,圍堵在街道上的百姓們自發朝著兩側的坊市散去,將居中的道路讓開,此時鑼鼓聲已是清晰可聞。
    咣咣咣!
    順著聲音傳來的方向望去,隻見得今科的文武進士們分別騎著一匹高頭駿馬,臉上掛著燦爛的笑容,正不斷的朝著身旁歡呼的百姓們揮手示意。
    天子竟是讓文武進士同時遊街?
    隻一眼,便有懂行的百姓們忍不住在心中嘀咕了一句。
    此時傲然跨坐於戰馬之上的"武進士們"盡皆身著文山甲,左手緊握韁繩,右手緊握銀槍,目光睥睨的催動著胯下戰馬,其魁梧的身軀無形之間便散發著一股豪邁肅穆之感。
    而與這些"淡然自若"的武進士所不同,其身旁的"文進士"們則是顯得狼狽許多。
    畢竟他們當中的絕大多數人都是"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普通儒生,盡管胯下戰馬性格溫順,但行進之中也不免搖搖晃晃,令不少讀書人都是叫苦不迭。
    咚咚咚!
    沉悶的戰鼓聲響起,正在緩緩向前的馬隊猛然停住腳步,揚起了漫天煙塵。
    在戰馬唏律律的嘶鳴聲中,隻見得為首的"武狀元"盧象升猛然舉起其手中的長槍。
    陽光下,黑青色的甲胄和兵刃好似散發著寒芒,令人心神為之一滯。
    "忠君為國!"
    "大明萬勝!"
    沉默半晌,盧象升便將手中高舉多時的長槍重重落下,其低沉的呼喝聲也是好似一道驚雷,驟然於街道上炸響。
    "大明萬勝!"
    聞言,隻覺血氣上湧的武進士們紛紛有模有樣,用盡全身力氣,聲嘶力竭的回應道。
    其中,就連出自"遼東將門"的吳襄也是麵色漲紅,恨不得即刻便趕赴遼鎮,以一腔熱血回報天子的知遇之恩。
    此時的吳襄,早已將"姐夫"祖大壽昔日要他進京"打探消息"的叮囑忘於腦後。
    學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
    還未等寒窗苦讀數十年的"讀書人"實現其胸中抱負,但在場的武進士們卻是將自身的勇武和忠心,展現的淋漓盡致。
    見狀,在場本是抱著看樂子心態的百姓,富紳豪商乃至於憤憤不平的士子們心中都是一顫,隻覺一股熱流猛然傳遍了身體,腦海中形成多年的認知也隨之搖搖欲墜。
    或許眼前這群的武人們並不似讀書人口中那般"粗鄙",同樣能夠報效國家,光宗耀祖?
    "繼續前進!"
    人群中,與"文狀元"宋應星並肩而立的盧象升全然不顧身旁各式各樣的議論聲,微微勒緊手中韁繩,便是下達了繼續行進的軍令。
    按照天子的吩咐,他們這些"武進士"將會在京營"打磨"一年以上的時間,而後按照平日裏的考核成績,奔赴大明各地,實現兒時戍衛邊疆的夢想。
    唏律律!
    一聲令下,戰馬的嘶鳴聲再度響起,新晉的百十名"武進士們"將腰板挺得筆直,於圍觀者或是向往,或是不屑的目光中,眼神堅毅的朝著遠處街道盡頭而去。
    隻眨眼的功夫,這群"武進士們"便是消失不見,隻留下一眾不知所措的"文進士"楞在原地。
    呼。
    幾個呼吸過後,許是覺得終於沒有人能夠搶自己的"風頭",很快便有讀書人調整好心態,準備繼續遊街。
    但不知怎地,往常時候久久不願散去的百姓們卻是在麵麵相覷之下轉身離去,其中甚至不乏國子監儒生的背影。
    見狀,立於隊伍首位的"狀元郎"宋應星先是一愣,旋即臉上便湧現了一抹無奈之色,心中升起了一股悵然若失的感覺。
    ...
    ...
    街道角落,一對衣著樸素的夫妻手中牽著一名瞧上去不過四五歲的孩童,時不時便低語幾句,望向街道上"進士老爺"的目光中滿是敬畏和羨慕。
    他們兩個皆是家境貧寒,能夠苟延殘喘至今已是老天開恩,隻怕這輩子都不會與那些"文曲星"下凡的老爺們說上一句話。
    但他們二人的孩子卻是天資聰敏,就連鄰居"李先生"都不止一次的讚歎過,甚至主動為他們的孩子"開蒙"。
    要知曉,那李先生可是正兒八經的"秀才公",聽說年輕時還教出過幾名舉人老爺呐!
    想到這裏,這夫妻二人便是下意識對視了一眼,心中暗道就算日後日子過的再苦,也要努力供他們的孩子讀書。
    "好威風呐。"正想入非非的時候,孩童略有些稚嫩的聲音便於小夫妻的耳畔旁響起。
    聞言,瞧上去其貌不揚,但眼神中卻充滿了慈愛的男子便微微一笑,鼓勵道"吾兒日後好好讀書,定然也能夠做個狀元郎。"
    話音未落,這孩童便一臉認真的搖了搖頭,唇齒不清的含糊道"阿爸說錯了,兒子不要做那狀元郎。"
    "兒子要做那大將軍!"
    ...
    盧象升等武進士們就好似一顆種子,猛然在京師無數孩童的心底生根發芽,甚至就連不少讀書人都悵然若失。
    這一日過後,國子監少了數十名"儒生",多了群"棄文習武"的好漢子。
    喜歡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請大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